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428篇
基础理论   138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提高阿特拉津降解菌Acinetobactersp.DNS32的产量,分别采用响应曲面法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对阿特拉津降解菌DNS32发酵培养基中3个重要基质成分(玉米粉、豆饼粉、K:HPO。)进行优化研究。响应曲面法确定3种成分的含量为玉米粉39.494g/L,豆饼粉25.638g/L和K。HPO。3.265g/L时,预测发酵活菌最大生物量为7.079×10^8CFU/mL,实测量为7.194×10^8CFU/mL;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确定3种主要成分含量为玉米粉为39.650g/L,豆饼粉为25.500g/L,K2HPO4为2.624g/L时,预测最大值为7.199×10^8CFU/mL,实测量为7.244×10。CFU/mL;最终确定培养基配方:玉米粉为39.650g/L,豆饼粉为25.500g/L,K2HPO4为2.624g/L,CaCO3为3.000g/L,MgSO4·7H2O和NaCl均为0.200g/L;优化后阿特拉津降解菌DNS32发酵生物量比优化前提高了36.6%。结果表明,在阿特拉津降解菌DNS32发酵培养基组分优化方面,响应面法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都是可行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具有更好的拟合度和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52.
以猪粪为接种物,以棉花秸秆和水稻秸秆为发酵原料,分别对秸秆进行稀碱法预处理和稀碱法与超声波联合预处理,在发酵温度为(37±1)℃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研究。结果表明,以联合预处理的秸秆为发酵原料,厌氧发酵的各项指标均比以稀碱预处理秸秆发酵的效果好,其中累积产气量和沼气中甲烷含量分别提高35.23%和2.4%,发酵后TS、VS含量相对减少2.6%~10.94%,发酵液代谢产物中的有机酸丙酮酸、乙酸和柠檬酸含量相对减少23.9%~25.9%、20.24%~24.53%和41.08%~45.91%。  相似文献   
53.
采用酸碱预处理乌梁素海典型沉水植物龙须眼子菜和挺水植物芦苇,通过厌氧发酵动力学分析、还原糖变化及微观结构解析,研究酸碱预处理对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后水生植物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两阶段累积产气量、氢气及甲烷含量均显著提高,酸处理效果优于碱处理。采用0.5 mol/L HCl预处理龙须眼子菜效果最佳,最大氢气、甲烷含量分别达42.65%和52.82%,产氢气速率为4.118 mL/h,产甲烷速率最高达14.199 mL/h。芦苇经1 mol/L HCl预处理效果最佳,最高氢气、甲烷含量分别为32.22%和65.26%。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分析表明,酸碱预处理可显著破坏芦苇、龙须眼子菜的纤维素结构,有效增加植物与微生物接触面积,有利于厌氧发酵联产氢气-甲烷工艺的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4.
两阶段曝气生物滤池的硝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少、投资费用低、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现已被应用于许多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深度处理以及污水的回用。实验以陶粒为填料,自行设计了升流式两阶段BAFs(UBAFs)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反应器运行条件对COD与氨氮去除影响,并探讨了UBAFs反应器内氮流失及同步硝化反硝化情况。结果表明,UBAFs对生活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在进水COD和氨氮浓度分别为200~363 mg/L和16.8~31.3 mg/L条件下,UBAFs处理出水水质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能够满足回用要求。通过采用氮平衡分析方法和借助电子扫描电镜技术,初步认为UBAFs反应器脱氮方式是由于在UBAFs第一阶段局部厌氧环境中以传统方式进行硝化反硝化脱氮,第二阶段是在好氧条件下,异养好氧硝化菌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  相似文献   
55.
利用煮茧废水培养钝顶螺旋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缫丝厂煮茧废水和Zarrrouk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比较,筛选出了适合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在煮茧废水中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和与之相适应的驯化藻种。经室外150升煮茧废水扩大培养,干藻生物量可达16.03克/米 ̄2·天,粗蛋白含量达58.6%,含有17种氨基酸。比用Zarrouk培养基培养的螺旋藻产量提高15.78%,成本减少80%以上。培养后的煮茧废水COD和BOD_5浓度低于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室筛选的煮茧废水培养基和驯化藻种,在煮茧废水中大量培养螺旋藻,实现废水资源化是可行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6.
Commercial poly(lactide) degradation was studied in an inert solid medium simulating compost conditions, with the aim to achieve a complete carbon balance of the polymer degradation. The mineralisation rate at the end of the test was 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for poly(lactide) degradation in compost. It was shown that the mineralisation rate after 45 days of degradation was quite lower in inert solid medium than in compost bu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data was enhanced. A protocol for both extra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carbon included in the different degradation by-products was proposed and the carbon balance of the polymer degradation was followed during the test with a satisfactory accuracy. The non-degraded PLA material was recovered during the test, hence the evolution of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was followed. A two-step degradation mechanism was highlighted in inert solid medium, showing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abiotic reactions for PLA degradation in compost.  相似文献   
57.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产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  袁林江 《环境工程学报》2012,6(9):3053-3057
以啤酒厂废水处理厂UASB中的厌氧污泥为种泥,葡萄糖为基质,研究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产氢。控制反应器内pH为4.0~4.5,温度为(36±1)℃,水力停留时间为8 h,当进水葡萄糖浓度为4 000 mg/L,容积负荷为12 kg/(m3.d)条件下,该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实现了连续高效厌氧产氢。生物气中的氢气含量约为48%~53%,基质产氢率为1.1 mol/mol葡萄糖,COD去除率为15%~25%,最大比产氢速率为84.5 mol/(kg VSS.d)。液相末端发酵产物中乙醇和乙酸的含量占液相末端发酵产物总量的80%以上,表明该反应器内进行的是乙醇型发酵厌氧产氢。厌氧序批式反应器完全可以实现连续高效厌氧产氢,比较适用于日处理量较小的高浓度含糖废水。  相似文献   
58.
汽爆麦草固态发酵木质素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素是地球上主要的可再生芳香族化合物 ,是地球上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丰富可再生天然资源 ,然而 ,对它的利用研究却很少 ,是天然高分子中未开发的领城[1] .80年代初发现了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LiP) [2 ,3] 和锰过氧化物酶 (MnP) [4 ] 以后 ,木质素酶和木质素生物降解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木质素微生物转化降解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 1)由于木质素酶解是一种非专一性的、以自由基为基础的链反应过程[5] .因此 ,木质素酶在化学工业、煤化学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而现在木质素酶的生产大多用合成培养基 ,必需添加昂贵的…  相似文献   
59.
pH和元素摩尔比对污泥酸化液沉淀法脱氮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产生大量多糖、蛋白质和VFAs碳源的同时会有较高浓度的NH+4-N和PO3-4-P溶出的问题,考察了pH值和元素摩尔比对以沉淀法同时去除NH+4-N和PO3-4-P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pH为9.0,当pH升高到10.0时NH+4-N去除率略有下降,在特定摩尔比范围内摩尔比对沉淀形成的影响大于pH值...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2.5L小罐培养过程中控制温度为25℃~35℃时对细胞生长和MTG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控制相对较低的温度时,细胞生长的延滞期较长,当控制温度较高时,细胞生长的延滞期较短,达到最大DCW和最高MTG酶活的时间均较短;通过研究各种不同模型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得到最适合描述S.mobaraense生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方程为Schoolfield方程;通过对最大DCW和最大MTG酶活进行数学模拟,发现方程X(U)=-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