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河岸植被土壤系统对面源污染的削减和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一定群落结构的河岸植被土壤系统内部具有较大的生物生存空间和相互作用区域,其间生物地球化学联合机制,可以减缓径流,捕获泥沙,截断或去除地表径流、壤中流或渗漏水及浅层地下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各种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受系统内部和外部条件影响,主要包括:污染负荷、系统宽度、植被类型、水文地质、土壤条件等因素。  相似文献   
72.
通过采用调查与统计年鉴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辽宁省电力行业CO2排放量,结果表明,辽宁省电力行业的CO2排放量为1.52亿t,占辽宁省CO2总排放量的43.80%。其中,大连电力行业的CO2排放量居辽宁省电力行业第1位,铁岭、抚顺和葫芦岛分别排在2、3、4位。并提出削减辽宁省电力行业CO2排放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
本文提出控制酸雨的关键是二氧化硫总量控制。以四面山、南山、缙云山森林生态为重点保护对象,建立了临界负荷。提出了分两步削减硫排放的方案,并进行了方案技术措施的投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4.
针对四川省在用车辆尾气污染情况开展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机动车尾气污染中约71.3%的CO、68.6%的HC、95.3%的NOx和99.2%的PM均来自于汽车尾气。同时分析得出简易瞬态工况法是在用车辆尾气排放控制的有效控制方法,有利于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经预测采用简易瞬态工况法以及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放标准后可使四川省在用点燃式轻型车尾气排放的CO削减约28.76%~50.48%,HC+NOx削减约1.53%~23.24%。  相似文献   
75.
基于1:25万河流水系和数字高程(DEM)数据制备了选取湖泊的流域边界,据其集成了流域社会经济数据,并据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中心提供的1990、1995、2000、2005年4个时段土地利用数据形成了流域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表征指标,选取了全国湖泊富营养化区域差异性调查课题获取的案例湖泊的水质数据,集成了中国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的面板数据集,研究了1990-2005年间中国湖泊营养状态的发展趋势与差异特征,探讨了湖泊富营养化的自然气候与社会经济影响机制,构建了中国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分析的计量模型,厘定了1990-2005年间影响湖泊营养状态变化的重要因素,测度了其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方向和作用强度。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15年人类活动强度对湖泊营养状态呈显著的正影响,其表征指标人均GDP与建设用地所占流域面积比均具有较强的显著性,而在人类扰动较小的情况下,湖泊的营养状态与湖泊补给系数成正比,与湖泊蓄容量成反比,补给系数较小且其他因素也相同时,水体营养状态应与流域土壤本底值相关;以林、草地的面积比重所测度的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发育程度与湖泊营养状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林地与草地生态系统对流域的氮、磷营养物的人湖量具有一定的削减作用,论文研究结果将为流域管理措施方案制订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6.
简要介绍了中铝山西分公司的建设与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其环境保护措施及排污达标和总量控制情况。同时解释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总量控制的概念。通过一、二期工程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和正在建设中的三期工程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措施,说明排污达标和总量控制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是促进中铝山西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以农业面源污染阻控为目标的河流生态缓冲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生态缓冲带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家已将河流生态缓冲带的构建与维护作为控制流域面源污染的关键措施.针对河流生态缓冲带的农业面源污染阻控功能,梳理了河流生态缓冲带的研究进展.基于河流生态缓冲带类型的划定,重点总结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阻控机制及影响阻控效果的主要因素、氮磷削减途径和缓冲带生态构建模式,并就植被...  相似文献   
78.
主要研究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过程中降水量,径流量,土壤蒸发量及渗滤液水量之间的水量关系,解决渗滤液产生量与处理过程中土壤蒸发量的平衡问题。采用模型实验方法模拟垃圾填埋场土壤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回灌条件下填埋场覆土层的水分饱和程度提高,土壤蒸发条件发生变化,土壤蒸发按蒸发进行,这甚至可能大于水面蒸发量。通过循环蒸发处理,垃圾滤渗液可以大量削减。  相似文献   
79.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地区工业重化特征明显,工业水污染排放贡献超过10%,大气污染物占比更超过70%。本文采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识别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对长江中下游城市群重点行业COD、氨氮、SO_2、NO_x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将排放强度拆分为末端削减、技术工业和产品结构三个指标,分析2012—2020年和2020—2030年两个时间段内,对污染排放强度降低贡献度最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末端削减和技术工艺对污染排放强度降低影响大,贡献值之和约为90%,两者分别代表末端处理技术对污染排放的削减程度,以及高附加值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产生水平;COD、SO_2和氨氮的排放强度由末端削减和技术工艺共同作用,NO_x的排放强度较高且未来末端削减水平进步小,未来需要重视该污染物的减排和治理。  相似文献   
80.
利用生物毒性测试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是目前风险评价中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大型溞(Daphina magna)为受试生物,对某石化厂废水的处理流程中5个主要单元出水的急性毒性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其急性毒性与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同时,为了解不同处理单元毒性去除效果及主要毒性来源,结合毒性鉴别评价(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技术对各阶段出水的毒性削减及其主要致毒物质类别进行了分析。毒性测试结果表明,该废水处理厂对石化废水的毒性去除效果比较显著,其中进水对明亮发光杆菌、斜生栅藻和大型溞分别表现为中毒、高毒和剧毒,最终处理后出水的毒性分别为无急性毒、中毒和微毒,对毒性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6.4%、74.3%和99.5%。TIE结果表明,石化废水中的主要致毒物质是非极性有机物和可滤型物质。本研究结果为石化废水的综合生物毒性评价提供了研究基础,为探讨废水生物毒性的去除提供了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