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6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2207篇
安全科学   534篇
废物处理   204篇
环保管理   296篇
综合类   4374篇
基础理论   382篇
污染及防治   1154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反硝化作用是公认的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路径,但相比于多孔介质,岩溶地下河中反硝化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为更好地认识岩溶地下河中反硝化效果,本研究利用天然碳酸盐岩管道几何模型,以乙醇为可利用电子供体(碳源),示踪了控制流速条件下管道流中反硝化作用,并辅以多孔介质流实验进行对比.反应示踪、地球化学印迹和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当碳源缺乏时,反硝化作用没有明显启动的迹象;一旦补充了碳源,溶解氧、硝酸盐浓度和质量都出现了明显衰减,并且有中间产物亚硝酸盐产生,水体碱度增加.然而,即使在碳源充足情况下,管道流中反硝化强度却明显比多孔介质流中强度低,两者硝酸盐生物去除率分别为39.4%和大于99%,生物降解速率分别为0.113和10.8 mg·L~(-1)·h~(-1).推测其原因,一是碳酸盐岩管道内固体表面积与水体积比值低,固体吸着条件不利于微生物生长与发育,降低了硝酸盐去除率;二是管道富含的溶解氧可能延迟了反硝化作用启动,溶解氧降至3.0 mg·L~(-1)左右时硝酸盐浓度才有明显衰减.相比之下,其它环境因素如p H值和温度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该研究意义在于:岩溶管道流反硝化去除硝酸盐的潜能是存在的,但即使可利用碳源充足仍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可能意味着岩溶地下河一旦遭受硝酸盐污染,其作为饮用水源的安全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982.
SBR中联氨对亚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开发经济高效的生物脱氮工艺,研究了SBR中联氨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控制作用,考察了不同联氨投加量对短程硝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不控制溶解氧,p H为7.5~8.0时,投加7.5 mg/L联氨,亚硝氮积累效果最佳,其出水氨氮及亚硝氮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44,12.23 mg/L,均优于其他联氨投加量的监测结果;投加7.5 mg/L联氨的活性污泥中生物相种类和数量都优于未投加联氨的活性污泥,SEM图像显示活性污泥结构致密,紧凑,且菌落数量明显升高;从活性污泥的红外谱图可以看出,投加联氨与否,特征峰位置基本相同,但投加7.5 mg/L联氨的活性污泥EPS红外谱图峰强更高。  相似文献   
983.
热解析-脉冲低温等离子体集成处理系统是专门针对典型含汞废物安全处置而开发的,可以同时有效控制汞等多种复合气体污染物。通过检测热解炉后烟气中和等离子体反应器入口、出口气体中Hg0和Hg2+浓度,研究汞的价态转化及添加剂对脱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烟气中Hg2+/HgT为17%~45%,Hg0/HgT为55%~83%,热解温度主要影响汞价态分布,WMC添加量主要影响汞浓度值;加入添加剂会促进汞的脱除,但添加剂过量不利于汞的氧化;热解炉中添加50 g WMC和5 g升华硫添加剂时,反应器内Hg0氧化率和总汞损失率分别可达55%和42%。该研究可以为探索新型含汞废物处置工艺,实现含汞废物深度净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4.
降低煤耗和碳排放是中国煤电行业在"十三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挑战。本研究以某350 MW典型亚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在空预器和电除尘器之间的烟道设计加装低温省煤器,用等效热降法计算了系统在THA工况下的节能减排收益。结果表明:机组发电标煤耗和供电煤耗分别降低了2.8 g/kW·h和2.5g/kW·h,当年等效运行小时数为4500时,每年可降低标煤耗3997.7 t,节约燃料成本319.8万元,有着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收益;机姐每年排碳量可减少3167.0 t,大约相当于78.2 ha中国森林的平均碳俘获量,在国内外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在建立与完善的背景下,系统逐年的减排量有着巨大的潜在收益。  相似文献   
98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工艺,该工艺通过粉碎、物料调理、发酵槽发酵、筛分4个环节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其中物料调理利用了餐厨垃圾的初级发酵品,并回流添加了堆肥后筛分出的辅料,同时还添加了GSE-1复合生物菌剂。在运行过程中,物料从最初的进口向最终的出口"推流式"移动。该工艺实现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的快速升温、除臭、木质素纤维素的快速降解,可使物料快速腐熟,并连续地获得优质有机肥。目前,该工艺已应用在佛山新城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986.
通过小试考察了同步半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系统的运行条件以及各种细菌的丰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温度等运行参数可以成功启动SNAD系统。在启动阶段,细菌的丰度基本保持不变;在稳定化运行阶段,氨氧化细菌(AOB)的丰度为(2.95E+07)copies/g(每克污泥,下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中的Nitrospira和Nitrobacter的丰度分别为(5.87E+05),(3.95E+06)copies/g,厌氧氨氧化(Anammox)细菌的丰度达到了(7.85E+09)copies/g。对于整个系统而言,AOB和Anammox是系统中的优势细菌。  相似文献   
987.
沼气作为一种典型的生物质能源通过提纯可制得生物甲烷(BNG),低温提纯作为一种制取生物甲烷的技术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并没有任何工程应用。从原理出发,提出了沼气进行低温提纯的两种方式,即气液分离与气固分离。通过对相图的研究与沼气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得出结论。结果表明:气液分离难以保证CH4含量,可行性较差,气固分离模式可达到分离目的,可行性较强。随后从能耗的角度对低温提纯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BNG纯度要达到车用天然气要求(CH4含量95%)时,低温分离所消耗的冷能约为77.2 k W。通过合理设计工艺可有效降低其能耗。  相似文献   
988.
为探讨城市污泥高温微好氧-厌氧两级消化耦合工艺(TAD-MAD)中CH_4产气情况,考察了不同污泥含固率条件下TADMAD工艺中的p H、总碱度、VSS去除率、挥发性脂肪酸(VFA)和沼气产量以及沼气中CH_4含量,并与中温厌氧消化工艺(MAD)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未调节污泥初始p H的条件下,在消化过程中污泥p H能维持在6.5~7.8之间,适宜甲烷菌生长。TAD-MAD工艺中高温微好氧消化2 d,VFA含量大幅度增加,最高为8 524.70 mg/L,有利于后续中温厌氧消化产甲烷。TAD-MAD工艺系统中累积单位VSS甲烷产气量和CH_4含量均高于MAD工艺。TAD-MAD工艺最佳进泥TSS为7.12%,污泥经过24 d的消化,VSS去除率能达到40%,而MAD的VSS去除率仅为35.12%。TAD-MAD工艺累积单位VSS甲烷产气量为116.56 m L/g VSS,超过MAD的85.72 m L/g VSS。且TAD-MAD工艺产甲烷持续时间较MAD工艺长,CH_4含量总体高于MAD工艺,表明TAD-MAD工艺在VSS去除、甲烷产气量和甲烷含量方面均优于MAD工艺。  相似文献   
989.
对普通活性污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预处理后富集Anammox菌。结果表明,硝化和反硝化预处理方式富集Anammox菌均耗时102 d。FISH技术分析表明,两者富集的微生物中均含Anammox菌。系统启动后(153~161 d),硝化和反硝化预处理方式的总氮平均负荷分别达到0.437 g/(g VSS·d)和0.309 g/(g VSS·d),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1.4%和34.3%。可见对同一活性污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预处理均可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过程,但硝化预处理更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  相似文献   
990.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快速发展,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而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水平明显滞后,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不安全的隐患。本文针对包头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及污泥泥质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包头市的实际情况确定污泥处理处置方法 --好氧堆肥工艺,同时对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管理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