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中国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体系的生态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生态效率分析方法,以废弃台式电脑电源为例,对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体系的2种不同策略进行模拟与比较,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模式。其中环境效应的评价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经济价值采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以人力收集与人工拆解、元件再利用为特点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策略的生态效率要优于以机动车辆运输与破碎、分选处理相结合的策略。从生命周期阶段看,人力收集运输相比机动车辆收集运输模式,并不存在明显优势。但在处理处置阶段,人工拆解与元件再利用的模式生态效率更高。综合考虑,建议在收集运输阶段应鼓励发展高效合理的机动车辆收集运输模式,在处理处置阶段应更多支持人工拆解与元件再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62.
63.
基于探索性多案例分析,使用扎根理论从协同治理层面析出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链治理的影响因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进一步辨识影响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链协同治理的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外部环境支撑和提升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链中利益相关者的内外协同能力,进而影响协同治理的行为和效果;企业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意识、高层管理者能力及素质、借鉴国外技术与经验是企业内部协同治理的主要驱动力;环境和经济持续发展目标、政府鼓励生产商做拆解、与国内外同行企业沟通与合作则是企业外部协同的引擎.  相似文献   
64.
采用生物滴滤塔(BTF)与光催化一体化(PCO)联用工艺应用于电子垃圾拆解现场废气处理的中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垃圾拆解现场排放的废气中含有高浓度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其中TSP的质量浓度为3792.5~7387.9μg·m-3,远高于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300μg·m-3);VOCs主要由芳香烃类VOCs、含氮含氧类VOCs、卤代烃类VOCs和脂肪烃类VOCs组成,总VOCs的质量浓度为(5 499.1±854.7)~(26 834.0±447.0)μg·m-3,其中芳香烃类VOCs含量最高,其质量浓度为(2369.9±359.8)~(24419.6±229.5)μg·m-3,其次是含氮含氧类VOCs和卤代烃类VOCs,分别为(1018.2±142.1)~(2144.2±167.5)和(1170.6±146.5)~(1 936.6±353.3)μg·m-3,脂肪烃类VOCs的质量浓度最低,只有(44.6±0.8)~(174.4±0.5)μg·m-3。相较单一BTF和PCO工艺,BTF-PCO联用工艺可以更为有效地去除电子垃圾拆解现场排放废气中的TSP和VOCs。研究结果表明,经过BTF-PCO处理后,出口TSP的质量浓度降低到747.4~1750.9μg·m-3,其去除率在76.3%以上,而对于VOCs来说,出口浓度下降更为明显,芳香烃类VOCs、含氮含氧类VOCs、卤代烃类VOCs和脂肪烃类VOCs的去除率分别大于或者等于97.0%、92.4%、83.4%和100%。  相似文献   
65.
Electronic waste (e-waste) poses a major public health threa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populations. The hazards of e-waste are exacerbated by crude recycling methods. In this study, the presence of metals in e-waste samples obtained from Lagos, Nigeria, was assessed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he effect of e-waste on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PQ-37 genomic integrity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SOS chromotest. The means of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evaluated samples were 16 (cadmium), 7.3 (nickel), 11 (chromium), 20 (lead), 3100 (iron), 90 (zinc), and 2000 (copper) μg_L?1. Damage to E. coli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increased proportionally to the metal concentrations. Significant amounts of DNA damaging agents from inadequately processed e-waste are present in the studied environment, which will have implications for adverse effects on public and ecological health. Existing policies against dumping of toxic materials in susceptible communities should be enforced.  相似文献   
66.
Take back and treatment of discarded electronics: a scientific updat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ack-back and treatment of electronic waste (e-waste) system can be improved substantially. This can be reached by better taking into account in a better way the big variety in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potential toxicity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 from a technical, organizational and regulatory perspective. Realizing that there is no ‘one size fit for all’ and combining smart tailor made solutions with economic of sale will result in the best environmental gain/cost ratio. Several examples show how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ve supported or will support this approach.  相似文献   
67.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电子废物产生量已开始步入高峰期。电子废物含有重金属、有毒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如不妥善回收处理,将会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国内外对于回收电子废物的处理技术方法研究比较广泛,形成比较成熟的工艺方法,可以达到资源化和无害化。而电子废弃物如何有效地回收至电子废物处理厂,避免不正规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成为电子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在借鉴国外电子废物回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的电子废物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68.
电子垃圾中塑料成分的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电子垃圾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固体废物。塑料在电子垃圾中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塑料回收成本高而经济效益低,往往采取填埋和焚烧的处理方法,随着资源环境危机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电子垃圾中塑料的回收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促进电子垃圾中塑料成分的回收利用,综述了电子垃圾中塑料的种类及其数量,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垃圾中塑料的回收处理研究现状。指出了电子垃圾中塑料的回收利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9.
随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垃圾日益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处置,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对辽宁省目前电子垃圾处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0.
高浓度水平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等的环境暴露对电子垃圾拆解工人健康的影响,近年来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电子垃圾拆解工人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健康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电子垃圾拆解工人和对照组人群血液中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的情况,同时结合性别、年龄、职业暴露时间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分析电子垃圾拆解工人肝、肾功能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肝肾功能指标对环境污染物造成健康损害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广东清远龙塘镇电子垃圾拆解工人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及直接胆红素(DBIL)显著低于对照组,但肝功能与肾功能的异常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男性工人肝功能、肾功能指标的异常率较女性工人高;电子垃圾拆解工人肝功能指标AST/ALT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与年龄呈正相关,肌酐(CREA)指标与电子垃圾拆解从业时间呈正相关;肝功能ALT、AST/ALT指标及肾功能BUN、CREA指标作为评价有机污染物造成的肝、肾功能损伤具有较好敏感性,肝功能DBIL指标作为评价多种污染物共同作用造成的肝功能损伤具有较好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