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5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918篇
安全科学   470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195篇
综合类   2186篇
基础理论   374篇
污染及防治   263篇
评价与监测   207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87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稀释通道采样法对郑州市一家拜耳法氧化铝企业及一家α-氧化铝企业的PM2.5、PM10样品进行采集,利用烟气分析仪检测SO2和NOx气体的质量浓度.对颗粒物样品中的38种化学组分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源成分谱,运用分歧系数(CD)和组分差异权重分布函数R/U对其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α-氧化铝源谱中以Cl-为主(质量分数18.29%~25.21%),拜耳法氧化铝源谱中以OC和NO3-为主(质量分数9.01%~41.87%).源谱间的分歧系数(CD)显示,同一种生产工艺两种粒径间的源谱比较相似,相同粒径的两种生产工艺之间的源谱差异较大.R/U值对比结果显示,EC、Ca、F-和Cl- 4种元素可作为区分两种氧化铝生产工艺的标识组分.  相似文献   
22.
于2016年在中国广东大气超级监测站,开展4个季节的VOCs长时间观测,共获得2142组有效数据,并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珠三角地区VOCs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类VOCs混合比和化学反应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观测期间,VOCs平均浓度为(18.523±20.978)×10-9,其中,低碳烯烃和苯系物二者混合比之和仅占46%,但贡献了85%的·OH消耗速率(LOH)、82%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97%的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观测站点主要受来自北部内陆地区气团(1#)、西部内陆地区气团(2#)、台湾海峡南端气团(3#)以及南部海洋地区气团(4#)的影响.1#气团中炔烃和苯系物的混合比占比最高,分别达到10%、37%,而3#气团中低碳烷烃的浓度水平最高,达到(8.437±5.561)×10-9.通过估算气团中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可以发现,1#气团的VOCs化学反应活性最强,其对O3和SOA的生成贡献最高.1#、2#、3#和4#气团中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主要由苯系物和低碳烯烃贡献.  相似文献   
23.
针对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普遍采用的有限边界岸边排放稳态二维混合模式的局限性和不精确性,本文对由河流二维稳态水质模型的基本方程推求出的有限边界岸边排放的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的解析解的各项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针对费休的混合长度公式进行了计算比较。  相似文献   
24.
水中六价铬的应急事故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六价铬的国标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把主要试剂二苯碳酰二肼制成粉剂,以磷酸代替硫酸调节酸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试剂添加顺序,提供了一种快捷简便且抗干扰的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5.
城市大气中PM2.5污染控制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控制城市大气中PM2.5污染的意义。在剖析PM2.5组成与来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PM2.5的途径,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6.
一次监测值用于水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3年长江和淮河水系为例,通过计算各个评价项目的单月监测值分别与季均值和年均值的相对误差及其分布,以及水质类别相同的断面比例,认为对于旬报、月报短期水质评价,采用一次监测的数据评价水质是可靠的;对于季报和年报中、长期水质评价,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的可靠程度较差,应采用2次或2次以上的监测数据平均值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重金属镍、铜、银、铅、镉和汞的方法。环境水样中的镍、铜、银、铅、镉和汞用四 -(对二甲氨基苯基 ) -卟啉 (T4 -DMAPP)柱前衍生 ,用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镍、铜、银、铅、镉和汞的T4 -DMAPP络合物 ,富集倍数为 1 0 0倍 ,然后用甲醇和四氢呋喃梯度洗脱为流动相 ,WatersXter raTMRP18( 3 9mm× 1 5 0mm)色谱柱为固定相分离 ,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镍、铜、银、铅、镉和汞的检测限分别为3、2、4、3、1 5ng/L和 3ng/L。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 1 8%— 3 2 % ,标准回收率为 92 %— 1 0 7%。该方法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重金属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8.
二次布点是在已有监测数据基础上增加监测点进行监测,决策者常常需要通过结合二次布点和原有监测数据,使插值估算的浓度超标区域最大化或最小化。较详细地介绍了SADA软件最大(小)化超标区域布点法,结合沈阳市区PM10超标区域研究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显著效果并与随即布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9.
水中的己二胺主要来源于有关的化学工业。它是一种气味较强、毒性较大的环境污染物。我国目前尚无卫生和环境限值。苏联规定的卫生限值为1毫克/升,毒性影响水体的限值为0.01毫克/升。己二胺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但是由于缺少结构检测的特征,在紫外区亦无吸收,分离前必须使其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衍生物或荧光衍生物才能测定。因此,不仅使用仪器价格昂贵,操作手续也比较麻烦。  相似文献   
30.
《干旱环境监测》1995,9(4):222-223,2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