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6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2036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213篇
环保管理   752篇
综合类   3695篇
基础理论   2122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16篇
评价与监测   282篇
社会与环境   173篇
灾害及防治   10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440篇
  1999年   513篇
  1998年   397篇
  1997年   400篇
  1996年   487篇
  1995年   400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27篇
  1975年   33篇
  197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31.
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的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表面的吸附与解吸特征. 结果表明,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表面的吸附与解吸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其相关系数(R2)在0.97-0.99之间,并表现为非线性特征. 六氯苯在红壤和黄泥土上吸附的KadsF值均小于其解吸的KdesF值,说明六氯苯在这两种土壤表面的解吸表现为一定的滞后效应. 随着初始浓度的升高,其滞后效应增强,两者呈线性相关. 用不同方程对滞后系数H,ω和λ进行量化,发现不同浓度的六氯苯在土壤表面的解吸过程表现出正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932.
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相对保留时间和理化性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33.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超兰  汪小勇  姜文  廖荣胜  黄锋 《生态环境》2007,16(5):1436-1440
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施用的有机氯农药,由于其性质极其稳定,在土壤至今仍有残留。植物修复有机农药污染土壤并不多见,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项研究对提高土壤环境质量、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rum Lan.)、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作为供试植物,在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质量分数为1.09 mg.kg-1的污染土壤中种植3个月,研究了种植不同植物条件下土壤中HCH的消解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种植植物大大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的活性,并且微生物的数量和酶的活性与土壤中HCH的消解密切相关。试验结束后,不同处理中HCH及其4种异构体的总含量降低幅度为43.87%~65.79%,其中种植紫花苜蓿和多花黑麦草的处理中HCH消解较快,对HCH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较好。可见,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可行的环境友好的修复六六六污染土壤的技术。  相似文献   
934.
多效唑在土壤中降解、吸附和淋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MET)在土壤中的环境引为,MET在土壤中降解较缓慢并随土壤环境条件而异,淹水厌氧条件比旱地好氧条件降解更缓慢,灭菌土壤中未见明显降解,微生物培养试验表明,MET对真菌有明显抑止作用,以MET为唯一营养源的培养基上能生长出几种放线菌,在三种供试土壤中,MET在高有机质含量的黑土中吸附常数远大于黄棕壤和潮土;MET的淋溶则在砂粒含量较高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潮土中最快,黑土最慢,黄棕壤居间.  相似文献   
935.
农药和其它有机化合物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及其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莫汉宏  杨克武 《环境化学》1994,13(5):401-408
农药和其它有机化合物的水溶解度、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有机碳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等物化参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有机化合物的水溶解度与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有机碳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呈负相关;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有机碳吸附常数和生物浓缩因子呈正相关。本文所建立的数学关系式能较好地预测未知化合物的环境特性。  相似文献   
936.
海底铁锰氧化还原过程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金明 《环境化学》1993,12(1):29-35
本文用室内海水-沉积物平衡箱研究了沉积物间隙水中铁、锰的垂直变化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分布,Fe~(2+)随深度、时间的变化幅度大,在六个月的实验期内均是如此,而Mn~(2+)在放置三个月后即趋于稳定;Fe~(2+),Mn~(2+)产生的宏观经验动力学表明:Fe~(2+)受pH影响远比Mn~(2+)大,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更为明显,Fe~(2+)在较下层产生速率大,而Mn~(2+)反之;Fe~(2+)的扩散转移是上覆海水向沉积物中转移,扩散量为-60.7ug/m~2d,Nn~(2+)转移方向相反,扩散量为1746.2ug/m~2.d。  相似文献   
937.
铝离子与聚硅酸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高宝玉  李翠平 《环境化学》1993,12(4):268-273
本文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铝离子与聚硅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借助于微电泳技术测定了含铝离子的聚硅酸絮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水解沉淀物的表面ζ电位变化情况;借助于透射电镜手段及静置观察方法考察了铝离子含量对聚硅酸胶凝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硅酸对铝离子具有一定的螯合(络合)和吸附作用,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定量的作用关系,而是聚硅酸对铝离子的作用量随着铝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铝离子影响聚硅酸的胶凝时间,适量的铝离子的存在可延长聚硅酸的胶凝时间。聚硅酸的存在影响铝离子在不同pH值下的水解沉淀物的ζ电位值,使得达到零电位状态时的pH值向低pH值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938.
本工作采黑由美国引进的超滤装置,在湖南湘潭纺织印染厂进行了从退浆废水中回收pVA的生产性扩大试验,探讨了料液温度、浓度,操作压力等因素对超滤性能的影响,并简单介绍了回收浆料回用于浆纱,织布及印染生产的情况。  相似文献   
939.
利用盆培实验,对种子分别来源于污染区和非污染区的两个酸模种群在Cu2 胁迫下的抗性和生物蓄积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Cu2 胁迫下,来源于污染区的酸模种群根长和生物量受到的抑制作用明显地低于非污染区种群。当Cu2 处理浓度≥250μmol·L-1时,污染区种群的抗性指数显著高于非污染区种群(P<0.01)。在Cu2 处理浓度为50、250、500μmol·L-1时,污染区种群地上部分的铜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同处理组中的非污染种群(P<0.05)。这些结果表明酸模的污染区种群较非污染区种群对铜有着更强的抗性,并且污染区种群存在限制Cu2 向地上部分运输的机制,而这种限制运输的机制可能对提高铜的抗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0.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诱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临床护理方法进行了实践探讨,以求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