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518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12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组合工艺,通过构建共基质体系对水洗碳氢溶剂废气的废水(简称水洗废水)进行处理研究,探讨了共基质体系可行性,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硝化液回流比(R,%)、COD和氨氮质量比(C/N)、pH等对水洗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基质体系对去除水洗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效果显著。水洗废水占总废水的体积分数≤60%时共代谢效果最佳,COD平均去除率高于84%,氮污染物的去除受该体系影响小。(2)HRT=12h时碳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COD平均去除率为89.40%。较长的HRT利于脱氮,HRT=24h时氨氮平均去除率达98%,平均出水氨氮为0.87mg/L。R=300%(体积分数)时碳氮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优。(3)C/N=10时组合装置对废水的脱氮除碳性能最好,COD、总有机碳(TOC)、氨氮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3%、93.11%、95.94%和77.29%。除碳最适pH为6.7,脱氮偏好碱性环境(pH=8.6)。  相似文献   
102.
103.
苗期玉米根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齐健  宋凤斌  刘胜群 《生态环境》2006,15(6):1264-1268
采用人工控制水分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苗期玉米(ZeamaysL.)根系和叶片的生理指标,用以明确苗期玉米根系和叶片对干旱的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中度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玉米根系和叶片均表现出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各具特点。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使玉米根系和地上部的生物量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片光合面积减小,根冠比增大。干旱胁迫使玉米根系比表面积增大,根系氧化活力和还原活力增强。干旱胁迫导致玉米叶片的光合功能降低,初始荧光升高,初始光系统Ⅱ(PS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潜在活性、潜在光合作用活力均受到抑制。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和根系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根系和叶片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4.
城市街道常绿灌木植物叶片滞尘能力及滞尘颗粒物形态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王赞红  李纪标 《生态环境》2006,15(2):327-330
城市园林植被中街道常绿灌木受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和道路扬尘等多重污染影响,其叶片生长高度恰好接近人体呼吸带,叶片受污染程度可反映人体污染暴露水平,是良好的环境质量代用指标。对于北方城市环境而言,常绿植被叶片的滞尘效应尤其重要。作者选择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的石家庄市为代表,对北方地区园林常用灌木植物大叶黄杨叶片的滞尘效应进行了研究。在石市4条主交通干道两旁样点首先对选定的大叶黄杨叶片进行冲洗,5日后取回载尘叶片进行滞尘量测量,重复进行5次,获得5个周期内叶片滞尘量数据;并对叶片表面滞尘颗粒物形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晴朗微风天气条件下,大叶黄杨叶片平均滞尘量为0.8614g·m-2·d-1,单叶最大饱和滞尘量为11.6197g·m-2,累积达到叶片饱和滞尘量的时间是15日。大叶黄杨叶片滞尘量大于同时期环境监测的大气降尘量,差额来自机动车排放和道路扬尘影响,这种影响约占叶片全部滞尘量的34.7%。大叶黄杨叶片表面滞尘为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深度清洗后叶片表面仍滞留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物,说明大叶黄杨叶片可以固定有害悬浮颗粒物并使之从大气环境中清除。本研究表明大叶黄杨强滞尘能力是城市近地面层环境中清除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5.
稻田土壤对铵的矿物固定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定量评价土壤对铵的矿物固定作用在土壤对肥料氮的保持作用中的相对贡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和分析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几种主要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对添加铵的矿物固定作用及其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结果表明:土壤对外源铵的矿物固定是土壤重要的保氮机制之一,但不同土壤对保氮作用的相对贡献大小不一,以河沙泥的固铵作用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最大,固铵量占总保氮量的51.5%,红黄泥最低,固铵量仅占总保氮量的17.1%,其余五种土壤的固铵作用对土壤保氮作用的贡献大小顺序依次是黄泥田(43.7%)、湖潮泥(35.5%)、紫泥田(35.4%)、灰泥田(25.0%)、麻沙泥(20.8%)。  相似文献   
106.
惠州绿化乔木叶片及其叶面降尘对大气SO2污染的生物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采样及碱片挂片法同步监测广东省惠州市大气SO2体积分数,用ICP-AES测定了惠州市不同功能区的2种主要绿化树种大叶榕(Ficus virens Ait var.sublanceolata(Miq.) Corner)、紫荆(Bauhinia blakeana)叶片及其叶面降尘的硫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植物叶片和降尘的硫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其综合污染指数(PI)以商业交通区、工业区、居住区、清洁区的趋势递减。叶片中硫的质量分数随春、夏、秋季而增长,季节差异显著。植物叶片、降尘中硫质量分数随交通流量的减少而降低。叶片和叶面降尘中硫的质量分数与大气硫酸盐化速率三者显著相关,大叶榕和紫荆与降尘协同生物监测大气SO2的二元数学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5和R=0.990,明显优于植物与硫酸盐化速率监测SO2的常规一元数学模型。表明大叶榕、紫荆叶片及其叶面降尘均可作为城市区域大气SO2污染的有效指示剂,叶片的长期效益和季节效益显著,降尘则短期效益显著;两者协同监测,可靠性和灵敏度更高,应用前景广阔,可为地方和区域环境监测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冬季菹草对悬浮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冬季沉水植物菹草构建由浅水到深水的串联系统,含沙水依次流经浅水区和深水区,测定各级菹草对水体悬浮泥沙含量和沉降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菹草系统可以降低水体中悬浮泥沙含量,并随水力停留时间延长而降低程度加大.各运行条件下,菹草系统悬浮泥沙平均沉降量65.7 g·m-2,比对照组高39.4%.菹草表面泥沙的吸附是一个"吸附-沉降-再吸附" 的动态过程,吸附量为3.26~5.69 g·kg-1.菹草对冬季水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修复受污染河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行开发的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 (SCBR)进行了修复受污染河水的试验 ,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对CODCr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在水温为 15~ 2 0℃ ,进水CODCr为 70~ 10 0mg/L ,进水氨氮为 8~ 2 0mg/L的条件下 ,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采用 1 0h时 ,SCBR反应器可以有效去除河水中的CODCr和氨氮 ,其中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 5 6 9% ,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 76 0 % .  相似文献   
109.
110.
渗滤液回灌设计中一些参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填埋场中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作用 ,建立了描述回灌条件下填埋场内渗滤液迁移规律的数值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回灌设计中的一些技术参数 (如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及配水次数等 )对回灌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 ,以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