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0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601篇
安全科学   308篇
废物处理   72篇
环保管理   961篇
综合类   1017篇
基础理论   480篇
污染及防治   476篇
评价与监测   127篇
社会与环境   68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4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于1994年11月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旱季珠江口区环境中BHC和DDT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表层海水BHC含量为0.187μg/L,DDT为0.080μg/L;底层海水BHC为0.117μg/L,DDT为0.506μg/L。沉积物BHC为11.15×10-9(干),DDT为33.46×10-9(干)。海水中的盐度、DO、C  相似文献   
32.
湖泊暴雨径流水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根据暴雨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点,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暴雨期间污染源各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处理,对湖底糙率采用自动调整处理,建立了湖泊暴雨径流水质模型.对滇池湖泊某次暴雨过程的总磷和总氮进行了模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滇池湖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3.
大宝山矿区水体中重金属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大宝山矿区矿山废水的排放使周边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体中重金属Cu、Zn、Cd和Pb的溶解态浓度分别达到13.82、50.83、0.103和2.91 mg.L-1。Cu、Zn、Cd和Pb的溶解态和悬浮态含量沿河流主干道断面呈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上游都是沿水流方向降低,下游因吸附于悬浮物中的重金属重新释放略有增加。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提取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AX)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都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其次为可还原态,个别断面的Cd可还原态甚至超过了残渣态的含量,说明该水体这4种元素对环境都有一定的潜在威胁性。  相似文献   
34.
臭氧和催化臭氧氧化法是对印染废水有效的处理手段之一。选取用途较广的活性艳蓝X-BR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氧化过程中染料的降解和结构变化情况。并选取了Fe2+、Fe3+和Ni2+为均相催化剂,讨论了pH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均相催化体系中,酸性条件下更有利。  相似文献   
35.
高伟  白辉  严长安  陈岩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9):3134-3143
过量氮输入是水体氮污染的关键驱动因子,解析氮输入的结构和时空变化模式成为氮素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难点.基于1952—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氮活动数据,分别构建了天然氮输入和人为氮输入模型,评估了氮输入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氮输入负荷总体越过EKC曲线拐点进入由增长向下降的发展阶段,拐点出现在人均GDP为35777~36299元·人-1时,发生时间为"十二五"时期,主要原因是化肥和食物输入下降;②氮输入负荷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东部地区表现为倒U型,中部为S型,西部为J型,表明氮负荷存在从东向西的空间转移,西部地区成为氮输入负荷增长的热点地区,这与东部地区化肥施用量下降有关;③人为输入是长江经济带氮输入的主要来源,输入量及其占总输入的比例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空间上表现为从西到东部逐步递增的变化规律,与氮驱动力分布一致;④植被的多年平均固氮量为1771 kg·km-2·a-1,其中,非农作物的固氮速率为763 kg·km-2·a-1,植被固氮量的年际波动较小,天然输入对长江经济带总体氮输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6.
1IntroductionHighlyproductivelanduseresultsinacontinuouschangeoflandscapesinruralareas.Undertheimpactofcropproductmarkets,lan...  相似文献   
37.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pollution transport budget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of typical cit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BTH) reg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xchanges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BL)-free troposphere (FT) exchange on concentr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within the ABL during heavy pol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port flux balance relationship, differences in pollution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citie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BL-FT exchange effect. The FT mainly flowed into the ABL in BJ, while in SJZ, the outflow from the ABL to the FT was more intense. Combined with an analysis of vertical wind profile distribution, BJ was found to be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influence of northwest cold high prevailing in winter, while sinking of strong cold air allowed the FT flowing into the ABL influence the vertical exchange over BJ. In addition, we selected a typical pollution event for targeted analysis to understand mechanistic details of the influence of ABL-FT exchange on the pollution event.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ABL-FT interac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M2.5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ABL during heavy pollution.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heavy pollution, FT transport contributed as much as 82.74% of PM2.5 within the ABL. These findings are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pollution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effect of ABL-FT exchange on air quality.  相似文献   
38.
陆地与海洋气溶胶的相互输送及其对彼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陆地和海洋源产生的气溶胶通过大气的流动向对方的环境系统输送,从而改变了对方环境大气的化学组成,影响着大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过程和反应速度,其沉降过程也会对对方的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沿海的岖稠密的人口。较为发达的经济活动,较高的大气污染排放强度,使得陆海气溶胶的交换和沉降对谝我域的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上海地区高空气流长距离输送轨迹及其与酸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上海地区的高空气流输送轨迹。不同月份影响上海的高空气流来向不一。轨迹输送路径与天气系统的变化密切有关,且与上海地区出现的酸雨有关。研究表明,上海地区的酸雨,除与局地污染有关外,还与远处输送的外来污染有关。这些外来污染影响,主要来自上海西南向的北部湾和两广等地。也有部分来自东北——东方向的南朝鲜和日本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40.
青岛地区边界层特征及酸雨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岛地区边界层风场与温度场垂直分布很特殊,在1500m高度以下风场,近地面层风速较小,300—400m高度风速较大,500m以上风速减小,1000m以上又逐渐增大.温度层结早晚稳定,午后200m以下不稳定,混合层不高,一般在400m左右,有时可达700m,低空经常出现多层逆温.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并经常受江淮气旋和黄淮气旋影响,气旋经过青岛地区时,流场经常出现上、下辐合气流.引入平直和上、下切变两种气流,应用平流扩散方程,对青岛地区连续点源所排放的污染物作模式计算,结果表明,在单一平直气流时,污染物传输较远,但浓度轴线也在一定距离上与地面相交.尤其是在雨天,污染物只在局地散布,浓度较大.当风向出现上、下层切变时,污染物传输范围受限制,这些污染物质在雨天经过化学变化即在近距离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