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SBR快速实现短程硝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建立的序批式反应器(SBR),探索实现城市生活污水短程硝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废水温度维持在(30±1)℃、p H值为7.8~8.2的条件下,采用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仅驯化培养29 d,成功实现短程硝化,亚硝氮积累率为95%左右。通过对比发现,间歇曝气方式优于连续曝气方式,间歇曝气能有效地将溶解氧(DO)浓度控制在1.0mg/L以下,从而有利于进行短程硝化反应。此外,温度和p H可以影响亚硝氮的积累效果;当温度在25~35℃、进水p H为7.8~8.2时,亚硝氮的积累情况较好,积累率在91%以上。  相似文献   
72.
火山岩填料曝气生物滤池内循环强化脱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表明,被粉碎的火山岩是一种较好的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出水内循环虽然对COD、SS以及浊度没有太大影响,甚至因试验期间低温限制使得硝化效果改善并不明显,但内循环可以显著提高曝气生物滤池反硝化(脱氮)效果。在内循环比为150%时,硝化过程中产生的NO-3几乎均能被反硝化完全去除,只是由于试验时的低温限制了硝化效率使TN去除效率提高幅度受到限制,从无内循环时的438%仅仅被提高到69.1%。DO值沿填料层高度呈山谷型分布(谷底位于填料层50 cm处)规律揭示,DO谷底是反硝化的拐点,也是反硝化与硝化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73.
膜生物反应器中同步硝化反硝化机制及影响因子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膜生物反应器的连续运行,研究了DO、C/N比、F/M和pH等影响因子对膜生物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O、C/N比、F/M和pH是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的重要影响因子;膜生物反应器中pH值的变化在7左右,DO为0.8 mg/L,C/N比为10,F/M在0.15~0.36 kg COD/(kg MLSS.d)之间时能发生比较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相似文献   
74.
侧沟式一体化OCO工艺中DO和C/N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配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DO和C/N对侧沟式一体化OCO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和COD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维持进水COD均值约为300 mg/L,TN约为40 mg/L,MLSS约为2 600 mg/L,进水流量为20 L/h时,COD去除率随着DO的增大逐步提高,当好氧区DO均值约为2.0 mg/L时,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最好,TN去除率达到了80%以上;维持好氧区DO均值约为2.0 mg/L,MLSS约为2 600 mg/L,进水流量为20 L/h时,不同C/N对COD去除率影响不大,当进水C/N约为8时,同时硝化反硝化效果最好,TN去除率均值达到了82%。  相似文献   
75.
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中DO浓度对N2O产生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在连续曝气全程好氧的运行条件下,考察不同溶解氧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性能及N2O产量的影响.控制溶解氧浓度恒定在1、2、2.5和3 mg/L.结果表明,DO为2 mg/L和2.5 mg/L时,氨氮去除率分别为97.9%和98.5%,同步硝化反硝化率均为99%.DO为2 mg/L时,...  相似文献   
76.
革新的UNITANK法处理城市污水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UNITANK法的传统运行模式做了改进。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问、溶解氧浓度和泥龄等重要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系统控制在适宜的条件下,出水COD和NH3-N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提出了后续研究中改善除磷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77.
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在地表水体DO浓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灰色马尔柯夫模型是一种随机预测模型,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经济的预测中,本文利用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对某平原河段DO浓度进行了预测。经验证,灰色马尔柯夫模型适用于对地表水体DO浓度预测,并具有相当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使模型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8.
采用传统推流式连续流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考察了常温和低温时DO对污泥膨胀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常温23°C将DO从正常的2 mg/L以上降低至0.5 mg/L,引发了污泥沉降性的恶化,SVI值从150 mL/g升高到175 mL/g左右,这时出水非常清澈,并且在一个月的运行中,系统稳定保持低氧丝状菌微膨胀;低温15°C时,降低DO引发了严重的污泥膨胀,SVI值达到350 mL/g以上;为控制污泥膨胀,升温至23~25°C,但维持DO在0.5~1 mg/L,SVI值下降到200 mL/g,系统再一次达到稳定的低氧丝状菌微膨胀,这期间COD去除率不受影响,保持在80%以上。可见,不要求脱氮的污水处理厂在春夏秋季,可以考虑在低DO条件下运行,不仅不会发生过大的污泥膨胀,还可以大量节约供氧能耗。  相似文献   
79.
在研究京津地区排污河网有机污染物的分布时,建立了非定向河网水质模式,并在计算中引入了相关矩阵和递归函数的概念,使模式的计算过程简化,解决了由于河水流向不定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
应用A/O生物脱氮中试试验装置处理实际生活污水,从pH、污泥浓度(MLSS)、自由氨(FA)、温度、污泥龄(SRT)、溶解氧(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方面系统的分析了A/O工艺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DO浓度是A/O工艺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主要因素,由FISH检测发现长期控制低DO浓度(0.3~0.7 mg·L-1)可以导致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淘洗,从而实现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率,试验获得平均亚硝酸氮积累率为85%,有时甚至超过95%.提高DO浓度,1周内亚硝酸氮积累率从85%降到10%,继续维持低DO浓度,大约需要2个污泥龄时间才可重新恢复到较高的亚硝酸氮积累率(>75%).低DO浓度下,试验初期污泥沉淀性能随着亚硝酸氮积累率的增加而变差,而在试验后期,无论亚硝酸氮积累率多高,污泥沉淀性能一直很好,SVI值处于80~120 mL·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