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39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370篇
基础理论   147篇
污染及防治   249篇
评价与监测   196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将合肥地区大蜀山的白(Egretta garzetta)卵和组织样品,用原子吸收法时样品中的Pb、Cd等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2种重金属元素在卵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Cd在卵的内容物中残留量较低。而且这2种重金属污染物在鹭卵不同部分的残留量均有差异;同其他地区类似的研究结果相比,合肥地区鹭卵中重金属残留水平相时较高。  相似文献   
12.
膨润土吸附-絮凝法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天然膨润土对Pb ̄(2+)、Cd ̄(2+)、Cr ̄(3+)的吸附和膨润土的絮凝沉降条件,将吸附与絮凝过程结合起来形成处理污水的新工艺,加入0.04%膨润土和0.006%的PAC可使低浓度污水中Pb ̄(2+)脱除93.1%。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垃圾理化性质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化学元素及重金属等进行了1年(每月2次)共24次的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在焚烧过程中,能产生低位热值(Q低)的有机物占(44.28±2.24)%,不产生低位热值的无机物占(13.94±2.01)%,混合物(破碎的动植物碎片及粘附在其上面的灰、土、砂)占(43.36±8.67)%。垃圾中可燃物比例较高,水分含量较低,有利于焚烧和热解,低位热值(Q低)平均值为(5590.8±1252.3)kJ/kg,但低位热值随季节变化较大。垃圾中化学元素硫(S)、氯(Cl)、氮(N)、氢(H)、碳(C)、氧(O)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20±0.13)%、(0.48±0.11)%、(0.87±0.18)%、(2.56±0.76)%、(30.78±4.06)%、(16.42±5.17)%,与其他城市相比,S、N、Cl的含量较高。垃圾中的重金属铅(Pb)、镉(Cd)的年平均值分别为41.94mg/Kg和1.806mg/kg;汞(Hg)含量变化较大。焚烧后的灰渣中,Pb部分挥发,Cd得到富集,但几乎无Hg检出。  相似文献   
14.
螯合纤维的合成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含有胺肟基和胺腙基功能纤维的合成、结构表征和螯合性能。新型合纤维对多种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从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去除重金属离子,经洗脱后可回收金属,螯合纤维能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5.
颗粒物质金属形态逐级提取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颗粒物质中金属形态逐级提取测定技术方面的研究情况,重点阐述了颗粒物质金属形态分离方法,并对各相态的浸取技术和金属总量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从而为开展颗粒物质的金属化学形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落叶对重金属吸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落叶 (主要是梧桐落叶 )对重金属 (Cu、Ni、Cr)的吸收作用 ,结果表明 :落叶对重金属溶液的吸附效率高于 60 % ,二次吸附效率仍高达60 % ,对混合液吸附效果更好 ,且吸咐效果与吸附时间、落叶粒径关系不显著 .本文还对落叶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  相似文献   
17.
曲霉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去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2种曲霉A.sojae M146和A.oryzae M149的菌体,作为吸附剂对水中Pb^2+和Cd^2 进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曲霉菌体的最佳培养时间为72h,吸附的最佳pH为5.5、温度为30℃、时间为1h。在最佳实验条件下,A.sojae M146对Pb^2 和Cd^2 的吸附率,分别为69.76%和72.28%;A.oryzae M149对Pb^2 和Cd^2 的吸附率,分别为60.64%和81.34%。使用稀碱溶液对曲霉菌体进行浸泡预处理后,可提高对重金属的吸附去除效果;而使用稀释、乙醇水溶液以及蒸馏水对菌体浸泡后,明显降低了重金属的去除效果。Na2CO3和EDTA溶液,可以有效地将重金属从曲霉体上解吸下来,从而达到重复利用菌体作为吸附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哈尔滨市所辖8区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环境的调查和监测,利用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哈尔滨市蔬菜生产基地土壤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9.
Land application of contaminated waste products has been defended as beneficial use by some scientists and regulator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behavior of any toxins accumulated in soils from this practice is reasonably well understood and will not have detrimental agronomic or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to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n this review, I use the case of toxic metals in sewage sludges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land to illustrate that metal behavior in soils and plant uptake is difficult to generalize because it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nature of the metal, sludge, soil properties and crop. Nevertheless, permitted agricultural loadings of toxic metals from sewage sludges are typically regulated using the sole criterion of total metal loading or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Several critical generalizing assumptions about the behavior of sludge-borne metals in soil-crop systems, built into the US EPA risk assessment for metals, have tended to underestimate risks and are shown not to be well justified by published research. It is argued that, in the absence of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metal behavior in each specific situation, a more precautionary approach to toxic metal additions to soil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20.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预测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几种金属生物毒性预测模型,如FIAM、GSIM和BLM等模型。金属与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之间的关系,是制定金属的水质标准的依据,随着对金属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和毒性关系研究的深入,产生了很多的机理描述模型。描述金属与生物作用的现存模型有多种,分别从多种角度解释了环境因素对金属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毒性的影响,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给出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信息,但都存在缺陷,不能完全替代毒性实验。建立合理的金属毒性预测模型,为建新的水质标准提供依据,正是国际环境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