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3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776篇
安全科学   540篇
废物处理   462篇
环保管理   999篇
综合类   2426篇
基础理论   382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363篇
评价与监测   141篇
社会与环境   376篇
灾害及防治   5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绿洲演变及生态平衡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按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其与绿洲演变和生态平衡的关系为:原始阶段---生态自然平衡,古绿洲分布在河流下游;初级阶段---生态平衡失调,旧绿洲移向山前平原;低效阶段---生态环境恶化,新绿洲多分布在旧绿洲外围;合理阶段---生态恢复改善,绿洲由外延转向内部挖潜;高效阶段---生态实现良性循环,绿洲面积稳定生产力显著提高。现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仅为低效阶段,必须加速水利建设,尽快实现合理、高效利用,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2.
我国红树林净化污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红树林具有净化污水的潜能,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污染生态学为理论依据进行红树林净化污水的研究.国内红树林净化污水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污水排放对红树林的影响,包括重金属污水、含油废水、生活污水等不同类型污水排放对红树林生长、生理生态、红树林沉积物、林区藻类等的影响;二是研究红树林净化污水的效能,包括红树林累积、吸收和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净化效果的研究.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红树林净化污水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红树林净化污水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根据低温等离子体理论和电磁场理论,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电极旋转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机制和臭氧的合成机制,分析了放电过程中二次放电重叠对臭氧合成的影响,建立了旋转放电与二次放电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这一理论模型导出电极旋转条件下的臭氧合成效率与二次放电重叠概率以及电极旋转速度间的理论关系.这一理论结果表明:二次放电重叠使得臭氧合成效率降低,而电极以适当地速度旋转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放电的重叠,从而提高臭氧的合成效率.理论值和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山东滕南煤田地区的土壤、煤矸石及部分农作物的灰份进行化学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其促进植物增产的机理;并认为该煤田3煤层的矸石含有与该地区土壤类似的化学组成,但其所含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元素普遍高于土壤中的含量,即煤矸石中含有较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肥料。  相似文献   
65.
碳酸锶生产中"三废"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过程中"三废"的主要成分;提出了用克劳斯燃烧法和吸收氧化法生产硫磺,用直接合成法和4级联合吸收法生产硫脲综合利用废气的途径;提出了2种治理废水方案,不仅达到脱硫、脱氮、降解有机物目的,而且还可得到硫磺、碳酸氢氨副产品;探讨了锶渣在砖、水泥的生产及公路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6.
电镀重金属污泥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贾金平  杨骥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3):139-141,146
简要综述了目前工重金属污泥近几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状况,包括固化,填海等方法,其中重点介绍了铁氧化体法固化电镀污泥重离子的湿法、干法工艺流程,以及用污泥生成的铁氧体为原料,可生产颜料、油漆和磁性探伤粉等较高档产品。  相似文献   
67.
选取芦苇、菖蒲、美人蕉和香蒲等4种南京地区常见的人工湿地常用植物作为供试植物,对其在春季对生活污水总氮(TN)去除效果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通过监测引种植物后污水中TN浓度,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湿地植物去除污染物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毒季种植植物后污水中的TN浓度按线性关系减少,其中芦苇、菖蒲和香蒲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其直线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27,0.929和0.979;美人蕉在春季对TN的去除能力较差,其线性仅为0.561.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计算大功率大吨位级重型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量.方法 根据《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和世界道路协会(PIARC)2012年技术报告,分别计算32 t重型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量和稀释污染物所需的通风量,对比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结果 对《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中柴油车的车型系数和海拔高度系数提出建议.根据世界道路协会(PIARC)2012年技术报告,在0~2000 m低海拔地区,国产32 t柴油车的CO、NOx和烟尘排放量分别为88.6、166.0 m3/(h·veh)和84.2 m2/(h·veh),如果考虑NOx的空气污染,稀释单辆国产32 t柴油车排放污染物所需空气量约为33000 m3/h;如果不考虑NOx的空气污染,所需空气量约为28000 m3/h.结论 结合工程实际,建议大功率大吨位级重型柴油车的污染物排放量根据世界道路协会(PIARC)2012年技术报告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9.
城市垃圾污染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城市拉圾产生的机制入手,分析了城市垃圾污染产生的原因,并对目前所采取的主要处理方法人季简要评述,在此基础提出了实现城市垃圾最小量化,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中化监督管理等几点城市垃圾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0.
Numerous studies support that biodiversity predict most to ecosystem functioning, but whether other factors display a more significant direct impact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than biodiversity remains to be studied. We investigated 398 samples of the phytoplankton phosphorus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RUEP =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dissolved phosphate) across two seasons in nine plateau lakes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We identified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phytoplankton RUEP and analyzed their potential influences on RUEP at different lake trophic sta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nitrogen (TN) contributed the most to RUEP among the nine lakes, whereas community turnover (measured as community dissimilarity) explained the most to RUEP variation across the two seasons. Moreover, TN also influenced RUEP by affecting biodiversity. Species richness (SR), functional attribute diversity (FAD2), and dendrogram-based functional diversity (FDc)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UEP in both seasons, while evennes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RUEP at the end of the rainy season. We also found that the effects of biodiversity and turnover on RUEP depended on the lake trophic states. SR and FAD2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UEP in all three trophic states. Evenness showe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RUEP at the eutrophic and oligotrophic levels, but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t the mesotrophic level. Turnover had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RUEP at the eutrophic level, but a positive influence at the mesotrophic and oligotrophic levels. Overall,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ultiple factors and nutrient states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the ecosystem functioning predictors and the biodiver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 relationships a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