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由于独特的抗菌特性,纳米银(AgNP)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生物有效性、动物组织分布及排出尚不清楚。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被的AgNP溶液按照10 mg kg-1给雌性SD大鼠灌胃,采用ICP-MS检测SD大鼠组织、粪便及尿液中总银浓度。实验结果表明,AgNP通过小肠吸收后,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快速分布在肝、肾、脾、肺、脑等靶器官。灌胃后1 h,大鼠各组织中总银浓度达到最大值(肝、肾、脾、肺、脑中银浓度分别为0.29 ± 0.13 mg kg-1、0.23 ± 0.04 mg kg-1、0.17 ± 0.05 mg kg-1、0.11 ± 0.01 mg kg-1、0.06 ±0.02 mg kg-1),之后银浓度随时间降低直至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灌胃途径下,AgNP对SD大鼠的有效性为8.5%,且73%的AgNP是通过粪便的途径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32.
赤霉酸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极其广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但是针对其发育毒性的数据依然较少。本文探讨了赤霉酸暴露对SD大鼠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参考国内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的评价方法,将144只初断乳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1、10、100 mg·kg-1bw剂量组,采用经口灌胃方式对雄鼠连续染毒28 d,雌鼠连续染毒21 d。暴露结束后检测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雄鼠包皮分离时间/雌鼠阴道开口时间、血清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仅10和100 mg·kg-1bw剂量组雄鼠的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1),100 mg·kg-1bw剂量组雌鼠谷丙转氨酶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剂量组均未观察到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雄鼠包皮分离时间/雌鼠阴道开口时间、脏器系数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的改变(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亦显示大鼠重要器官无损害性改变。因此,在本试验给予的剂量范围内赤霉酸染毒不会对SD大鼠青春期发育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3.
王朔  王羽  赵元慧  # 《生态毒理学报》2017,12(3):681-686
不同暴露途径下有机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不同,导致毒性效应亦不同,研究化学品在不同暴露途径下对生物体的毒性,对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研究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与经口灌胃4种暴露途径下527个有机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数据相关性,比较了不同暴露途径下大鼠对有机污染物的敏感度顺序,结果为:静脉注射>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经口灌胃途径,静脉注射途径下log1/LD50与其他几种注射途径下的log1/LD50有较显著的相关性,但是与灌胃途径下毒性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差,相关系数r的范围为0.82~0.97。通过逐项分析研究不同暴露途径下化合物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与生物利用度、吸收速率、消除速率以及代谢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在大鼠体内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4.
二氧化硫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又称彗星实验)研究了SO2动式吸入对雄性Wistar大鼠肺泡巨噬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在SO2浓度为28.6,57.3,114.4ms/m^3的动式吸入染毒条件下,雄性大鼠肺泡巨噬细胞DNA拖尾长度分别为7.59,12.39,21.22μm,表明SO2可引起大鼠肺泡巨噬细胞DNA损伤,且随SO2吸入浓度的增加而加剧,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这意味着SO2具有引起哺乳动物肺泡巨噬细胞DNA突变的潜在危险,会造成机体的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和抗肿瘤免疫监视作用的损伤。  相似文献   
35.
具有致癌性的抗氧化剂N—苯基—2-萘胺(P2NA)和N—苯基—1-萘胺(PINA)在体外籍新鲜分离的大鼠肝细胞进行生物转化.肝细胞培育后的产物经TLC和HPLC分析表明,二者主要代谢产物为酚类.P2NA生成二个酚类化合物,经与标准样品作平行层析证实为6-羟基P2NA和4'-羟基—P2NA,而P1NA仅生成一个酚类化合物.P2NA经去苯基反应的代谢产物2-萘胺未被检出.  相似文献   
36.
硒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的发育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全胚胎培养方法探讨了硒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的发育毒性,结果表明硒对胚胎的损害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硒浓度为2.0μg/ml,首先受累及的器官是视觉系统,提示该系统是硒的主要胚胎毒性作用部位,高浓度时,硒对反映胚胎生长发育和器官形态学分化的各指标均有抑制作用,6.0μg/ml剂量组胚胎畸形率为66.7%,主要表现是无眼泡,耳泡,心包积液,腋芽小,神经管未闭和体节异常,12.0μg/ml,死胎率高达88.9%。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NH4VO3体外大鼠全胚胎培养致畸实验研究,发现NH4VO3对大鼠胚胎具有直接胚胎毒性和致畸性,且具有显的剂量一反应和时间一效应关系,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卵黄囊的功能受到钒化物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8.
通过体内和体外试验分别研究了镉对肾皮质微粒体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及游离肾近曲小管细胞中葡萄糖醛酸(GA)结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体外试验中,在10~(-7)—10~(-3)mol/L浓度范围内,镉可抑制肾皮质微粒休GST活力;(2)体内腹腔注射CdCl_2(2.4mg/kg,连续3天)后,大鼠肾皮质GST活力无明显改变;(3)按同样方式腹腔注射CdCl_2后,可降低游离肾近曲小管细胞中GA和7-羟基香豆素(7-HC)的结合反应;(4)体外试验中,低浓度镉(10~(-7)mol/L)可使肾皮质细胞中GA和7-HC的结合反应增强,而在10~(-6)—10~(-2)mol/L浓度范围内,镉可降低GA和7-HC的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39.
微囊藻粗毒素对大鼠肝细胞DNA合成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鼠肝细胞复制期DNA合成(RDS)和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测试了由太湖、巢湖和淀山湖中有毒蓝藻提取的微囊藻粗毒素对细胞中DNA合成和损伤的影响。结果发现,各点样品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细胞DNA合成,但未对DNA造成直接的损伤作用。提示这些毒素可能是环境中的非基因毒性促癌物。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Ⅰ假手术组仅打开腹腔而不切除卵巢;Ⅱ双侧卵巢切除细;Ⅰ、Ⅱ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2周,Ⅲ双侧卵巢切除再给予雌二醇组(0.1mg/kg)连续2周.30只大鼠均采用线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2h再灌注48h后立即断头取脑,测量大鼠SOD含量、调亡细胞数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Ⅱ组与Ⅰ、Ⅲ组比较,动物脑组织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SOD含量及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雌激素上调大鼠脑缺血时脑组织中SOD含量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其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