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02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含银废料中银回收的化学方法,本法具有工艺简便操作安全、技术条件易控制、污染小、适用性广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水生动植物联合作用净化不同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睡莲(Nymphaeatetragona)、轮叶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鲢鱼(Aristichthysnobilis)和中华圆田螺(Cipangopludinachinensis)为实验对象,设置富营养和极富营养两种浓度梯度,通过室外试验探讨不同动植物及其组合对两种浓度水平中总氮(TN)、总磷(TP)及叶绿素a(Chl-a)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富营养和极富营养水平中,均以睡莲和黑藻组合对TN和TP的去除效果最好,TN去除率分别为66.4%和42.3%,TP去除率分别为97.1%和89.6%,TP去除率分别高出相应对照组53.2和35.3个百分点;鲢鱼和中华圆田螺的加入会引起TN和TP的升高,但是由鲢鱼、中华圆田螺、睡莲和黑藻组成的组合对藻类的抑制效果最好,其Chl-a含量始终保持最低含量,日均值不超过1.16 mg/m3。因此,鲢鱼、中华圆田螺、睡莲和黑藻联合作用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其协同作用可为景观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感光材料硝酸银中铋、铁、铜、铅等杂质元素的含量,样品经氯化铵溶液沉淀分离基体银后,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滤液中多种杂质元素含量,并通过优化高频发生器等仪器工作参数及沉淀剂用量和沉淀时间等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具有简单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广、结果准确等优势.铋、铁、铜、铅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3、0.0005、0.0003、0.001 0 ug/mL,加标回收率在96.20% ∽ 103.50%之间,适用于感光材料硝酸银中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84.
关于化学需氧量测定中化学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高氯样品COD测定中的化学反应,发现测定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gCl而不是HgCl2,并推断了Cl-在COD测定中的反应机理.讨论了AgNO3、HgSO4加入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当AgNO3不足与过量时的数据.当试样体积20.00ml,按0.4g HgSO4络合2000mg/LCl-的比例,投加HgSO4掩蔽10000mg/L Cl-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胡萝卜鲢鱼丸子的配方和制作工艺试验,得出了鱼肉、肥膘、淀粉、盐分及胡萝卜颗粒的最佳配比,使产品达到营养化、功能化、方便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
针对当前含银废液综合回收利用率低,以及不当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本研究以邻苯二酚为原料,经亲核取代、酰氯酰化、缩合反应制得一种全新结构硫杂冠醚7,10-二硫杂苯并-18-冠-6(硫杂冠醚3,Thia18C6),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X-射线衍射单晶进行了结构表征,进而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考察了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萃取能力.结果表明,在单一体系下,Thia18C6对银离子表现出较为优异的萃取能力,萃取率可达97.68%,而在多种杂质离子(Cu~(2+)、Pb~(2+)、Zn~(2+)和Ni~(2+))共存的复杂体系中,Thia18C6对银离子表现出了较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7.
以模拟垃圾填埋柱和人工配制渗滤液,探讨了纳米银(AgNPs)和微塑料(MPs)在垃圾填埋场中的迁移行为.结果发现,无论是单体系还是二元体系,随着填埋时间增长,AgNPs和MPs颗粒在渗滤液中稳定性增强,在填埋场中迁移能力增大,可能导致填埋中晚期有更多的污染颗粒随渗滤液流出填埋场.当AgNPs和MPs共存时,相对于单体系促进了AgNPs的迁移而轻微地抑制了MPs的迁移.结合DLVO理论和胶体过滤理论分析,一方面是由于流动性更高的MPs可作为AgNPs的载体,同时与AgNPs竞争固相介质上的吸附位点,从而促进AgNPs的迁移.另一方面,共存的AgNPs降低了MPs颗粒的表面负电荷使其稳定性减弱,并通过预沉积在固相介质上提供额外的MPs沉积位点,从而抑制MPs的迁移.  相似文献   
88.
使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聚乙烯醇(PVA)作为分散剂,制备出粒径为(7 ± 3)nm的纳米银,分别使用计数法和溶解氧法,研究了纳米银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并调查了对叶绿素a的抑制状况.结果显示,黑暗条件下加入3mg/L的纳米银,基本抑制了小球藻的呼吸作用,当暴露于4mg/L的纳米银时,小球藻生长的抑制率为93%;而光照条件下加入10mg/L纳米银时,才能抑制其光合作用,此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率达到90%.光照时,叶绿素a在10mg/L纳米银的作用下,抑制率达到77%.研究表明了纳米银对小球藻呼吸作用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能通过抑制叶绿素a的合成或破坏叶绿体的结构来完成;光照能够明显减弱纳米银的毒性.  相似文献   
89.
The sublethal effect of silver and chromium on some biochemical constituents was studied in the green mussel Perna viridis. The results revealed an overall reduction in total protein, total DNA, total RNA, glycogen, protein bound sugars and total lipid in the gill, hepatopancreas, and ovary of the mussels exposed to metals individually and in combination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It was apparent that mussels exposed to mixtures of metals exhibited highly significant (P?P?P?相似文献   
90.
Ecotoxicity of nanoparticles has received growing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 on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with five test groups: control (without Ag-NP), 10?nm Ag-NP groups (20, 100 or 500?mg?kg?1) and positive control (787?mg?kg?1 AgNO3). After 14-day acute exposure, activities of various enzymes, including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glutathione reductase (GR), acid phosphatase (AP), and Na+, K+-ATPase were determined. Effects of Ag-NP with different sizes (10 and 80?nm) were also tested. Data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G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t 500?mg?kg?1. The activities of AP and Na+, K+-ATPase were inhibited following the increase of Ag-NP concentration. When treated with Ag-NP with different sizes, activities of AP and Na+, K+-ATPase of the 10?n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ose of the 80?nm group were similar to the control group. Data indicate that Ag-NP may be harmful to the earthworm E. fetida at 500?mg?kg?1, and the toxicity of Ag-NP with 10?nm size is greater than 80?nm. In addition, AP and Na+, K+-ATPase are sensitive biomakers to the effects of Ag-N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