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89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392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11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发光细菌对化合物的致突效应与检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分离到的自发暗变种(K变种)T9171菌种对三种化合物呈致空变阳性反应,对二种化合物呈可疑阳性,发光细菌暗变种对遗传毒性化合物致突效应的灵敏度高于Ames试验和浦乳动物致癌试验,可望成为一种简易灵敏的测试环境致突变物的短期生物学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2.
采用絮凝法对味精发酵生产过程中发酵液中的菌体进行研究,得到无机凝聚剂与高分子絮凝剂复合配比使用是发酵液去除菌体的有效办法。对复合用药除菌后的谷氨酸发酵液和原谷氨酸发酵液进行谷氨酸回收的比较,谷氨酸的回收率提高了8.8%。  相似文献   
23.
餐厨垃圾乳酸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DGGE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餐厨垃圾乳酸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不灭菌而接种的开放式发酵体系中微生物的多样性高于灭菌后接种的非开放式发酵体系,而乳酸产量也是前者高于后者.说明发酵体系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与乳酸产量有很大的相关性.通过对部分条带的测序可知,餐厨垃圾开放式发酵体系中除含有接种用的嗜淀粉乳杆菌外,还含有很多土著乳酸菌,如Lactobacillus sp.、Lactobacillus casei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以及土著水解菌,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等,这些土著菌的存在是促进乳酸发酵的重要因素.PCR-DGGE结合技术对于成分复杂的餐厨垃圾中的细菌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酱糟与醋糟混合发酵产沼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酱糟、醋糟是我国食品酿造行业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厌氧发酵不仅可以解决废糟处理问题又可获取能源.因此本研究在中温(35±1)℃的条件下,根据C/N比的不同,进行了酱糟/醋糟干物质(TS)比分别为1∶0(N1)、1∶1.5(N2)、1∶3(N3)、1∶7(N4)、1∶18(N5)和0∶1(N6)的混合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单一酱渣的延滞期为17.46 d,混合发酵明显缩短了延滞期,为3.00-3.83 d;混合发酵组(N2~N5)累计产甲烷量的实验结果比计算结果分别提高了1%、16%、14%和10%,其中,N3组C/N比为25.7∶1,提高最为明显;各组发酵产生的沼气的甲烷体积分数在65%~ 70%之间;Gompertz模型拟合可以用于酱糟和醋糟混合发酵产甲烷的过程;酱、醋糟发酵的产酸类型以乙酸型发酵为主.  相似文献   
25.
绿色木霉改性玉米秸秆溢油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绿色木霉对玉米秸秆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改性实验(改性时间、固液比和改性温度)制备溢油吸附剂TCS(Trichoderma viride modified corn stalk),并模拟溢油环境测定TCS的吸油量.研究表明,25℃下,改性6 d、固液比1∶4时,制得的TCS吸油量最大,达到13.84 g.g-1,相对原材料RCS(Raw corn stalk,吸油量为6.58 g.g-1)提高了110.33%.对RCS和TCS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显示制得的TCS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玉米秸秆纤维素组分被部分降解;X射线衍射分析(XRD)得到改性后的材料结晶度降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组分测定进一步表明生物改性降低了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含量,这些均说明改性后材料吸油量增加的原因.吸附动力学及保油性能测试表明,TCS具有快速的吸油速率,80 r.min-1条件下振荡1 h后即达到吸附平衡;且在吸附饱和后滴淌10 min仍能保持最初吸油量的74.87%,具有良好的保油性能.  相似文献   
26.
比较了4种处理方法对从秸秆沼气干发酵基质中提取微生物总DNA纯度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添加PVP和使用试剂盒对DNA粗提液的纯化效果,试图寻找一种适用于从秸秆沼气干发酵基质中提取微生物总DNA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采用冻融处理和酶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到DNA提取液的A260/A230和A260/A280相对较高,与其它3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取液中添加PVP对去除DNA粗提液中的腐殖酸有一定效果,但添加量1%6%的效果差异不显著;经细菌DNA纯化试剂盒纯化后A260/A230和A260/A280分别达到(1.223±0.156)和(1.737±0.120)。对吸附了磷酸盐的氢氧化钽进行解吸,当pH=12时解吸率为52.45%。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钽能够有效地去除水溶液中磷酸盐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27.
浙江发酵制药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分析了浙江省发酵制药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识别出了发酵制药行业使用的主要有机溶剂,其中丙酮、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是该行业使用频率最高的4种有机溶剂,并得到了行业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成分谱。评估了发酵制药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并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从发酵制药企业内部污染防治、完善行业环境监管的角度提出了发酵制药行业污染防治的基本对策和制订地方发酵制药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8.
本文指出餐厨垃圾处理的主流工艺—微生物发酵制蛋白饲料,探讨了目前我国饲料化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餐厨垃圾饲料化处理应在前期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上,筛选与培育优质发酵菌种,根据具体地区餐厨垃圾特点,建立菌种发酵环境数据库,并研究开发高效加工工艺与成套设备.  相似文献   
29.
文章以餐厨垃圾为底物进行暗-光耦联发酵两步法制氢研究.探讨物料比、起始pH对暗发酵产氢的影响;温度、起始pH对光合发酵产氢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在暗发酵阶段,以餐厨垃圾为底物,在合适条件下产氢量可达25.18 mL/gVS.在光合发酵阶段,以暗发酵液为底物,在合适条件下产氢量可达34.62 mL/gVS.以餐厨垃圾为底物,两步联合制氢可达59.80 mL/gVS,为仅暗发酵产氢量的2.37倍.  相似文献   
30.
不同TS浓度互花米草沼渣二次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艳  罗兴章  郑正  陈广银  梁越敢 《环境科学》2011,32(11):3425-3428
中温(35±1)℃条件下,沼渣经6%的NaOH常温下处理48 h后,在TS含量8%、10%、12%的条件下沼气发酵.分析了发酵过程中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甲烷含量、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变化,从不同角度考察TS含量负荷对沼渣二次发酵特性的影响.单位TS的日产气高峰分别达10、14、13 mL.g-1,累积产气率为217、227、228 mL.g-1,甲烷含量均在65%以上.发酵过程中最低pH为7.04.乙酸浓度最高分别为3 364、3 286、5 728 mg.L-1,丙酸和丁酸浓度均低于1 100 mg.L-1.结果表明,沼渣为难降解有机物,分解缓慢,不易出现酸化现象,但仍具有较强的产气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