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753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36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1413篇
基础理论   334篇
污染及防治   183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实验研究发现,在碱性环境中臭氧破解污泥的效果下降;将污泥pH调至11,24 h后,MLSS减少率=38.3%、MLVSS减少率=45.1%;通入臭氧18 min后,MLSS减少率=18.3%、MLVSS减少率=27.2%;污泥减量过程中pH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2.
本文叙述了有组织废气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该法用碱性滤膜捕集氟化物,使现场操作大为简化,并使精密度和准确度都比溶液吸收法有较大改善。本文给出了方法的研究结果,最后给出方法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73.
生态条件和瘤胃菌丛密度与纤维分解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行设计装配的人工模拟瘤胃发酵装置内,用90523-1瘤胃菌丛进行瘤胃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的分解与瘤胃细菌的密度及其类群变化有着密切关系,都受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在发酵温度40℃,搅拌速度为60~70r/min的条件下搅动20min/h,C/N为10:1的生态条件环境中的细菌密度和纤维素分解率都高于相同生态条件的其它梯度组。  相似文献   
74.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5):16-16
常引起急性腹泻的细菌多数要经100℃高温作用1~3min或80屯加热10min才能死亡,加热温度如果是56℃,加热30min后,这些细菌仍可存活。所以,吃饭前用开水烫碗.只能杀死极少数微生物,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致病性微生物。  相似文献   
7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松花蛋放到冰箱中保存,甚至冷冻起来,以为这样可以长期储存不变质。实际恰恰相反,松花蛋是碱性物质凝成的胶状体,含水分7%左右,经冷冻后。水分会逐渐结冰。将松花蛋拿来吃时.冰会逐渐融化,其胶状体就变成蜂窝状,不仅改变了松花蛋原有的风味、降低了食用价值.而且低温会使松花蛋色泽变黄,并变成变硬。  相似文献   
76.
通过构建好氧降解微环境,分析环境浓度下的芘(12.09mg/kg)对土壤酶活性,氮转化全过程以及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影响.结果发现,芘仅在降解第1d显著促进了脲酶活性,而在降解最初和后期均显著刺激了脱氢酶活性.从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可知,由于氨氧化菌(Nitrososphaeraceae)相对丰度的变化,导致花在处理前期对其介导的好氧氨氧化,硝化功能表现为促进作用,在后期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于固氮细菌(Bradyrhizobium,Mesorhizobium和Ensifer),尿素分解细菌(Roseomonas)以及硝酸盐还原细菌(Opitutus)则作用相反.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相关功能预测的变化不同,功能基因定量分析表明,芘虽在培养初期对固氮基因nifH表现为抑制作用,但nifH的丰度呈增长趋势.结合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过程中关键酶活性及编码基因的变化,芘在培养前期未促进氨氧化过程,但在15d后明显抑制了土壤氨氧化和反硝化过程,其中对氨氧化过程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阐明了芘对土壤微生物氮转化过程的影响特征,为了解芘的环境风险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7.
1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DK1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某反应器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细菌,命名为DK1,并对该菌进行脱氮特性研究.在以葡萄糖为碳源,C/N量比为5时,分别以NaNO_3和NaNO_2为氮源,二者的好氧反硝化速率为4.09 mg·(L·h)-1和4.43mg·(L·h)~(-1).以二者同时为氮源脱氮率为100%;此外,菌株DK1具有异养硝化性能,NH_4~+-N平均去除速率为2.32mg·(L·h)-1.缺氧时以NO_2~--N为氮源菌株DK1可将一系列梯度浓度NO_2~--N(约100~300 mg·L-1)在36 h内降为0.当NO_3~--N和NO_2~--N同时存在时,菌株DK1会优先利用NO_3~--N进行反硝化.同时该菌株还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性能,可同时去除NH_4~+-N、NO_2~--N或NH_4~+-N、NO_3~--N,30 h内脱氮率分别达95.06%和94.69%.相同时间内在NH_4~+-N、NO_2~--N和NO_3~--N三者均存在时,脱氮效果最佳,达100%.菌株DK1的高效SND及反硝化性能表明其在处理含氮废水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植物浮床有机物去除能力和根表细菌群落组成特点,选择香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根系诱导扩增,构建根系覆盖度(遮光率)分别为50%、70%和90%的香蒲浮床系统,并对其CODCr去除能力及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个覆盖度系统的根系体积分别达到1.74、3.48、4.30 L/m2.经过适应驯化,3个系统都可以有效地对人工模拟生活污水有机物进行去除,CODCr的单位面积负荷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8.28、8.78、13.46 g/(m2·d);系统根系体积增加或加入一定体积的软性纤维填料都可以提高有机物去除能力.基于各系统根系和填料表面微生物样品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根系与填料表面细菌多样性及组成都有较大差异,根系细菌丰度及多样性均小于填料.但在门水平上,根系和填料表面细菌优势类群相同,前2个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根系表面细菌群落优势菌种类(OTUs)较单一,各系统根表微生物仅由1~3个相对丰度在10%以上种类构成了优势种群,并且根系和填料优势种类具有较大的不同.根系优势种类为Enterobacter、Acinetobacter、Clostridium属,代表序列OTUs2、OTUs4、和OTUs8,分别与Enterobacter ludwigii、Acinetobacter soli、Clostridium diolis有着100%的匹配度;填料优势种为Bacillus、Pseudomonas属,代表序列OTUs3和OTUs11分别与Bacillus funiculus NAF001、Pseudomonas argentinensis具有非常高的相似度.研究显示,根系经过诱导扩增的植物浮床系统对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与常规颗粒填料人工湿地相当,但根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低,优势菌较单一,抗冲击负荷潜在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同步脱氮除磷系统中出现的WG(白色好氧颗粒污泥)外形特点及微生物群落特征,探究其成因,利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系统中的WG与YG(黄色好氧颗粒污泥)的微观形态,并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两种好氧颗粒污泥中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WG结构疏松外形不规则,颗粒表面分布大量杆菌;而YG饱满紧实轮廓清晰,颗粒表面分布大量球菌.WG与YG的细菌群落组成相似,但真菌组成差异较大.与YG相比,WG具有更高的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WG和YG中的细菌优势门,其在WG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68.85%和26.61%,在YG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2.52%和12.30%.Candidatus competibacter、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和Chiayiivirga为WG中的优势属,相对丰度分别为22.13%、8.95%和7.37%;Candidatus competibacter、Chiayiivirga和Xanthomonas为YG中的优势属,相对丰度分别为47.94%、6.95%和7.06%.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Rozellomycota分别为WG与YG中真菌优势门,其在两个样品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0.10%和81.77%.在属水平,WG中存在大量青霉属(Penicillium)和假丝酵母属(Candida)等丝状真菌,为WG的形成提供了框架.研究显示,当YG破碎成为小菌胶团后,附着在真菌框架上,造成了WG的快速形成,同时WG中Candidatus competibacter的相对丰度较低,使其外形疏松、透光性较好,呈现出白色.   相似文献   
80.
碱性高炉矿渣和多孔混凝土都有良好的净水性能,将碱性高炉矿渣作为掺合料制成掺高炉矿渣多孔混凝土(BSPC),对其处理模拟酸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BSPC处理后,进水p H由2~3变成8.5~9.1。与普通多孔混凝土相比,添加高炉矿渣的混凝土对酸性水浊度、CODcr、TP和Cd的平均去除率依次提高了6.2%,8.8%,5.2%和4.5%,分别达到74.3%,74.5%,91.7%和86.5%。同时,BSPC孔隙率在处理酸性水前后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较小,为6.2%,不影响BSPC对酸性水的处理。实验最后对混凝土表面白色絮状物进行了红外和XRD表征,初步分析其中含有CaCO_3、SiO_2和水化硅酸钙(C-S-H)等无机物,初步判定来源于BSPC的溶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