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93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01.
九株染料脱色菌的脱色特性及其质粒与基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9株染料脱色菌的脱色特性及其质粒的携带情况进行初步的研究,测定和比较了这9株细菌的16SrDNA序列,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和分类,经检测的9株细菌均属于肠杆菌科,其中脱色能力较广谱的5株细菌均未检测到质粒的存在,它们在系统分类地位上基本上聚为一类,与埃希氏菌属的大肠埃希氏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而另外4株脱色能力单一、仅对三苯基甲烷类染料有较强脱色能力的菌株除一株以外,其它3株均携带有大分子量的质粒,在系统分类地位上也基本聚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102.
用废弃聚苯乙烯制瓦楞纸板防潮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用废弃聚苯乙烯生产瓦楞纸板防潮剂的原理。着重介绍了利用溶解度参数如何选择溶剂,利用乳化剂与聚苯乙烯的亲合力HLB值的范围与应用性质的关系如何选择乳化剂,介绍了增塑剂对防潮剂性能的影响。并简述了防潮剂的配方、生产工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3.
首先优化了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幼胚胚性愈伤组织(embryogenic calli,EC)体胚发生的条件,在附加5mg L^-1 ZT的高糖(60g L^-1)高琼脂(10g L^-1)的MS培养基上获得了荔枝高频率(100%)体胚发生;同时,对荔枝体胚成熟和成苗的关键问题作了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荔枝体胚发生与再生系统,在附加10%椰子汁的高糖(6%)MS培养基上诱导体胚正常成熟,并在无激素MS培养基中诱导体胚萌发,为荔枝转基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受体系统.利用此再生系统对荔枝转基因抗性愈伤组织进行体胚发生与再生植株研究,获得了大量再生植株.图1表7参11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究镍基合金925和抗硫油管管材110SS在不同面积比下耦接后的电偶腐蚀行为和电偶腐蚀效应,模拟国内某油气田高温高酸性腐蚀环境。方法 采用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技术,评价电偶腐蚀的阴阳极过程对腐蚀进程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与X射线衍射仪(XRD)对腐蚀试样的表面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110SS的自腐蚀电位远远低于925,阴阳极分别以1:1、1:5、1:10、1:30四种面积比耦接后,均发生电偶腐蚀。耦接后110SS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7564、0.7032、0.6457、0.6289 mm/a,均为极严重腐蚀。结论 电偶腐蚀速率和电偶腐蚀效应均随着阴阳极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加。镍基合金与碳钢油管耦接主要对材料在腐蚀环境下的腐蚀进程有影响,而对腐蚀产物和腐蚀机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5.
底泥中红霉素耐受菌群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评估抗生素残留的环境风险,了解长期受低浓度红霉素污染条件下,水体底泥中红霉素耐受菌群结构的变化特点,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长期受低浓度红霉素污染的水体底泥中红霉素耐受菌群结构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从底泥中可分离筛选出3株对红霉素有耐受能力的菌株,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sp.)、土壤芽孢杆菌(Solibacillus silvestris)以及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其中敏感菌蜡样芽孢杆菌经低浓度红霉素诱导对红霉素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进一步构建底泥耐药菌群16S rDNA克隆文库发现,底泥中红霉素耐受菌群可分为三大类群,其中未获培养的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在整个文库中比例最大,占65.06%,其次为芽孢杆菌纲(Bacilli)和梭菌纲(Clostridia),分别占文库比例33.73%和1.20%.文库中可培养的耐药菌优势类群为芽孢杆菌纲,与传统培养方法得到的结果相一致.上述研究表明,在长期受低浓度红霉素污染的环境中,红霉素耐药菌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潜在性,将可能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应当重视其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了光合细菌球形红杆菌在不同条件下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及与质粒的关系。结果表明,球形红杆菌的培养条件对脱色效果有较大的影响,pH在6~9范围内24h脱色率均在85%以上,最适pH稍偏碱为7~9;脱色的最适温度范围较宽,在15℃~40℃之间24h脱色率均在75%以上;氧的存在对脱色是不利的,厌氧条件下的脱色效果远远高于好氧条件下的脱色效果。结果还表明,该菌株质粒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上仅有一条质粒带。通过高温吖啶橙处理,消除该菌株的质粒后,该菌株的脱色能力也随之消失,从而证明该菌株的脱色能力是由质粒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7.
紫云英根瘤分离菌株质粒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7省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主要分布区46个采集点的紫云英根瘤中分离到101个菌株.检测发现有16种不同质粒类型,所含质粒1~4个不等,含两个质粒的菌株占绝大部分,质粒Mr为36×106~364×106.用克隆M.huakui7653R的nodDBC4.2kb片段为探针(α32pdCTP)进行的分子杂交结果表明,所有这些菌株均含有共生质粒,通常为第一大质粒,但C、L、M、N和O型为第二大质粒,共生质粒Mr在131×106~364×106之间.比较质粒类型与16S23SrDNAIGS(pHr,p23SR01)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IGS类型不同,即使在同一植株分离所得的根瘤其质粒类型常不同,但在同一植株上分离菌株的质粒类型相同,则其IGS常表现相同.表明质粒的类型是细菌染色体背景和细菌外环境(如共生条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以携带质粒pJP4[含编码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降解功能的基因片段]的基因工程菌Pseudomonas putida SM1443::gfp2x (pJP4::dsRed)为供体菌,通过半连续流实验研究了质粒基因强化对活性污泥系统的2,4-D的降解效应及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初始浓度约为320mg/L的2,4-D为唯一碳源,向活性污泥系统投加携带pJP4质粒的基因工程菌P. putida,运行初期,降解促进作用不明显;随着半连续流反应的进行,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与对照系统相比,降解速率之差最高为6.67mg/(L·h).从基因强化系统中筛选到1株占有优势的接合子,经鉴定为Alcaligenes sp.::pJP4. Alcaligenes sp.本身不具备降解2,4-D的能力,获得质粒pJP4后,对2,4-D降解能力大幅度提高,与野生型2,4-D高效降解菌Bacillus sp.相当. PCR-DGGE分析表明,在受到2,4-D冲击条件下基因强化的活性污泥系统较对照系统保持了相对更加稳定的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09.
甲基对硫磷降解菌DLL-E4降解对-硝基苯酚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甲基对硫磷降解菌DLL-E4(Pseudomonas putida)能以对-硝基苯酚(PNP)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还可以利用对-硝基苯酚代谢产生的亚硝酸根为唯一氮源.DLL-E4降解对-硝基苯酚的酶系是诱导产生的,甲基对硫磷(MP)和PNP驯化菌株,能有效诱导DLL-E4对PNP的降解,生长延滞期由原来的6h减少到3h,降解完全的时间由9h缩短为7h和6h.对苯二酚(HQ)诱导,降解完全的时间延长为15h.该诱导酶同时能够降解2-硝基酚.DLL-E4菌株中含有大质粒,在丢失对-硝基苯酚降解性状的突变株M+P-中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0.
选育蒽降解微生物耦合系统菌株的电融合及融合子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选育蒽降解微生物耦合降解系统菌株的电融合过程及融合子的筛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500kHz的交流频率,脉冲强度300V/cm,脉冲幅宽为5μs,脉冲个数为2,交流电场强度在20~40 V/cm范围内,总融合率较稳定.可以用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双抗平板来对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与土生优势菌的融合子进行筛选,用含卡那霉素的蒽的高渗平板对蒽的高效降解菌和土生优势菌的融合子进行筛选.2种融合子均可以用绿色荧光来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