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25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51.
烟气NOx污染控制技术及国产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NOx的危害、污染控制技术的分类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突出介绍了几种适合我国应用推广的典型NOx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如电子束脱硫脱硝技术、脉冲电晕放电法以及SNCR/SCR联合脱硝方法。在对国内外脱硝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应用经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剖析了适合在我国应用推广的NOx污染控制技术,提出了国产化建议。  相似文献   
252.
为了进一步提高表面涂覆钒基催化剂的蜂窝型SCR反应器的脱硝性能,将蜂窝直通道结构改为扩缩形式.借助Fluent软件容积反应和多孔介质模块描述涂覆层的催化反应,建立了烟气流过蜂窝反应器脱硝过程的数值模型.为验证模型预测精度,模拟了一组直通道蜂窝反应器的烟气对流脱硝实验.借助本文模型,研究了结构和工作参数对新型蜂窝反应器脱...  相似文献   
253.
● Bimetallic oxide composite catalyst was designed for the urea-based SCR process. ● Surface chemical state and typical microstructure of catalyst was determined. ● Reaction route was improved based on intermediates and active site identification. ● TiO2@Al2O3 presents an obvious promotion for urea hydrolysis. As a promising option to provide gaseous NH3 for SCR system, catalytic urea hydrolysis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and improving surface area and activity of catalysis are the crucial issues to be solved for efficient urea hydrolysis. Therefore, a composite metal oxide (TiO2@Al2O3)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a simple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mesoporous alumina (γ-Al2O3) as substrate. The results verify the mesoporous structure and submicron cluster of TiO2@Al2O3, with exposed crystal faces of (101) and (400) for TiO2 and γ-Al2O3,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negativity difference of Ti4+ and Al3+ changes the charge distribution scheme around the interface, which provides abundant acid/base sites to boost the urea hydrolysis. Consequently, for an optimal proportioning with nano TiO2 content at 10 wt.%, the hydrolysis efficiency can reach up to 35.2 % at 100 °C in 2 h, increasing by ~7.1 % than that of the blank experiment. 13C NMR spectrum measurements provide the impossible intermediate species during urea hydrolysis.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clarify the efficient H2O decomposition at the interface of TiO2@Al2O3. The result offers a favorable technology for energy-efficiency urea hydrolysis.  相似文献   
254.
从脱硝还原剂氨站的安全性、技术成熟性和应用广泛性、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方面对几种SCR脱硝还原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纯氨法的建造、运行成本较低,一般情况下,宜采用纯氨为脱硝剂。  相似文献   
255.
采用一步浸渍法和分步浸渍法分别制备了V_2O_5-WO_3-CeO_2/TiO_2催化剂,考查了其脱硝性能、抗SO_2中毒性能和脱硝活性稳定性,并通过SEM、EDS、XRD、激光拉曼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分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脱硝活性优于一步浸渍法,且抗SO_2中毒能力更强;在m(V_2O_5)∶m(WO_3)∶m(CeO_2)∶m(TiO_2)=1∶5∶10∶100时催化剂脱硝活性最佳,且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分步浸渍法与一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晶型结构相差不大,而分步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粒径更小、更均匀,催化剂中Ce、O、V和W元素的含量更高。  相似文献   
256.
选取4份国内不同催化剂厂家的蜂窝式SCR脱硝催化剂,测量并对比其机械性能和活性,结合理化特性分析催化剂机械性能与活性不达标的原因。结果表明,脱硝催化剂的机械性能和活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催化剂中主活性成分和助催化剂WO_3的含量,Ca O,K,Na,Mg等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以及比表面积、孔容等微观孔结构都能影响催化剂的活性。SiO_2,Al2O_3等玻璃纤维含量和生产工艺会影响催化剂的机械性能。燃煤电厂需根据烟气条件对催化剂进行选型和设计,催化剂生产厂家必须优化和调整催化剂各生产环节工艺参数,严格把控原料质量,确保生产的催化剂产品同时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活性,以满足电厂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57.
以成型TiO2作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n-Ce/TiO2低温SCR催化剂,并系统研究了制备方法、煅烧条件、活性组分担载量、Mn含量等参数对催化剂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的升高会促使活性组分结晶度的提高,从而引起催化活性的降低,在500℃和600℃下所得Mn-Ce/TiO2催化剂活性组分为无定型态,表现出较高的脱硝活性。活性组分担载量的增加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Mn含量对Mn-Ce/TiO2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影响,当Mn/(Mn+Ce)摩尔比为40%和85%时,催化剂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58.
用原位红外分别进行了MnOx/Al-SBA-15催化剂上NH3和NO+O2的吸附态和瞬态实验以及NH3+NO+O2反应的稳态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上存在着L酸位和B酸位,NH3吸附在催化剂上形成配位态的NH3和NH4+,配位态的NH3能脱氢形成—NH2活性中间态。NO+O2在催化剂上吸附形成硝酸盐类、硝基类和亚硝酸盐类。将NO+O2通入预吸附NH3的催化剂中时,表面的配位态的NH3、NH4+和—NH2都会减少直至消失,SCR反应显著。而将NH3通入预吸附NO+O2的催化剂中时,只有硝基类和亚硝酸盐类减少,硝酸盐类基本不发生变化,SCR反应微弱。NH3+NO+O2稳态反应中,催化剂表面稳定存在着NH4+和硝酸盐类,SCR反应显著。  相似文献   
259.
为控制水泥脱硝工程产生的氨排放问题,中国发布《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对水泥企业氨排放限值提出明确要求。但水泥脱硝设施同步配套的氨在线检测仪记录数据表明,多数水泥厂脱硝后的氨排放浓度远超过标准限值。为此,对照火电厂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指出了水泥工业氨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文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检测数据和国外相关文献,确认水泥工业存在"本底氨"排放,水泥原料、协同处理废弃物、生产工况变化是导致本底氨排放的主要原因。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设施产生的氨逃逸将增加氨排放浓度,反应温度窗口、停留时间、氨/氮摩尔比(NSR)、喷射方案等均会影响氨逃逸浓度。优化水泥生产工艺、SNCR脱硝工艺或配套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等方式可有效控制水泥厂本底氨及氨逃逸。  相似文献   
260.
氮氧化物是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脱硝技术是目前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技术。对SCR技术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贵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子筛型催化剂以及碳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催化剂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SCR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