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6篇
  免费   998篇
  国内免费   1722篇
安全科学   1712篇
废物处理   124篇
环保管理   1147篇
综合类   4445篇
基础理论   126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24篇
评价与监测   386篇
社会与环境   693篇
灾害及防治   45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24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705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0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11篇
  197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2 毫秒
991.
中国城市化与能源强度关系的交互动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动态方差分解法,从不同视角对两组变量的交互动态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揭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内在联系、互动机制与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呈现波动态势,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组变量的动态脉冲响应为负,体现出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反向变动走势;与城市化相比,能源强度的脉冲曲线波动剧烈,说明单纯依靠能源系统内部来改善能源效率缺乏可持续性;方差分解时序值显示,能源强度对城市化变动因素的累计贡献较低,而城市化水平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显著且增长迅速,说明能源强度的降低并不是城市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反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下降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城市的优化开发与系统建设,能够有效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92.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拟建小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用于小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根据本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环境质量参数,代入模型中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及预测,对用于环境质量评价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即对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进行了扩充,从而提高了模型的抗干扰能力和准确性.将改进了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四川省资阳市沱江二桥拟建项目小区域的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 对该市小区域大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环境质量评价是可行的,且评价结论客观,评价模型普遍适用.  相似文献   
993.
浙江省酸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浙江省1992、2002年的酸雨监测数据,并利用RAINS-ASIA模型模拟了1990-2030年浙江省酸雨前体物(SO2)的排放量,以及酸沉降超临界负荷面积占研究区域面积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浙江省的酸雨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重;未来一个时期内,SO2排放量都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酸沉降超临界负荷面积所占比例在经历较快的增长阶段之后,会维持在较为恒定的水平,并呈现出明显的时滞性.  相似文献   
994.
金竹山土朱煤矿开采地表沉降规律与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金竹山矿业公司土朱煤矿煤层赋存条件,依据采动理论的裂缝垂直分带模型,分析地表沉降和塌陷的机理;提出在采煤活动阶段应进行地表实际位移观测,经数据处理后得到地面沉降曲线,以确保地面人类活动的安全;在采煤活动后阶段则实施灰色预测地面沉降,即通过采煤活动阶段的地表实际观测数据为历史原始数据序列,建立灰色Logistic模型;并对采煤活动后阶段的地面沉降进行预测。精度检验表明:灰色Logistic模型预测精度高,利用该模型预测地面沉降可减少地面沉降监测经费和实时提供预警信息,以确保开采区域内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95.
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s are proposed for siting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areas in watersheds, addressing economic objectives (development perimeter and proximity) and ecological objectives. Links between watershed hydrology and ecology need not be well defined. Parameters for the linear programs are obtained from linearization of the SWAT hydrologic model.  相似文献   
996.
The air over major cities and rural regions of the Nile Delta is highly polluted during autumn which is the biomass burning season, locally known as black cloud. Previous studies have attributed the increased pollution levels during the black cloud season to the biomass or open burning of agricultural waste, vehicular, industrial emissions, and secondary aerosols. However, new multi-sensor observations (column and vertical profiles) from satellites, dust transport models and associated meteorology present a different picture of the autumn pollution. Here we show, for the first time, the evidence of long range transport of dust at high altitude (2.5-6 km) from Western Sahara and its deposition over the Nile Delta region unlike current Models. The desert dust is found to b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local air quality which was previously considered to be due to pollution from biomass burning enhanced by the dominant northerly winds coming from Europe.  相似文献   
997.
NaCl和KCl对厌氧污泥抑制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厌氧颗粒污泥和厌氧絮状污泥系统中,进行盐质量浓度(NaCl或KCl质量浓度,下同)对厌氧污泥抑制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不同拟合的COD降解动力学方程及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盐质量浓度为10~30 g/L时,KCl对厌氧污泥的COD比降解速率的抑制程度大于NaCl;当盐质量浓度由0 g/L增至10 g/L时,半速率常数逐渐增加;当盐质量浓度由10 g/L增至30 g/L时,半速率常数逐渐减小;在厌氧污泥系统中,NaCl抑制作用下的盐抑制常数高于KCl,且颗粒污泥的盐抑制常数高于絮状污泥.  相似文献   
998.
宁波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o和PM2.5的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宁波市布设4个代表性点位,于2010年春季、夏季和冬季进行大气PM10和PM2.s的采样,同时采集了多种颗粒物源样品,建立了PM10、PM2.5和源样品的化学成分谱.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对宁波市PM10、PM2.5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城市扬尘、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是宁波市PM10、PM2.5的3大污染源,...  相似文献   
999.
运用对国家民委的863科技项目推广点之一的湖北恩施自治州利川市的调研数据,采用多变量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化与农民收入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农民的收入结构与信息化、农民的文化程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By using an original framework involving complementary statistical approaches, we investigated th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of 6379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eachers in 16 countries of Europe and its neighbourhood. To test hypotheses about the nature of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we examined the variation across groups of individuals (between-class analysis), investigated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several candidate explanatory factors (orthogonal analysis), and finally inspected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ceptions on a variety of topics (co-inertia an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