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7篇
  免费   580篇
  国内免费   1280篇
安全科学   1286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1026篇
综合类   3792篇
基础理论   788篇
污染及防治   362篇
评价与监测   569篇
社会与环境   308篇
灾害及防治   34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535篇
  2011年   621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研究了闽江福州段表层沉积物中Cr、Zn、As、Cd、Cu和Pb等6种有毒重金属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基于共识的沉积物质量基准(CBSQGs)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毒性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Zn(195.57 mg·kg~(-1))Pb(79.41 mg·kg~(-1))Cr(66.62 mg·kg~(-1))Cu(42.33 mg·kg~(-1))As(10.02 mg·kg~(-1))Cd(0.90 mg·kg~(-1)).Zn、Cd、Pb含量从河段上游到下游呈递减趋势,Cr、As呈递增趋势,Cu含量分布均匀.平均可能效应浓度商Q值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毒性判定结果表明,有18%的沉积物样品具有毒性,说明闽江福州段沉积物整体毒性效应低.从RI值来看,闽江福州段沉积物的生态风险属于中低等级;风险等级为中的样品占55.3%,主要分布在河段上游和中游(福州市区的南港和北港段),风险主要来自Cd的污染.  相似文献   
962.
通过对贵州织金典型煤矿区矸石堆场周边地表水体及耕地进行调查与采样分析,探讨了煤矸石堆场Fe、Mn元素迁移对周边地表水体及耕地累积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煤矸石堆场酸性排水的影响,煤矸石堆场周边溪沟水Fe、Mn含量分别达0.81~32.14mg/L、1.17~8.42mg/L,超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标准"限值的3~107、12~84倍。堆场周边旱作土中Fe、Mn含量分别达63 530~85 990mg/kg、243.1~910.1mg/kg,水稻土达46 940~75 810mg/kg、144.5~409.1mg/kg,Fe、Mn累积指数旱作土分别达1.61、2.97,水稻土分别达1.24、1.33。随着与堆场距离的增大,水稻土Fe、Mn含量逐步降低,在500m范围内Fe降低了35%,Mn降低了61%,而旱作土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963.
安溪铁观音茶园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法提取安溪铁观音茶园土壤中重金属元素(Li、Fe、Zn、Ba、Sr、Ti、Co、Cr、Cd、Mn、Ni、Pb、V、Mg、Cu)的赋存形态,分析其生物有效性并作出生态风险评价。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结果表明,Cd的形态总体分布为弱酸溶态残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Pb的形态总体分布为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弱酸溶态残渣态,Cu的形态总体分布为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弱酸溶态,其余重金属皆以残渣态为主。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Pb、Cd、Cu、Mn、Ni、Sr等重金属的潜在生物可利用性较高,其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0.4%、73.0%、36.6%、32.8%、23.8%、22.9%。对茶园土壤中的重金属作生态风险评价,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均表明,大部分土壤样品是清洁安全的,部分土壤受到Cd元素污染,污染程度达到中度污染级别。  相似文献   
964.
本文通过对玉兰汞矿及其周边地区土壤和植物(霸王草)汞含量分布及污染的调查和研究,旨在了解土壤和霸王草中的汞污染状况以及汞在土壤-霸王草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而为汞污染防治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次研究共采集土壤样315件和植物样(霸王草)150件。全部土壤和植物样品采用MDS-2003F型压力自控密闭微波溶样系统消解,并用原子荧光测汞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坑口片区土壤汞含量为1.362 1±1.227 6μg/g,拉莫片区土壤汞含量为0.742 8±0.717μg/g,周边地区土壤汞含量为0.346 4±0.031 3μg/g,分别为我国一些地区土壤汞自然含量(0.071μg/g)的19.18、10.46、4.88倍。土壤汞含量随远离矿区中部向东西两侧依次降低。植物汞含量分布与土壤汞含量分布基本相似。植物根汞、叶汞与土壤汞相关性为r=0.547和r=0.179,均大于临界值r=0.159(取信度α=5%),植物不同部分汞含量表现为根叶茎。上述特点表明土壤汞是植物汞的主要来源。本次采集工作中55%的土壤样汞含量超过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第二级标准的对应限值(汞≤0.35μg/g),坑口片区以及北部拉莫片区土壤汞污染较严重,污染范围为2km2。植物根汞对土壤汞的富集系数为3%,土壤汞形态分析显示土壤中的可吸收态汞含量低。植物茎/根和叶/根转运系数较高,为36.62%、65.91%,表明植物根部吸收的有效态汞较多地被转运到茎叶上。  相似文献   
965.
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在传统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中,各种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绩效的权重相等,导致综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受到影响.针对该问题,通过构建投影指标函数和采用遗传算法对投影方向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方法,并应用于2007年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资源环境绩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因此必须合理调整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方法的权重取值较为客观和科学,评估结果合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6.
滨海石化项目环境综合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针对国内目前的研究现状,运用环境风险评价指数法建立滨海石化项目环境风险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结合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的修改与完善,运用线性加权组合法对评估体系中指标权重的赋值,并计算滨海石化项目的环境风险等级,确定项目的风险强弱.实例分析表明环境风险管理在环境风险的产生和预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加强和完善环境风险的管理体系,结合环境因素的敏感程度及风险源的产生和影响,能降低环境风险及事故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67.
根据城市环境系统的内涵,从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污染控制、生态建设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环境系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竞争性评价模型对十个沿海城市2012年的环境系统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为了判定竞争性评价模型的可靠性,采用传统的综合指数法进行验证性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得分排在前6位的城市完全相同,其它城市的排序相差不大,因此,竞争性评价模型用于城市环境系统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8.
作为核燃料循环过程中一种兼具辐射危害和化学毒性的中间产物,UF6的泄漏事故,特别是事故的环境评价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SAFUIT/UF6是专门针对此类事故的环境评价模型,目前已经开展了初步的验证工作.根据1987年法国UF6释放实验条件,对SAFUIT/UF6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并与HG-SYSTEM/UF6模型进行了对比.初步认为SAFUIT/UF6模型可准确地模拟UF6扩散.此外,SAFUIT/UF6模型在某设施核事故应急评价系统中也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969.
以苏州市为例,利用2013-2014年MODIS高分辨率大气气溶胶卫星遥感产品对国控空气监测点位布设调整方案进行评估论证,通过提取2 km和5km半径范围的PM2.5遥感观测数据,与现有国控布设点位的地面监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确定卫星产品用于评估验证是可靠的;通过不同天气场下PM2.5月均值浓度分布的比较,表明调整后空气点位布设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970.
通过采集临汾市居民普遍食用的10种蔬菜,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滴滴涕和六六六在10种蔬菜中均有检出,∑DDTs的残留量为1.67~6.68 ng·g~(-1),∑HCHs的残留量为0.43~4.75 ng·g~(-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西葫芦(∑_(10)OCP为(8.73±0.75)ng·g~(-1)).采用农粮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规定的可接受的每日摄取量(ADI)来进行暴露量分析,平均而言,各年龄段人群对γ-HCH和DDTs的日均口摄暴露量(EDI)值远低于FAO/WHO所规定的ADI值.由于食物残留浓度、个体体重及膳食结构变异较大,导致个体暴露水平差别较大,儿童的EDI值要高于同性别的其他年龄段人群,同一年龄段女性的EDI值普遍高于男性.通过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提出的潜在风险评价,对致癌和非致癌的健康危害分别进行评价,在目前的消费量下临汾居民食用蔬菜引起的非致癌风险较低,食用蔬菜而摄入的HCHs对人体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其中儿童作为易感人群的致癌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