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6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548篇
安全科学   36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1345篇
基础理论   600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75篇
灾害及防治   15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自从18世纪以来,科学家就对电磁场(EMFs)和各种生命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场,其中微波是电磁波谱重要的组成部分.微波本质是一种频率在300MHz至300GHz之间电磁波,相应的波长区域为1m至1mm.它具有波动性、高频性、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四大基本特性.微波不仅能够穿透到生物组织内部,使偶极分子和蛋白质的极性侧链以极高的频率振荡,增加分子的运动,并可导致热量的产生,而且能够对氢键、疏水键和范德瓦尔斯键产生作用,使其重新分配,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构象与活性.微波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由于极其缺少有关微波和生物体系相互作用机理的信息,确定和评价微波的生物效应又很复杂,因此,在物理和工程学界一直对微波的生物效应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62.
某工会大楼爆破拆除地震效应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某工会大楼定向爆破拆除的地震监测结果,对地震波形在时域、频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爆破网络的分段微差效果较好,爆破产生的震动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对建(构)筑物产生影响及破坏,用于降震措施的减震沟和土垛的减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3.
环境政策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环境政策作用机制是环境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和核心,准确理解环境政策作用的背景、成因、过程、作用机制、效应动态、演变规律等;全面而深刻地环境政策副作用和变形的生成-演变规律,了解政策副作用形成机制、传导机制、积累发展机制、作用机制、研究政策变形对环境政策适应性和效率的影响才可能准确预测环境政策所引发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而对环境政策的反馈影响和反馈作用,才可能准确有效地设计开发政策工具和调控机制,有铲地进行环境政策调控,提高环境政策的预见性、准确性、操作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64.
安全生产是一项涉及人、机、环境与管理等诸多要素,涉及政治、经济、技术、管理、社会等学科内容的复杂工作.近年来一些地方、行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状况,引起了人们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性问题的关注.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性实际是指安全生产各相关主体的效能正常发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效力正常到位、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的效应正常体现,最终使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得到正常的保障.从另一角度说,人们对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性问题的关注,实际上是对安全产工作失效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65.
气候变化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未来拥有更多碳减排空间和先进碳技术的国家将在全球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气候变化政策的主要推动者欧盟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等三方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权与话语权争夺将更加激烈。欧美推动的碳关税政策已成为大国气候博弈的有力工具,如何在大国气候博弈中破局成为中国制定气候战略和减碳政策的重点。该研究利用全球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欧盟和美国对进口产品施加碳关税政策进行大国气候博弈为假设,设定八种可能情景,对中国受到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欧美推动的碳关税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福利出现损失,同时对碳密集型商品出口有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对整体减排影响较为微弱。(2)欧美的碳关税政策对于欧美自身的碳减排效果并不明显,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行为。(3)中国出口退税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碳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国的碳排放。(4)中国政府需谨慎对待对进口商品施加碳关税的反制措施,其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建议中国采取出口退税政策主动缓解碳关税带来的...  相似文献   
66.
杭东 《防灾博览》2014,(1):68-71
正地铁就像是交通工具里面最可爱的精灵,穿梭于每一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地铁以快捷、准时、方便、便宜的特点,深受出行者的青睐。正是越来越多的人出行都首选地铁,它在缓解城市地面交通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城市地铁乘客拥堵。为此,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让拥挤的地铁重现它服务于人类的初衷。  相似文献   
67.
为耦合使用冲击爆轰计算工具箱SD_Toolbox和化学动力学开源代码Cantera计算混合气体爆轰问题,开展了气体ZND爆轰结构参数计算与分析,同时给出了SD_Toolbox和Cantera应用于惰性气体阻尼效应研究的一个应用实例。在介绍了使用SD_Toolbox和Cantera进行气体ZND爆轰计算的基本方法后,以H_2/空气混合物CJ爆轰和H_2/空气混合物过爆轰为例,计算了其ZND的两个特征尺寸,并得到了爆轰产物压力、密度及主要产物成分百分比的计算结果,经与文献结果对比证明了本文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将SD_Toolbox和Cantera耦合计算应用到一个实例,即进行惰性气体对爆轰反应进程阻尼效应的研究,并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8.
通过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本文分别采用1993-2010年和1991-2010年数据对两类国家重点工程的国家投资带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京津工程中,国家投资而非社会投资对造林种草的促进作用显著,但两者挤出效应都不显著;在三北工程中,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对造林种草的促进作用都很显著,挤入效应也很显著;并且,两类重点工程均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因此,相对于京津工程而言,三北工程的财政投入带动效应更强,其国家投资应该大大增加。并且,两类重点工程都应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强化相关政府政策的激励力度,以实现边际收益递增和增强财政投入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69.
目前,中国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峻,由大气污染所导致的公共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日益突出,探询污染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是制定治理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PM10进行研究,特别探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本地与异地之间PM10交互影响的问题及产业结构影响。首先,分析全局空间相关性,发现地区间PM10存在着空间自相关,且逐年增强;其次分析局域相关性,发现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高-高类型的集聚,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9个省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低-低类型的集聚,主要集中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以及云南等5个省份。虽出现个别年份的波动,但从长期看,各集聚区均处于较稳定状态;第三,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PM10进行比较全面的模型数据分析,包括经济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气候等因素对PM10的影响,以较为新颖的视角刻画PM10的形成,发现地区间PM10的交互影响存在着"负效应",分析表明这种"负效应"具有短期性,而且"负效应"与"溢出效应"可能存在联系。此外,重点分析工业中对PM10贡献较大的典型行业,以及以典型行业为代表的工业结构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PM10的影响特点,与劣质煤进口量逐年增大的事实相结合,阐述了降低PM10的困难所在。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论证影响不同地区PM10的主导因素,空间因素对PM10的影响,长期看在部分地区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降低PM10的不可行性;论证中,以北京地区为主要分析案例,发现交通拥堵程度以及空间因素是其出现高雾霾的重要原因。根治雾霾,区域间的联合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0.
为考察ZnO NPs粒径效应对人工湿地运行性能的影响,在进水COD约为216.00 mg·L-1、总氮约为11.10 mg·L-1和总磷约为3.84 mg·L-1的条件下连续运行126 d,对暴露于不同粒径ZnO NPs(10.00mg·L-1)的人工湿地脱氮除磷性能、填料渗透系数、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产量和特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未投加ZnONPs)相比,进水中投加15、50和90nm ZnO NPs后,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下降了8.73%、7.55%和6.97%;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下降了21.96%和10.95%、17.75%和10.00%以及15.34%和3.78%.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ZnO NPs粒径越小,对硝化菌属Thauera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投加Zn ONPs后,其释放的Zn2+会与水中磷酸盐结合生成磷酸锌等不溶物,同时会增加异养硝化菌Acinetobacter的相对丰度,从而导致总磷的去除率比对照组提高了42.49%~56.38%.此外,与对照组(97.18 mg·g-1)相比,投加15、50和90 nm的ZnO NPs后EPS的产量分别增加到212.97、156.30和128.53 mg·g-1.EPS分泌量的增大,导致填料渗透系数快速降低,在运行83 d后分别下降了71.17%、67.83%和37.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