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1篇
综合类   369篇
基础理论   101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微滤膜与活性炭联用工艺去除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及水库含藻水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处理技术复杂,难度较大。因此,除藻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显得越来越紧迫。膜处理技术在给水中的应用是水处理技术的重大突破,正逐渐成为21世纪水处理技术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本文以继承和吸收成熟技术,并将其工程化,以便及时解决具体问题为原则,根据国内外最新水质标准要求,提出了微滤膜与活性炭联用的除藻新上艺,并对除藻工艺方案确定原则、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除藻工艺方案设计进行了说细分析说明。本文认为微滤膜技术在我国供水行业推广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达到大规模工程应用。应用微滤膜与活性炭联用工艺解决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问题在技术上是成熟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2.
采用OECD标准方法测定了40种取代芳烃化合物对绿藻的48h急性毒性,毒性最强的是邻二硝基苯,其lg1 EC50为5 04;毒性最弱的是苯酚,其lg1 EC50仅为2 46。计算得到所研究化合物的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范德华面积((sVdW))及分子量(Mw)。对化合物毒性和结构参数进行了定量的结构与活性关系(QSARs)研究。所研究化合物对绿藻的毒性主要分子的轨道能和空间参数有关。方程(lg1 EC50=-1 029(EHOMO)+0 025(sVdW)-8 322,R2(adj)=0 824)有很好的预测能力,训练组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 10%,测试组的平均误差为6 99%。苯酚和苯胺类化合物属于极性麻醉剂,其毒性与空间参数或疏水性有关;硝基苯类是反应型化合物,可作为亲电子试剂,产生相应的潜在毒性更强的亚硝基化合物,其毒性一般与分子轨道能有关。   相似文献   
663.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其对浊度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和污水中筛选到一株有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 (命名为WB 2 ) ,由该菌株分泌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有很好的絮凝效果。与聚合硫酸铁助絮凝剂共同使用时 ,该微生物絮凝剂对含藻污水的絮凝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当微生物絮凝剂浓度为 5mg/L、聚合硫酸铁浓度为 5~ 6mg/L时 ,处理效果最佳 ,浊度去除率达 98.6 % ,色度去除 82 %。  相似文献   
664.
为了对城市尾水深度脱氮,提高地表水体质量,分别利用微藻(Z)、芽孢杆菌(Y)和微藻芽孢杆菌(ZY)对城市尾水进行脱氮处理与氮代谢菌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Z和ZY对城市尾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2组降解率都达到了95%以上.Z对亚硝态氮去除效果最好,芽孢杆菌与微藻的共同作用在氮循环反应中亚硝态氮转化为硝态氮过程发挥出较为强大的稳定效果.芽孢杆菌可以有效去除硝态氮,并可以提高微藻对硝态氮的去除效率.ZY菌对城市尾水中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其降解率高达99%以上,几乎完全去除城市尾水中的硝态氮.在Z中样本数占比较高的菌群分别为Chroococcidiopsis_PCC_7203 (24.38%)、uncultured_bacterium-g_norank_f_A4b (23.65%)、Exiguobacteriu (7.09%)、Leptolyngbya_PCC-6306 (9.41%)和Bacillus (1.99%).在ZY中样本数占比较高的菌群分别为Brevibacillus (22.94%)、Clostridium(8.78%)和Bacillus (4.88%),Chroococcidiopsis_PCC_7203 样本数占比仅为7.84%,远远低于Z样本数所占比例.微藻可以很好去除系统中氨氮,芽孢杆菌与微藻联用具有较好的氨氮和硝态氮去除效果,芽孢杆菌具有抑制微藻过度增长作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黑臭发生.研究可为城市尾水深度处理,防止地表水体富营养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65.
Assessment method for ecological condition of Xiangxi River system was studied by using 13 candidate metrics of epilithic diatom which can reflect conditions in pH, salinity, nitrogen uptake metabolism, oxygen requirements, saprobity, trophic stat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and pollution tolerant capability etc. By one-way ANOVA, the metrics of relative abundance of acidobiontic algae (ACID), freshwater algae (FRESH), high oxygen requirement (HIGH-O), eutraphentic state (EUTRA) and mobile taxa (MOBILE) were suitable for distinguishing sites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n, the river diatom index (RDI) composed of these five metrics was used to evaluate ecological condition of the ri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althiest sites were in the Guanmenshan Natural Reserve (with the mean RDI of 79.73). The sites located in tributary of Jiuchong River also owned excellent state (mean RDI of 78.25). Mean RDI of another tributary – Gufu River and the main river were 70.85 and 68.45 respectively, and the unhealthiest tributary was Gaolan River (with mean RDI of 65.64). The mean RDI for all the 51 sites was 71.40. The competence of RDI was discussed with comparison of evaluation results of DAIpo and TDI,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multimetrics is more competent in assessment task.  相似文献   
666.
强降雨对沙河水库的水质及其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汛期强降雨往往对河流水质产生重要影响,而关于不同类型强降雨对河流水质及藻类群落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以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及其支流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2019年和2020年汛期不同类型强降雨对沙河水库水质的影响.通过对2019年强降雨(累计降雨量达51.6 mm·d-1和降雨强度12.9 mm·h-1,历时4 h)和202...  相似文献   
667.
于2021年5月对淮安境内淮河主要干支流8个点位的水质状况和着生藻类群落结构采样调查,应用3种多样性指数模型评价区域水生态健康状况,并探究影响着生藻类多样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淮河流域淮安市域共检出着生藻类3门23科32属(种),由硅藻门、蓝藻门和绿藻门组成,硅藻门占绝对优势;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流域水生态状况良好,整体表现为清洁-轻污型水体,淮河上游水质稍差于其他水域;结合水质监测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分析,认为生境状况是影响着生藻类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