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91.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解析2015年太湖西岸入湖河流水质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该区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按污染程度将全年聚类为时段I(12月、1—3月)、时段II(11月、4—5月)和时段III(6—10月)3类;根据11项水质指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可以解释75.49%的结果;时段I、时段II和时段III水质污染状况依次降低,空间上总体呈现出太湖西岸北部向南部递减的趋势;NH3-N、TN、Chl-a和SD是影响该水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92.
While there are currently a number of irrigated land datasets available for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U.S.), there is uncertainty regarding in how they relate to each other. To help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vailable irrigated datasets, we compared (1) the Cropland Data Layer (CDL), (2)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Irrigated Agriculture Dataset (IAD), (3) Digitized Irrigated Land (DIL), and (4) Consumptive Use for Irrigation (CUI) data in Arizona and Colorado, U.S. These datasets were derived from multiple sources at various spatial resolutions and temporal scales. We found spatial and temporal trends among all of them. The datasets showed decreases in irrigated land area in Arizona during the 2000–2010 time period. The change ranges and ratios were similar in all Arizona datasets. Irrigated land in Colorado decreased in DIL and CUI but increased in IAD and CDL. The agreement within the same type of dataset during different time periods was from 60% to 80% (R2 from 0.35 to 0.72) in Arizona and from 50% to 80% (R2 from 0.23 to 0.68) in Colorado. DIL had the highest agreement (80%) in both states. The agreement among different datasets acquired at approximately the same time frame ranged from 51% to 63% (R2 from 0.14 to 0.31) in Arizona and from 47% to 69% (R2 from 0.32 to 0.40) in Colorado.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pport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ultiresolution and multitemporal nature of these dataset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3.
李健  刘舒琪  王晓祺 《环境科学》2024,45(6):3433-3445
采取多种空间分析的方法,对2002~2020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的时空交互特征进行剖析,通过得到的时空跃迁类型与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嵌套来探究其跃迁机制,最后根据不同的跃迁机制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来考察影响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的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 ①中国30个省区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在空间上的聚集水平也相对稳定.②ESTDA的时空交互特征表明,西北地区和周边邻接空间单位的关系不稳定,变化和波动较大.而东部沿海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交通运输网络,因此局部空间格局也相对稳定,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时空竞争性.③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可分为4类驱动或制约模式(人口-经济-城镇化制约模式;人口-经济-城镇化-设施制约模式;技术-消费-产业驱动模式和技术-产业-规制驱动模式).大部分省份受低分位制约和高分位驱动两种模式的影响,仅有少部分省份受高分位制约和低分位驱动的作用影响,且绝大多数属于西北或西南地区.④根据得出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强度跃迁机制进一步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注重多因子的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94.
考察了基质类型及季节变化对人工湿地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基质类型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氮的去除效果有显著影响,煤渣基质比组合基质更利于提高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效果;季节不同,人工湿地氮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平均去除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95.
为探究河南省人类活动净磷输入状况,基于河南省18个省辖市(县辖市)行政单元统计数据,利用人类活动净磷输入量(NAPI)模型,核算河南省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9年人类活动净磷输入量.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河南省NAPI整体呈升高趋势,2015~2019年略...  相似文献   
96.
水位是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蓝碳功能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可能加快水位的变化,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碳交换的过程。然而,滨海湿地碳汇功能响应水位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评估水位对滨海湿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特征的影响,以及验证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模型对模拟预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的适用性,该研究设计了野外水位控制试验(自然水位,地下20 cm水位、地表10 cm水位),并利用DNDC模型模拟和预测水位变化对滨海湿地NEE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水位处理之间NEE差异显著,地表10 cm水位处理促进CO2吸收,地下20 cm水位则抑制CO2吸收;(2)经过校准和验证的DNDC模型可以准确模拟水位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湿地NEE的影响,NEE模拟值的日动态与田间观测结果显著相关(R2>0.6);(3)通过改变气候、土壤和田间管理等输入参数对DNDC模型进行灵敏度检验,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对日均温、降雨和水位改变的响应最为显著,其中,水位对NEE的影响主要作用于土壤呼吸(Rs)。未来气候情境下,不同水位变化下的生态系统碳交换过程随年份增长呈现不同的规律,因此未来的模拟研究应关注DNDC中水文模块和植被演替过程的完善。该研究可为预测水文变化情境下滨海湿地碳汇功能的未来发展以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氮磷负荷时空变化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水源保护区,也是长江流域经济迅速发展区域之一.非点源污染是库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库区非点源污染状况对于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库区1990~2015年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总量,分析非点源氮磷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确定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氮磷污染负荷量在空间上均呈现库区腹地高,库尾次之,库首最低的分布特征;氮磷污染负荷总量在时间上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000年达到最高值,2015年降到最低值;各污染源对氮磷污染负荷量的贡献率按从大到小依此为:土地利用、农村生活以及畜禽养殖;其中,旱地这种土地利用类型是非点源氮磷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8.
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是气溶胶最基本的光学特性之一,表征气溶胶对光的消减作用,对区域大气污染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首先,以2000~2019年长时间序列MOD09A1产品数据为基础,利用ASTER波谱数据库,构建了Landsat TM/OLI蓝光波段地表反射率数据集,利用深蓝算法(deep blue algorithm,DB)对关中盆地腹地AOD进行了反演估算.其次,通过测算2000~2019多年平均/各年平均AOD和季节AOD值,研究分析了AOD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剖析了AOD主要的空间分布模式.最后,探索分析了城市化对AOD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多年平均AOD空间分布受地形和人类活动影响显著,低海拔且人类活动强度大的盆地内部AOD值和变化幅度均高于周围山系.AOD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性:春季(0.34) > 夏季(0.33) > 秋季(0.23) > 冬季(0.12),夏季AOD区域差异性最大.②年均AOD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2005年达到最大值;春夏两季AOD数值分布离散,而冬季则表现为低值集聚的状态.③EOF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AOD存在3种主要的空间分布模态:第一,AOD空间分布模式表现为区域一致型,特征向量空间分布与海拔梯度一致,反映了不同海拔下AOD变化程度的差异;第二,以秦岭山脉为界,大致呈现南北反相的分布特征,反映出关中盆地地域发展的独特性和与南部秦岭山区的差异性;第三,"东南-西北"的分布格局,表明了AOD在"城镇-乡村"呈反相变化趋势;④研究区AOD值与常住人口密度(R2=0.707,P<0.05)、不透水面密度(R2=0.377,P<0.05)以及工业POI密度(R2=0.727,P<0.5)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城市化对AOD时空分布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对加强关中盆地空气质量监测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20年来,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系列与城市化相关的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同样的环境问题。为了研究南京市的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利用1987、1998、2000年的三期遥感数据,通过分层分类的方法对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专题信息提取,结合GIS技术,获得研究区1987~1998,1998~2000年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据此全面分析了南京市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13年来,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以大量蚕食耕地而显著增加,年均增幅达到1.92%;耕地和未利用地则明显减少,年均减幅分别为0.62% 和1.21%;林地和水域有所增加,主要来自未利用地的转变,剩余12.35%的未利用地则转化为城乡居民及建设用地。引起这一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制度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环鄱阳湖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采集了鄱阳湖周边地下水,分析测定各单元的水化学参数.结果表明,环鄱阳湖浅层地下水整体偏酸性,呈低矿化度,局部地区出现微咸水.环鄱阳湖浅层地下水丰、枯水期的优势阴离子为HCO3-,阳离子为Ca2+和Mg2+.运用SPSS软件做离子相关性分析,各离子间均呈正相关性,说明可能有相同的来源.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整体表现为HCO3-Ca-Mg型,丰水期相对于枯水期出现较多的NO3-型和SO24-型水体,局部区域优势阴离子改变,出现了NO3-型、Cl-型地下水,可能受到农业化肥和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整体上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受当地岩石类型的影响比较大,个别地区受人为的活动干扰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