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49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Although 1,1-dichloro-2,2-bis(p-chlorophenyl)-ethylene (p,p′-DDE), the major and most persistent metabolite of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 was continually detected in wild fishes that showed abnormal gonad development such as intersex,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mpact of p,p′-DDE exposure on gonad development in fishes. To survey the effects of p,p′-DDE on gonadal development and gene expressions, male juvenile (20-d post hatch) Japanese medaka (Oryzias latipes) was exposed to 1, 5, 20, and 100 μg/L p,p′-DDE for two months. Increased hepatosomatic index (HSI) and decreased gonadosomatic index (GSI) were found in the p,p′-DDE-treated groups. Intersex was found in 100 μg/L p,p′-DDE exposure group, as well as 100 ng/L 17α-ethynylestradiol (EE2) group.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it was found that gene expressions of vitellogenins (VTG-1, VTG-2), choriogenins (CHG-H, CHG-L), and estrogen receptor α (ER-α) in the liver of the fish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by p,p′-DDE exposure. VTG-1 and VTG- 2 were recommended as the preferred biomarker for assessing anti-androgenic p,p′-DDE because they were the highest up-regulated among the genes and showed goo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The up-regulated ER-α suggested that a potential synergetic effect would occur when p,p′-DDE coexists with other ER-α-binding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相似文献   
62.
二噁英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新辉  谢群慧  胡芹  赵斌 《环境化学》2011,30(1):200-210
二噁英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引起氯痤疮、诱发肿瘤、导致畸形、内分泌干扰、免疫毒性和肝毒性等等.本文着重总结了在二噁英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面最近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二噁英可以从多方面干扰免疫系统的功能,它可以影响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超敏反应、自身免疫以及影响免疫细胞本身的活性,同时...  相似文献   
63.
孙燕 《劳动保护》2011,(11):112-113
生物危害是指一个或其中部分具有直接或潜在危害的传染因子,通过直接传染或者破坏周围环境间接危害人、动物以及植物的正常发育过程。生物危害的来源主要有4个方面,即:人和动物、植物的各种致病微生物的危害(紧急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64.
吕琳  董梦琦  秦占芬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0):4864-4871
为全面认识低剂量BPA(双酚A)对哺乳动物神经发育的影响,本文从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 3个数据库中获取了国内外关于低剂量BPA影响哺乳动物神经发育的研究报道,并使用toxR工具对其可信度进行评估,最终筛选获得26项相关研究;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工作网站上获取最新BPA毒性报告1篇.通过比较分析这些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报道低剂量BPA暴露导致哺乳动物神经行为、特定脑区内组织学结构和细胞特征、神经递质和激素稳态、脑中关键基因表达以及表观遗传特征发生改变.但是,就导致的神经行为的改变而言,一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有诸多矛盾之处.这些不一致的结果可能与动物实验设计的差异有关,其中神经行为测试的质量控制和统计方法中统计单元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总之,从目前的文献来看,低剂量BPA对哺乳动物神经发育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65.
预测不同水动力环境下岩溶覆盖层土洞发育规模和极限规模尺寸对于评价覆盖层稳定性意义重大.以武汉市烽火村覆盖型岩溶塌陷为实例,利用弹塑性理论和变饱和渗流理论建立了渗流-应力单向耦合控制方程,结合土洞剥蚀判据提出覆盖型岩溶塌陷动态演化数值模型,并以此模型预测在不同孔隙水位与岩溶水位之差△H水动力环境下覆盖层中潜在土洞的发育规...  相似文献   
66.
小分子有机酸对蛇纹岩发育土壤Ni、Co的活化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草酸、苹果酸对蛇纹岩发育土壤镍(Ni)、钴(Co)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10mmol/L)时,3种有机酸对土壤中的Ni、Co活化效果均较差.柠檬酸对元江、墨江土壤Ni的最大活化比例分别为9.1%、12.9%,远大于其他2种有机酸(P<0.05).各有机酸活化能力的大小为柠檬酸>草酸>苹果酸,同时Ni、Co活化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基于结合率与Ni、Co活化量的考虑,在蛇纹岩发育土壤的化学修复或螯合诱导植物修复中,10~30mmol/L的有机酸是较为适合的浓度.草酸在50mmol/L时,对Ni、Co的活化效果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7.
涠洲岛珊瑚礁分布特征与环境保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年来对涠洲岛珊瑚礁所观测的资料,初步研究了该岛珊瑚的种群结构及其分布特征,以及珊瑚礁的形成及发育过程,并提出了涠洲岛珊瑚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8.
浪卡子至洛朴公路是西藏山南地区环线公路的西段,全长120 km。由于公路位于高寒、新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特殊的地质背景、气候因素和鹅理环境,为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坍岸(水毁)等,各类地质灾害影响公路总长7 248m,其中泥石流42条,滑坡l处,坍岸(水毁)12处。各类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危害,针片这些地质灾害发育的特点,结合当地的环境和公路的等级要求,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9.
为探究环境剂量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TDCIPP)多代暴露对生物体的影响,选取斑马鱼为模型,研究了斑马鱼暴露于0、3、30和300 ng·L~(-1)TDCIPP至3代后,对每一代子代5 dpf仔鱼神经发育的毒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0代暴露于300ng·L~(-1)TDCIPP 120 d后所产F1代仔鱼的孵化率显著性下降,存活率显著性降低;但对F2代和F3代仔鱼的这些终点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运动行为结果表明,F0代暴露于3和300 ng·L~(-1)TDCIPP 120 d会导致F1代仔鱼在光暗周期刺激下的游泳速度受到抑制,并伴随着神经元发育基因(ngn1)以及轴突生长标志基因(α1-tubulin、netrin1b和zn5)的显著性上调,相关性分析表明,游泳速度的抑制与ngn1、α1-tubulin和zn5这3个基因的表达显著相关。但对F2代仔鱼,仅300 ng·L~(-1)TDCIPP导致其游泳速度在黑暗刺激下显著性下降,且导致神经发育和再生相关基因(elavl3、gap43、gfap和shha)表达量显著性下降,但游泳速度的下降与基因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继续暴露至F3代仔鱼时,TDCIPP暴露对运动行为不再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环境剂量TDCIPP多代暴露对子代仔鱼具有神经发育毒性,表现为运动行为受损和神经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但毒性效应随着暴露代数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并探究漂流性鱼卵空间分布特征,于2018~2019年5~7月在长江中游宜昌江段进行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同时对采集到的漂流性鱼卵进行空间分布差异性分析.结果 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15 963粒,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漂流性鱼卵24种,隶属于1目3科,鱼卵优势种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占总量的32.94%,其次是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分别占30.80%、12.65%.2018年和2019年平均鱼卵密度分别为5.61±9.72ind./100 m3,9.80±16.09 ind./100 m3,不同种类鱼卵主要出现的时间也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宜昌江段鱼卵密度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5),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江心(2018年为7.54±20.04ind./100m3, 2019年为13.15±25.49 ind./100 m3)>南岸(2018年为6.20±7.92 ind./100 m3,2019年为9.25±14.12 ind./100 m3)>北岸(2018年为3.07±4.71 ind./100 m3,2019年为7.00±11.65 ind./100 m3),垂直分布特征表现为中下层高于表层.该研究中获取的鱼卵在河流中的分布特征可为宜昌产卵场定位和产卵规模估算等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