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235篇
基础理论   119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112.
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毅  孙东 《环境保护》1997,(10):39-41
本文论述了运用现存植物、微生物、真菌进行环境保护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环境治理研究的新进展。对实施生物技术进行环境保护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3.
近年来,大气氟化物污染事件越来越多,除了天然本底以外,主要来源于氟化工、磷肥、水泥、电解铝、砖瓦、釉面砖、煤燃烧、冶炼、冶金、稀土电炉等企业.其对作物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影响酶活性和碳、氮代谢,损坏作物组织细胞等方面,并在植物体内产生积累.对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世界环境》2004,(6):92-93
在生物研究安全性上有一个国际协议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转基因作物(GMOs)的应用与风险并存。过去的数年中,这些风险以不同的方式证实了自身的存在,它们是人类和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也是当地社区社会结构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15.
黄洋  郭晓  胡学玉 《环境科学》2020,41(6):2861-2868
以磷镉富集土壤(总Cd 0.94mg·kg~(-1)、全磷0.86g·kg~(-1))和低镉积累基因型红菜薹金秋红三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了绝对对照CK0(仅施NK无机肥)、相对对照CKp(施NPK无机肥)、生物质炭BC(BC+NK无机肥)和BC-CKp(BC+NPK)这4个处理,考察了土壤磷素和重金属Cd的生物有效性、植株可食部位生物量及其Cd累积特征和土壤基本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至作物收获时,添加生物质炭的BC和BC-CKp处理与未添加生物质炭的CK0和CKp处理相比,土壤有效Cd含量分别降低了8.23%和5.68%;同时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11.60~16.26mg·kg~(-1).施加外源磷肥的CKp和BC-CKp处理土壤有效Cd含量与未施加磷肥的CK0和BC处理相比分别降低了31.43%和33.29%.除CK0处理外,其它3个处理(CKp、BC及BC-CKp)的红菜薹作物可食部位Cd含量均未超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中Cd的限定值0.1mg·kg~(-1).结果表明,将生物质炭输入到磷素富集的中、轻度Cd污染土壤中,能够同时实现土壤中重金属Cd钝化和磷素活化的双重功能;且在不额外使用磷素化肥的条件下,种植弱吸收低积累Cd的蔬菜作物基因型,既可以保证可食部位生物量增加,也可以使其可食部位重金属Cd含量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6.
环境污染对植物药材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环境污染因素中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土壤酸碱度和盐分以及人为因素,对植物药材生长的影响作用,并重点分析了水环境污染对水生植物药材药用成分的影响,得出水环境污染对植物药材生理功能的影响、对植物药材代谢物的影响以及对植物药材的药用安全性的影响。药用植物生物活性物质与生态因子相关性以及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环境胁迫相关性,最终给出环境污染下提高植物药用价值的合理建议,为药用植物优质药源基地建设提供分析依据,提高植物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7.
我国主要农作物转基因逃逸生态风险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基因逃逸是伴随着工程作物释放的一种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转基因逃逸的途径,并讨论了影响转基因逃逸的因素,对我国主要窕作物中逃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一些空物中存在较大的转基因逃逸风险,最后探讨了避免和减少逃逸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8.
119.
1980年以来中国大宗作物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14年间的大宗作物(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菜)面积数据,以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采用多种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同期作物之间的竞争性用地关系,对全国上述五类大宗作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空间分布相对较均衡;小麦的空间格局总的变化不明显但是省际分布最不均衡;棉花近30 a来空间格局变化极其显著,其面积重心从河南境内不断地向西北地区移动,目前位于甘肃省境内;油菜的面积重心自湖北境内不断地向南推移到湖南境内,水稻的面积重心则自江西境内逐渐向北移动到湖北境内.另外,部分区域的同期作物(如油菜与小麦、棉花与春玉米)空间格局变化存在明显的“消-长”关系,特别是在甘肃和内蒙,油菜小麦的面积变化有着极强的负相关性,其pearson系数低于-0.8.作物种植的成本收益变化是造成这些大宗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的高低、同期作物之间的比较效益差距等也是这些大宗作物时空格局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0.
在辽宁西部褐土上历时10 a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效果最好,平均增产率50%,平均每千克 N增产粮食21 kg。供试褐土富磷,试验前3 a施磷肥不显增产作用,之后增产明显,10 a平均增产率10.9%,平均每千克 P增产粮食47 kg。供试褐土富钾,连续10 a施钾肥不显增产作用。 在施用化肥基础上每年以60%收获产品直接堆腐回田,可比对应的化肥处理分别增产(10 a平均)40.6%(无肥对照)、19.5%(N肥基础)、12.1%(NP肥)和8.1%(NPK肥),平均年增产粮食(混合、烘干)分别为1.54、1.08、0.79、0.52 t/hm2。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增产效益在试验的10 a中有着逐年增长的趋势,表明以堆肥形式循环回田养分的作物增产作用有着明显的残效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