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386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141篇
环保管理   148篇
综合类   1012篇
基础理论   181篇
污染及防治   214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选取云南者海典型铅锌矿区周边冶炼区(A)、粮食主产区(B)、保护区(C)三个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三个区域内林地(LD)和耕地(GD)土壤pH、总碳(TC)、总氮(TN)、总磷(TP)和5种重金属(Hg、Cd、Pb、Zn、Cu)含量,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系统熵值与重金属生物毒性改进灰色聚类评价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B、C三区土壤的5种重金属均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且含量A区 > B区 > C区,所有土壤样品Hg、Cd、Pb、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7.24、1.53、1 794、2 892、210 mg/kg;LD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GD。研究区土壤pH总体呈弱酸性,但A区土壤受矿业活动影响呈弱碱性。TC、TN含量和C/N值均表现出LD大于GD,但TP含量表现为GD显著大于LD (P<0.05)。CCA分析表明LD和GD土壤pH与Cd和Cu呈负相关,与Zn和Pb呈正相关,且pH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最大;TC、TP与重金属Cd和Cu在LD土壤中呈正相关,在GD土壤中呈负相关。改进灰色聚类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均表现为LD大于GD;A区污染最严重且均呈重度污染,B区次之,C区污染程度最轻。经比较本文改进的灰色聚类评价法在准确性和灵敏度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的智能监测能力,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环境监测和诊断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环保大数据关联特征挖掘的环境保护智能监测与诊断技术。构建环境监测的约束参量模型,以土壤监测数据、空间污染排放量以及水资源监测数据为原始统计数据,采用关联规则特征提取方法进行环保大数据的有用信息挖掘,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现对环保大数据的分类处理,根据分类结果进行环保监测和智能诊断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环保大数据挖掘的准确性较好,对各种污染信息的分类精度较高,提高了环保监测和诊断的有效性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废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中的水样预处理操作繁琐,实验耗时长,且萃取时使用易挥发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二氯甲烷。另一种常见的测定方法还原-偶氮分光光度法,而染料、印染制革等工业废水的颜色较深,对测定造成干扰,通常通过蒸馏预处理消除水样颜色带来的干扰,而在蒸馏过程中因硝基苯类沸点较高不能将水样中的硝基苯类化合物全部蒸出,导致检测结果偏低。提出了一种经聚己内酰胺脱色,简单又快捷地消除水样中颜色的干扰,又避免了硝基苯类化合物蒸馏不完全的问题,再利用还原-偶氮分光光度法准确测定废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灰色聚类法把湖泊系统当作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将灰色聚类理论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中,以广州市荔湾湖为例,建立不同的聚类指标所拥有的隶属函数,确定聚类权重值,求得最大聚类系数及聚类结果,得出用灰色聚类法进行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既能体现水质等级界线的模糊性,又能充分利用信息,避免了模糊数学法的不合理之处。因而,灰色聚类法是一种简便、客观、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南充市2004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应用灰色理论中灰色聚类分析法对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与环境质量报告书上所采用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分析的结果是完全吻合的,从而为今后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原CODMn法测地表水二次取样体积进行了推导,建立了实际适用取样体积公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过氧化聚吡咯(OPPy)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废水中苯酚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苯酚的氧化峰电流在1.0×10-5 mol/L~1.0×10-3 mol/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1.0×10-6 mol/L.该电极制作简单,选择性好,测定灵敏度高,精密度与准确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8.
几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别用T值分级法,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灰色聚类法,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宽域灰色聚类法对湖南某地10个监测点的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认为宽域灰色聚类法较好。  相似文献   
19.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髟灰色聚类法对乌市和昌吉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就污染因子的权重问题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其它方法处理权重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肯定了灰色聚类法对要权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产量不同风险类型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文以中国各省份、各地区历年粮食单产为基本资料,采用统计方法,以风险分析技术为核心,定义粮食产量风险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迭代自组织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对全国地区级和省级粮食生产单元进行了减产风险要素分区和综合风险指数分区,分区的结果反映了粮食生产风险水平的区域分异与各地区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性质和生产力水平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