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24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25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针对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过程中,系统安全特性和各预警因素所存在的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将理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和非对称贴近度的系统安全预警评估方法。在建立系统安全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基于模糊理论确定预警指标权重的可行性,给出系统预警指标赋权算法;其次,建立基于模糊非对称贴近度确定系统安全等级的过程,第三,给出系统安全预警评估的具体计算步骤;最后,以人为因素系统的安全预警评估为例进行方法的实例验证。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所确定的系统预警指标权重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能有效解决系统安全预警评估中存在的模糊不确定性问题,系统预警决策结果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2.
为合理地体现主、客观风险因素对输气站场安全状况的影响,综合运用AHP和权法在确定权重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尊重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削弱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针对输气站场设施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分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特点,以工艺流程单元为大致框架,并兼顾设施共性风险因素,将输气站场划分为了清管器收发区、计量区、压气区、阀组区、安全仪表系统区等10大风险区块,并重点关注各区块内关键设备在运行期间的风险因素,最终建立起了10大区块62小项的输气站场两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过程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和Excel辅助计算,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同时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3.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的高速公路路段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道路安全评价中信息屏蔽和主观性问题,利用模糊物元理论和权理论对高速公路安全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考虑影响道路安全水平多种因素基础上,构建了道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定量分析为主,将模糊物元、隶属函数及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高速公路安全水平综合评价模型。以信息理论为基础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将模型应用在新疆高速公路不同路段安全评价中,并与其它综合评价模型比较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用性强,计算过程简单,在道路安全评价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湿地重要性评估是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有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湿地功能要素的识别是科学、客观地评估湿地的保护价值及其重要性的前提条件,同时是识别湿地保护地空缺,加强湿地保护规划的重要基础.结合安徽省湿地特点,采用权法从湿地的必要性、稀有性、及其调节功能、资源功能等9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了安徽省湿地重要性评估指标体系,对安徽省湿地斑块进行生态保护价值重要性评估,并根据自然断裂法,将安徽省湿地划分为极重要、高度重要、较重要和一般重要湿地,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湿地重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安徽省湿地重要性评估分值在0.9741~6.5588之间,其中极重要湿地(4.0271~6.5588)居多,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流域,面积约50.30万hm2,占研究区域湿地面积的48.29%,高度重要湿地(2.4049~4.0270)约13.25万hm2,较重要湿地(1.4351~2.4048)面积约18.17万hm2,一般重要湿地(0.9741~1.4350)约22.40万hm2,零星分布于全省;湿地鸟类资源、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水资源、水质以及湿地的自然性等是安徽省湿地重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结果为安徽省湿地的保护价值定位、优先建立建设和等级划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由于人因失误是引发危险品集装箱堆场事故的主要原因,特别以成功似然指数法为框架研究了危险品集装箱堆场人因失误概率的量化方法。考虑了影响因子的主观特性,重点结合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对成功似然指数法进行修正,确定了培养与组织管理、同时出现的目标数量等6项行为形成因子。通过建立权法、模糊集合理论与专家判断的融合实现人因失误概率的计算。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但可将测算精度控制在有效区间(0,0.059 5),而且相较其他方法将危险系数降低了6.97%。针对危险品集装箱堆场管理这类高危行业,较高的人因失误率有利于风险辨识和风险预防。  相似文献   
66.
应急预案制定后的实施对于事故发生后预案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应急预案实施过程的风险水平进行度量。以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理论与AHP-联系耦合方法开展风险评估。以应急预案实施过程风险水平为目标层,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落实、应急演习训练、应急预案的实用性检验、应急预案电子化、事故回顾等过程要素作为策略层,实施方法科学高效、调动工作者积极的态度、领导的重视和能力、设备的完整性作为方案层,形成应急预案实施过程风险评估三级模型;运用联系表征风险标准与应急预案实施过程风险水平这2个集对之间的关联性,在AHP结构模型和权重分配的基础上计算加权并得到目标层的总联系,对比标准区间得到应急预案实施过程的整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采用AHP-联系度量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结构性和准确性,比传统直接加权的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7.
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流域干旱损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出旱限水位的概念,并开展水库抗旱调度,降低干旱影响程度。旱限水位是水库低水位运行的控制性水位,其合理设置对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意义重大,而水文气象特征在年内的阶段性变化要求基于旱限水位的水库管理应适应其变化特征。此次研究提出水库抗旱调度分期的确定方法,采用核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指标的非线性特征,结合权法赋予指标权重后利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对干旱的年内阶段性变化进行划分。以黄河流域刘家峡和小浪底水库为例,分期结果刘家峡水库分3期为:7月至9月,10月至3月,4月至6月;小浪底水库分3期为:7月至10月,11月至3月,4月至6月。  相似文献   
68.
为提高基层地震科普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精准性,根据“环境-投入-产出-效果”的评价框架,建立涵盖保障能力、队伍能力、设施能力、产出能力、活动能力5类26项指标的基层地震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用AHP-权法计算指标的组合权重;以天津为例进行验证,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于开展定量化的区域基层地震科普能力评价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天津市基层地震科普在硬件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但整体能力依然偏弱,16个区平均得分仅为0.344 8;发展不平衡、软实力不足是制约当前发展最重要的2个因素;提出相关的工作建议可为优化基层科普工作布局、提高工作实效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9.
福州市城市化进程与大气污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选取福州市1996—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将大气污染物浓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城市化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设定二次曲线模型和三次曲线模型,通过比较PM10、SO2、NO2浓度与城市化水平的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模型的回归拟合效果,得出福州市大气污染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6—2012年,福州市城市化水平平稳上升,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的污染物类型具有不同的演化规律。PM10、SO2与城市化水平呈"倒N型"的曲线关系;NO2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由于研究的时间序列较短,因而研究结果可能只是真实曲线的一部分,福州市的大气污染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从田园综合体概念出发,量化评价乡镇田园综合体建设能力,为农地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该研究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构建了涵盖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以镇级尺度,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TOPSIS、障碍度模型等探析田园综合体建设能力及其阻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炼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结果表明:(1)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建设能力空间差异显著;(2)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现代农业等3个维度对田园综合体建设作用程度和方向不一;(3)影响各乡镇田园综合体建设能力主要障碍因子互有差异,各因子间具复合制约功效;(4)研究针对东部慢城生态区、中南部环湖湿地区、西部水乡圩网区、中北部中心老城区的土地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