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对特大型冷却塔及冷水机组房的噪声特性进行了测量分析。根据其噪声源特性,采取了加装进排气消音器、吸声、隔声、减振等综合治理方案。治理后的实测结果表明:该项噪声治理工程投资少,达到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2.
为深入研究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及其湿热羽对内陆核电厂气载流出物扩散影响,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提供的k-ε湍流模型模拟了单一冷却塔的运行和停机对不同位置、不同释放高度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释放高度为10m,释放点位于停机冷却塔迎风侧时,释放点下风向的地面轴线弥散因子相比于没有冷却塔时普遍降低1/3~1/2.当释放高度为75m,冷却塔运行时,若释放点位于冷却塔迎风侧时,轴线弥散因子相比于没有冷却塔时普遍增大1~2倍;若释放点位于冷却塔背风侧,则相比于没有冷却塔时普遍降低约1/2.当冷却塔停机时,无论75m高度释放点位于迎风侧还是背风侧,其轴线弥散因子均高于没有冷却塔时.当迎风侧释放高度达到150m时,在释放点下风向约800m的范围内,冷却塔湿热羽使得轴线弥散因子显著增大,但到了800m范围以外,冷却塔湿热羽使得轴线弥散因子减小.  相似文献   
73.
冷却塔的噪声特性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住宅小区建有大型冷却塔,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严重干扰了居民的生活。在现场进行噪声测量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冷却塔的噪声特性以及噪声源,进而设计并详细分析了针对不同噪声源的噪声治理方案。实施结果证明,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降噪效果明显,能完全满足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简要介绍了江苏苏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OI^2-WFGD-Ⅱ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特点、设备布置、技术参数、设备国产化以及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75.
以改进后的双循环多级水幕塔对烟气进行除尘脱硫性能的研究,利用双循环不同pH值控制的优点和多级水幕的效果,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传质动力,提高SO2吸收效果。在正交实验的最佳运行工况基础上,实验从烟气流量、上下两段pH、L/G和SO2进气浓度等方面进行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除尘效率维持在98%以上,进气SO2浓度在5 000 mg/m3以下时,脱硫率在93%以上。上段pH值为6、下段pH值为5、L/G在15左右的脱硫效率和运行工况最佳,无结垢现象发生。改进后的吸收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对于现场脱硫设备的调试和运行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改进优化传统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对脱硫塔及附属设施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在山西某化工厂2×55t/h三废炉烟气脱硫工程中得到较好运用,为同类烟气脱硫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华北地区某电厂排烟冷却塔烟气抬升高度的光学照相法实测结果显示,选用S/P模式计算出排烟冷却塔烟气括升高度是合理的。在环境风速小、空气潮湿条件下,采用排烟冷却塔排放方式有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在环境风速大、空气干燥、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时,采用排烟冷却塔排放方式,烟气抬升高度较低。  相似文献   
78.
目前,反渗透废水中,高浓度的含盐量会对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本研究运用热能喷雾处理反渗透浓盐水技术,对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出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在热量值为4.8×106 kcal、空气流量为60 m3/h的条件下,处理效率达到了90%以上。产出的冷凝水的水质符合饮用水的相关标准;在处理量为10 L/h~12 L/h时,可达到废水零排放的效果;在处理量大于12 L/h时,排出的废水总溶解物( 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很高。  相似文献   
79.
两种不锈钢在冷却塔冷凝酸液中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在电厂冷却塔内海水及烟气形成的模拟冷凝酸液环境中的耐蚀性能。方法利用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方法测试两种不锈钢在模拟冷凝酸液中的腐蚀形貌、腐蚀率和极化曲线。结果 304不锈钢在模拟冷凝酸液中的耐蚀性能较差,其腐蚀率及钝态稳定性受冷凝酸液pH值的影响较大;316L不锈钢在模拟冷凝酸液中的耐蚀性能较好,其腐蚀率及钝态稳定性受冷凝酸液pH值的影响较小。结论 316L不锈钢在冷却塔冷凝酸液中的耐蚀性能明显优于304不锈钢。  相似文献   
80.
When designing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s it is useful to study existing climate—responsive building typologies. The wind towers or wind-catchers of Yazd city in Iran are typical examples of such a typology. Although many previous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types of wind catcher systems, studies based on a long-term real-life measurement can be rarely found. In this study a long-term whole year monitoring campaign on an existing full scale four sided wind catcher in Yazd was carried out in 2014–2015. Three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measured on-site wind speed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wind induced natural ventilation potential of the tower. A shaft/tower airflow performance index was developed. The monitoring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e ASHRAE Standard 62:2001 ventilation rate require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ventilation rate of the wind tower surpasses the ASHRAE Standard requirements. Furthermore it shows that the shafts are exposed to the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s perform better. For more effective natural ventilation a wind tower with adaptable openings/shaft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