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安全科学   181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135篇
综合类   784篇
基础理论   184篇
污染及防治   98篇
评价与监测   119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西兰花真空冻干粉为原料,探明了超声波强化四氢呋喃提取叶黄素的工艺条件。在确定适合提取料液比后,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超声作用时间对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较理想的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0W、提取温度40℃、超声波作用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叶黄素提取量最高。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温度影响达到0.05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2.
利用新型梨形筒式好氧堆肥反应器,在通风量为3.0 L/min,搅拌频率为5 min/h的条件下,就不接种微生物、接种土著菌种、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时人粪便连续投加好氧堆肥效果进行了对比。堆制20 d即2个运行周期中各堆体的温度、含水率、COD、总氮、pH值与GI等的变化表明,接种微生物可以显著提高堆体的升温速率与堆体平均温度、COD降解率、GI(P<0.01),堆肥可迅速达到完全腐熟。接种土著菌种效果最为明显(P<0.01),其后相继为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菌。接种土著菌种可使堆体温度在50℃以上维持18 d,第8天COD降解率达到61.17%、总氮损失率为25.75%,第6天时GI达到108.22%。  相似文献   
103.
岳喜云 《四川环境》2009,28(3):11-13
本文采用改进的BCR三步连续提取法对河北某食道癌高发地土壤中钙、镁进行了形态分析及提取序列的研究。实验表明:该地区土壤中镁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占总量的83.66%-88.36%),钙则受提取序列的影响很大,在第一提取序列中,以酸溶态为主(74.11%-83.38%);第二提取序列中,以有机物结合态为主(78.12%-97.17%);第三、四提取序列中,以氧化物结合态为主(87.49%-103%)。提取剂的加入顺序明显影响到钙的各个形态的真实含量。  相似文献   
104.
介绍采用独特的滤料和结构设计的脉冲褶式滤筒在过滤除尘系统中的使用、其技术性能特点和优越性等.它能有效降低除尘器阻力,稳定处理风量,控制排放,减少维护量,延长滤件更换间隔.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不同曝气方式下亚硝化的实现以及基质浓度、曝气频率和温度对NO-2-N积累效果的影响。以实际污泥脱水液为研究对象,控制进水NH+4-N浓度在50~80 mg/L范围内,温度为27℃,pH值为7.8~8.2,DO浓度为0.5~1.0mg/L,分别采用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2种方式启动SBR亚硝化反应器,并考察了在不同基质浓度、曝气频率和温度条件下NO-2-N累积情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0 d左右的运行,在2种不同曝气方式下SBR均成功实现了亚硝化,稳定运行阶段,NO-2-N积累率分别达到95%和85%。经SEM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驯化成熟的活性污泥中,亚硝化细菌多呈球状和杆状,大小不同,外形饱满。当进水氨氮浓度小于200 mg/L,曝气频率为曝气15 min/停曝15 min,温度为27℃时,NO-2-N积累效果最佳,平均积累率可达90%以上。间歇曝气可以有效促进亚硝化细菌富集,有利于实现较高浓度的NO-2-N积累。基质浓度、曝气频率和温度对NO-2-N积累效果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6.
一种活性污泥总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活性污泥DNA提取方法———传统蛋白酶K-SDS-氯仿异戊醇法(CPSCI法)、液氮研磨法和脱腐处理法进行了对比,并针对CPSCI法从污泥量、保温时间、裂解方式及沉淀时间等4个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蛋白酶K-氯仿-异戊醇法(OPSCI法)采用污泥量0.10 g、37℃静置10 min,加SDS常温旋涡振荡及异丙醇直接离心等条件可获得长度在23.1 kb左右的DNA,OD260nm/OD280nm为1.86,稀释10倍后即可进行16S rDNA PCR。该方法重复性好,提取得率高,纯度好,操作简便,为常规实验室开展活性污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7.
文中采用江苏盐城滩涂响水到滨海一带的滩涂土壤样品,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硅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土壤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并用优化洗脱程序对滩涂土壤中PAH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1个滩涂土壤样品中检出萘、苊烯、菲、蒽、荧蒽、芘六种PAHs,其含量较低,说明该段滩涂土壤尚未受到多环芳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8.
新型表面过滤元件——毕威脉冲褶式滤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独特的滤料和结构设计的脉冲褶式滤筒在过滤除尘系统中的使用、其技术性能特点和优越性等。它能有效降低除尘器阻力,稳定处理风量,控制排放,减少维护量,延长滤件更换间隔。  相似文献   
109.
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籽油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仲籽为原料,应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杜仲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杜仲籽油的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min,超声波功率225W,在该条件下杜仲籽油得率27.24%.  相似文献   
110.
石纪军 《绿色视野》2009,(10):23-23
安徽皖北药业的主要产品为抗生素原料药.其生产方法为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包括生物发酵、酸化过滤、提取结晶、精制包装等过程。生产废水主要来自提取工艺的废母液和各种冲洗水,属于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单一的好氧、厌氧或物化方法都难以达到处理目标,必须采取先进技术和多种方法联合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