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74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叶面施硅对水稻籽实重金属积累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盆栽方法,以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分别配制纳米硅制剂,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优优128"为供试植物,在Cd(5mg·kg-1、10mg·kg-1、50mg·kg-1三个水平)、Pb(200mg·kg-1)、Cu(250mg·kg-1)、Zn(300mg·kg-1)复合污染土壤进行种植,在水稻生长期内(苗期、分蘖期、抽穗期)进行叶面喷施纳米硅,研究纳米硅对水稻籽实生长状况及吸收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并对两种不同硅源的纳米硅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Cd污染质量分数增加,水稻百粒质量及单株穗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Cd、Pb、Zn在籽实中质量分数均增高,而Cu在籽实中质量分数降低。金属元素在籽实中的吸收系数顺序为Cd>Zn>Cu>Pb,表明Cd极易向籽实中迁移。随土壤Cd质量分数增加,水稻籽实中各金属元素的积累量都有所降低。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叶面施用两种硅制剂均可以缓解水稻的毒害效应,且和施无机硅相比,施有机硅对水稻重金属毒害的缓解效果更显著。表现为叶面施用硅后,水稻百粒质量及单株穗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籽实中Cd、Pb、Cu、Zn的吸收量在喷施硅制剂后均显著降低(P<0.05);籽实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系数和积累量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尤其是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高,施硅对重金属在籽实中积累的抑制效应越显著。这表明叶面施硅在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田污染防治中具有应用价值。文章所用的纳米硅制剂,制备简单,对于大面积推广硅肥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2.
药物合成废水处理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氯唑沙宗、枸橼酸莫沙必利化学原料药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浓度高、成分复杂及处理难度大等特点(COD高达80 000 mg/L左右),采用催化氧化-生物化学方法,试验研究了药物合成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合成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8%,SS去除率可达96%,色度降到50倍左右,其去除率约为98%.该系统运行费用为0.4~0.5元/m^3废水.经过3个月的工程运行,表明催化氧化-生物化学处理药物合成废水系统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运行管理方便、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处理类似制药废水这样的高浓度有机废液,上述废水处理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采用盆栽试验结合形态分析技术研究了北方地区常见农作物对污染土壤中铅(Pb)、锌(Zn)的形态转化及其植物有效性的影响。土壤Pb、Zn形态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多数作物根际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Pb比例降低,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Pb则显著增加;Zn则表现为可交换态比例略呈降低趋势,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与有机质结合态升高,残渣态Zn则大幅下降。这提示,作物根际土壤Pb存在由松结合态向紧结合态转化的现象,从而植物有效性降低;而根际土壤Zn的形态变化则与Pb相反,即由紧结合态向松结合态转化,相应地提高了Zn的植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在制作多媒体CAI课件中,常常会用到一些文件格式,如图象文件格式、声音文件格式及动态视频、动画文件格式.本文就是针对以上格式的性能、特点、使用、范围分别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05.
几种工矿废渣改善土壤供硅能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丹  张玉龙  刘鸣达  虞娜 《生态环境》2007,16(2):449-452
施用硅肥可以改善土壤硅素肥力状况,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增强水稻抗性,利用工矿废渣生产硅肥还能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本研究采用室内模拟与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高炉渣、粉煤灰和金刚石矿渣作硅肥施用对水稻土供硅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北方酸性水稻土上施用废渣使土壤硅素释累积放量显著增加,明显改善土壤的供硅能力,促进水稻对硅素养分的吸收,上述效果随废渣用量增加而更为明显,且高炉渣的效果要明显好于粉煤灰和金刚石矿渣。另外,五种废渣的不同施用量与植株含硅量增加率之间均满足对数正相关关系,对数项系数a与127d的硅素累积释放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硅素累积释放量可以评价施用过废渣的土壤的供硅能力,能够反映废渣作硅肥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06.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ants in urban street canyo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sidents’ health. However, the vertical air quality in urban street canyons has rarely been assessed using field observations obtained throughout the year.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easonal and annual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and PM10), CO, NO2, SO2, O3, air quality index, and their responses to microclimatic factors at three height levels (1.5, 27, and 69 m above street level) in an urban street canyon. The PM concentration was higher at 27 m than at 1.5 m in winter, whereas the situation was reversed in other seasons. It was found that photochemical pollutants such as NO2 and O3 were the primary pollutants in the urban street canyon. The days on which O3 was the primary pollutant at the height of 1.5 m accounted for 81.07% of the entire year. The days on which NO2 was the primary pollutant at the height of 27 and 69 m accounted for 82.49% and 72.33% of the entire year, respectively. Substantial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NO2 and O3 were found at the height of 27 m than at 69 m. In-canyon concentrations of NO2 and O3 we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air temperature, wind speed, and wind direction, which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and pollutant dispersion.  相似文献   
107.
啤酒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左永泉 《环境工程》2000,18(1):26-28
采用厌氧(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生产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后的各项指标完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对废水综合处理系统的调试、运行过程进行了技术总结,并就其工艺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晶型铁氧化物Fenton和UV-Fenton降解橙Ⅱ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磁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3种不同晶型的铁氧化物,用XRD和BET进行了表征。将3种铁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用于Fenton和UV-Fenton(254 nm UVC)降解偶氮染料橙II,测定了染料降解过程中溶液中铁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用于分析3种铁氧化物的催化过程。用单位比表面积反应速率常数(k/Ssur)评价了3种铁氧化物UV-Fenton催化降解橙Ⅱ的能力,以揭示UV-Fenton体系中铁氧化物晶型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Fenton体系中,磁铁矿能通过表面固有的2价铁催化产生羟基自由基降解橙Ⅱ,其催化能力高于针铁矿和赤铁矿;UV-Fenton体系中,磁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催化降解橙Ⅱ的单位比表面积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48 8 g/(m2·min)、0.023 4 g/(m2·min)和0.001 0 g/(m2·min),可见磁铁矿的催化能力明显高于针铁矿和赤铁矿;UV-Fenton体系中,磁铁矿以多相反应为主,针铁矿以均相反应为主,而赤铁矿则是两者共同作用。研究表明,磁铁矿是多相铁氧化物UV-Fenton催化剂的理想晶型,同时也是合成新型多相光助-芬顿催化剂理想的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09.
冲击载荷作用下不同断面形状巷道稳定性数值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动载荷作用下井巷的稳定性,基于波动冲击理论,利用FLAC~(3D)值模拟软件,对深井不同断面巷道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围岩位移场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巷道断面形式对冲击荷载作用的响应程度存在显著差别,巷道顶板监测点的速度产生波动从大到小依次为矩形、直墙拱形和圆形断面巷道;巷道顶板均产生明显下沉,矩形断面巷道的下沉量最大,其次是直墙拱断面巷道,圆形断面巷道的下沉位移最小;对于巷道围岩垂直应力的分布范围,圆形断面巷道最小,矩形断面巷道最大,直墙拱断面巷道居中,并得到了现场监测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将SiO2-PANI-GO三维复合物添加到水性醇酸涂层中,并对改性涂层防腐蚀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将纤维状的PANI和球状SiO2与片状的GO进行复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物进行材料表征。将纳米复合物作为填料按照1%的质量比添加到水性涂层中,利用电化学阻抗(EIS)研究涂层改性后的防腐蚀性能。结果SEM图像表明,SiO2-PANI-GO复合物为表面复合了纤维状PANI和球状SiO2的片层状GO。FT-IR及XRD证明了SiO2-PANI-GO复合物的成功制备。EIS结果表明,添加了SiO2-PANI-GO三维复合物改性后,水性醇酸涂层的阻抗提高了2个数量级,其中以SiO2与PANI-GO比例为1:4时效果最好。结论水性醇酸涂层中添加SiO2-PANI-GO/WAV三维复合物,可以增加腐蚀介质侵蚀基底的路径,有效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