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282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Ca~(2+)与Pb~(2+)相互作用对斑马鱼胚胎毒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Ca2+浓度增加是否会使鱼类早期发育阶段对铅毒性的敏感性升高,以及Ca2+单独减弱铅毒性的浓度范围,选用斑马鱼胚胎作为实验材料,记录在不同的水化学参数条件下,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毒理学终点,采用相对易于观察且敏感的指标--72 h孵化率进行分析.用Visual MINTEQ2.5.2软件进行溶液中离子的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当Ca2+浓度从0.25 mmol/L增加到2.00 mmol/L时,导致了以自由铅离子活度({Pb2+})和溶解态铅总浓度([Pb] T)表示的72 h EC 50的增加(表现为发育延迟),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这一线性关系,可以对Ca2+浓度对铅毒性的影响进行预测.这一结果支持了生物配体模型(BLM)概念的假设,说明在胚胎的表面,铅离子与钙离子可能在传输和毒性作用位点上存在竞争作用.而当Ca2+浓度从2.00 mmol/L增加到4.00 mmol/L时,72 h EC 50 {Pb2+}和72 h EC 50 [Pb] T并没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92.
缪明烽  沈湘淋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1):2366-2371
钙基脱硫剂孔隙结构特性直接影响到脱硫效果及脱硫剂的利用率,对其空间网络特性的描述将有助于分析SO2的扩散及反应特性. 在石灰石分解动力学和烧结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固体分解的成核机理,运用Monte-Carlo 方法,建立了脱硫剂孔隙网络的动态生成模型,对钙基脱硫剂分解形成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生成孔结构的分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动态生成模型,可以给出石灰石分解形成的CaO内部孔隙的微观空间结构,且模拟生成的孔隙网络的分形维数与实验测定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3.
通过加入黄原胶对流体进行黏度改性,增强修复剂在地下非均质环境中的迁移性能和污染物的接触效率,从而提高修复效率。实验重点研究了在黄原胶存在条件下,各因素(黄原胶浓度、多硫化钙剂量、地下水离子)对多硫化钙处理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原胶对Cr(Ⅵ)去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在反应45 min内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多硫化钙剂量对Cr(Ⅵ)去除影响显著:随着多硫化钙剂量的增加,Cr(Ⅵ)的去除率显著增加,但增加到1.25×后,Cr(Ⅵ)去除率增速减缓;HCO_3~-具有抑制作用,Mg~(2+)具有促进作用,NO_3~-、SO_4~(2-)、Cl~-、Ca~(2+)和K~+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4.
低pH值及铝对深鳅吸收45Ca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低pH和铝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或联合毒性效应,进一步研究钙缓解作用机理,用放射性核素^45Ca作为示踪剂,研究在低pH值及加铝条件下,泥鳅(Misgumusanguillicaudatus)对钙离子的吸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生长在pH在7.10时,^45Ca在泥鳅体内各器官的96h放射性比度为,皮肤39532cpm/g,骨骼38116cpm/g,鳃25495cpm/g,肌肉1651cpm/g低  相似文献   
95.
钙/硫比小于1条件下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煤中灰分、粉煤灰中碱性物质成分、含量的分析,证明在Ca/S<1条件下进行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是可行的。文中阐述了粉煤灰中碱性物质被有效利用的条件为高温、高湿、高压。该条件可以通过蒸汽输送粉煤灰来实现。  相似文献   
96.
关于亚硫酸钙氧化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亚硫酸钙氧化为石膏的反应机理及影响反应过程的某些因素。对某厂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7.
光催化作为一项绿色、高效的污染物治理技术,其传统光催化材料缺少对全光谱中红外光区的利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限制了污染物降解能力上限。因此,利用WO3-x光催化降解甲氧苄啶(TMP),探索了不同光谱下的降解性能以及在最优降解条件下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黑暗和红外光条件下,TMP几乎未发生降解。全光谱条件下TMP的降解率相较于紫外-可见光提高44.8%。2种体系中WO3-x光催化反应降解TMP的机理较为相似,O-2·和H2O2是发挥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在降解过程中,大量的活性自由基在催化剂表面产生,然后进入均相体系,促进TMP降解;同时,WO3-x对全光谱中红外光区间段的有效吸收展现出优异的降解能力。此外,温度在反应体系中并不是提升降解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8.
研究条斑紫菜中磷和钙的亚细胞分布,并探讨其与条斑紫菜富集砷的关系。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吸收磷、钙主要分布在细胞壁组分中,平均占总磷含量的53.9%,占总钙含量的61.25%,其次为细胞液。与对照组相比(砷暴露浓度0.5 mg·L~(-1)),在添加磷浓度为0.1 mg·L~(-1)和1.0 mg·L~(-1)处理组中,条斑紫菜中磷、砷之间呈现协同效应;当添加磷浓度为5.0 mg·L~(-1)和10.0 mg·L~(-1)时,条斑紫菜中磷、砷之间则呈现拮抗作用,砷的富集量分别比照组下降61.37%和72.73%。经添加钙液暴露过的条斑紫菜,当钙暴露浓度为1 000 mg·L~(-1)时其对砷的富集量比对照组减少15.51%。可知,5.0 mg·L~(-1)磷处理条斑紫菜,条斑紫菜对砷的富集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99.
农田灰钙土中有机质和碳酸钙对Zn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序批平衡法,研究了Zn在去除有机质及去除碳酸钙前后灰钙土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土壤中吸附量均随着加入Zn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去碳酸钙土对Zn吸附固定能力明显低于灰钙土,即有机质对灰钙土Zn的吸附影响小于碳酸钙;去有机质及去碳酸钙前后灰钙土对Zn的吸附过程不适合用 Langmuir方程描述,而 Freundlich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0,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去除有机质和碳酸钙后灰钙土对Zn的解吸率都升高,且灰钙土去碳酸钙后解吸率略高于去有机质;去除有机质及碳酸钙前后灰钙土的解吸量均随吸附量的升高而升高,且去碳酸钙土解吸量最大,去有机质土次之,灰钙土最小;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对Zn均有较强的络合吸附效应,能有效降低Zn的迁移活性,从而促进吸附,抑制解吸.  相似文献   
100.
陈美玲  夏雯  卢平 《环境工程》2015,33(11):88-91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反应温度(T)、相对湿度(RH)、以及空塔速度(V)对改性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改性钙基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的最佳反应工况。结果表明:在T=60~90℃内,温度升高不利于NO的脱除,而对SO2的脱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RH=60%~100%条件下,脱硫脱硝效率均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对脱硝效率而言,空速越小其脱除效率越高,高空速下对应的脱硝率变化并不明显;SO2的脱除效率随着空速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空速V=6 948.47 h-1时对应的脱硫效率最高。综合而言,吸收剂脱硫脱硝的最佳反应温度、相对湿度及空速分别为70℃、100%和4 246.29 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