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0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711篇
安全科学   1531篇
废物处理   176篇
环保管理   314篇
综合类   2095篇
基础理论   238篇
污染及防治   420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29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气生微藻可用于产生广泛的代谢物,被认为是一种有价值、可再生的原材料。然而,关于气生微藻生长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暴露于空气中的气生微藻直接受到光照变化影响。基于此,通过改变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对气生微藻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气生微藻对光照的反应。实验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气生微藻的生物量也增加,在10 000 lux时,生物量达到3.38 g/L。叶绿素含量在10 000 lux时含量高于其他实验组,第7天达到64.73 mg/L。光照时长增加,气生微藻的生物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在24 h连续光照时,其生物量受到光抑制,生物量的增加低于16 h光照时。同时,在16 h光照时,叶绿素含量达到了64.73 mg/L,高于其他实验组。结果表明,气生微藻对光照强度具有较高耐受性,在光强增加到10 000 lux时,仍未出现抑制现象。16 h光照时长下,气生微藻叶绿素含量高于其他实验组,同时生物量在16 h光照时也高于其他实验组。说明气生微藻的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促进了生物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92.
非甲烷总烃测定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应用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比较了非甲烷总烃不同的测定方法,探讨了在实际环境监测分析中非甲烷总烃测定过程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对色谱条件提出了几点优化建议,发现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以甲烷计更接近实际监测情况,并验证了HJ/T 38—1999和HJ 604—2011方法中2种总烃标准曲线绘制方法的等效性,但在实际环境监测中HJ 604—2011方法操作更加简捷。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总烃也存在严重的不足,基于FID响应值的非甲烷总烃不能准确全面反映空气有机污染程度,可能会掩盖空气中某些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993.
典型水源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地下水污染是由含水层本身的脆弱性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负荷造成的。污染物的荷载可以控制或改变,但是含水层的敏感性是本质的、天然的特性。污染风险不仅取决于相对稳定、不宜改变的含水层天然特征,还取决于主观的污染活动。因此,从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地下水污染源荷载以及地下水社会效益3个方面评价了典型水源地地下水受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4.
碘量法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硫浓度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碘量法和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对二氧化硫浓度测定的对比。通过试验证明,碘量法测得的二氧化硫浓度值偏高。结果表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适用于长时间测定二氧化硫混合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995.
夏季受东南季风、湖流等因素影响,太湖蓝藻向西北部水域集聚,该区域平均藻密度可高达1×109个/L以上,其中蓝藻集中堆积的近湖岸区域藻类密度更高,蓝藻在不同生命阶段释放的藻源性VOCs的成分谱和产生量有较大差异,其中烯烃和有机胺反应活性较强。蓝藻水华高发期太湖西岸非甲烷总烃的浓度约为常州市区的3.3倍,日变化趋势符合蓝藻代谢规律。太湖西部蓝藻水华、湖西区的非甲烷总烃浓度和臭氧污染程度时空变化规律表明:太湖西部(宜兴)是整个流域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臭氧污染的形成与太湖蓝藻水华暴发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环境监测》2017,(2):81-81
2017年3月24日,《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在浙江省宁波市组织召开《中国环境监测》2016年度优秀论文评审会。针对2016年《中国环境监测》刊发的137篇论文,采取编辑部初筛、专家分组评审、综合审议等形式,依据优秀论文评选标准,按论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科学、论述规范、结论准确的要求,最终评选出18篇优秀论文,占刊登论文总数的13%(详见表1)。编辑部将在网站和期刊上公布优秀论文题目及作者,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相似文献   
997.
为解决采用无机纤维类多孔吸声材料声屏障存在低频效果差的问题,开发了一种由微穿孔板、共振板、阻尼层加镀锌钢板组成的复合共振吸隔声屏障,并基于仿真分析和实验探讨了材料孔径、组合结构、使用环境等对新型复合共振吸隔声屏障的隔吸声性能的影响。开发出的双层和三层复合共振组合材料在厚度10 cm时对500 Hz及以下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分别可达0.48~0.64,0.49~0.72,100 Hz时吸声系数可达0.18~0.34,0.20~0.38;双层和三层复合共振组合材料在63~1 600 Hz的1/3倍频带的平均隔声量分别可达11.37~15.30 dB(A),13.71~21.33 dB(A)。该复合共振吸隔声屏障与常用材料相比,在成本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变电站低频噪声的隔声和吸声性能均有了较大提高,并且材料更环保、耐腐蚀,便于施工和维护。  相似文献   
998.
999.
生态旅游的非持续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旅游是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常常十分脆弱,文化多样性则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因此生态旅游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表现出潜在的非持椟特征。生态旅游必须要在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资源的同时,考虑这些资源的保护以做到可持续利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COD在线自动分析仪,是用来对各类污水中COD排放浓度进行连续监控的仪器。通过对两种国产COD在线自动分析仪的原理、性能及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初步探讨了两种仪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