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7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376篇
基础理论   284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降解2,4-二氯酚能力较强的假单胞菌菌株GT241-1,从该菌株中克隆出参与降解2,4-二氯酚的反式氯双烯内酯异构酶基因(dcpE).克隆策略是采用Southern杂交对其邻近基因进行定位后构建基因组文库,再用斑点杂交从基因文库中筛选目的转化子.经序列测定得知,dcpE基因编码区1062bp.核苷酸和推测的编码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dcpE与已在GenBank登记的相关基因有一定的差异.图5表1参12  相似文献   
142.
应用11种限制性内酶BamHⅠ、BstEⅡ、EcoRⅠ、EcoRⅤ、HindⅢ、KpnⅠ、PstⅠ、SalⅠ、SstⅠ、XbaⅠaⅠ和XⅠⅠ和XhoⅠ分别将中国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单粒包埋HaSNPV)湖北株基因组D组DNA酶切为10、12、22、21、13、6、6、40、6、21、6个片段,并求得基因组大小平均为1什什Mr≈79.1×106.以家委核多角体病毒BmNPV多角体基因为探针,利用Southern杂交技术将病毒多角体基因定位在SalⅠ4.2×103b左右的片段上.与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其它株系酶切图谱比较结果表明,本株病毒与上海等株系及美洲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aSNPVElkar株系酶切图谱相似,它们之间的条带数和大小差异较小,而与已发现的所有多粒包埋型病毒HaSNPV酶切图主谱差异较大.据此认为HaSNPV和HaMNPV属于基因型不同的两类病毒,而HaSNPV不同分离株的同源性很高  相似文献   
143.
利用双农杆菌/双质粒的共转化系统获得了无选择标记转pepc基因的水稻植株.采用两个农杆菌EHA105转化粳稻品种台粳9号幼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其中一个农杆菌内的质粒表达载体的T-DNA区仅含有目的基因pepc,另一个的T-DNA区含有选择标记基因hpt和GUS报告基因.获得抗性愈伤的转化率为9.2%.85.3%的抗性愈伤分化成T0代株系,其中78.8%的T0代植株为GUS阳性转基因植株.PCR分析表明,在78个T0代GUS阳性植株(来源于23个抗性愈伤组织)中共有35个植株(来源于7个抗性愈伤组织)含有pepc基因,即在23个GUS阳性株系中发生共转化株系的频率为30.4%.7个共转化的株系中有5个株系自交产生后代植株中含有无标记转pepc基因植株,其比例为71.4%.无标记的转pepc基因水稻植株中PEPC活性平均比对照提高8.8倍;与非转基因对照植株相比,转pepc基因水稻植株表现出更强的光合能力.图5表3参26  相似文献   
144.
本文对化学品登记所要求的部分健康效应数据——皮肤致敏、重复经口染毒、致变做了解释.涉及到的测试参数包括:皮肤致敏、重复(14/28天)经口啮动物毒性、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DMA效应.  相似文献   
145.
核苷酸序列分析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细菌的进化通常是由于不同种属之间遗传物质水平转移而推进,基因转移的主要方式有转化、转导和接合,本文综述了有关自然界不同生态系统中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以促使更好地评估基因的水平转移,同时在农业生产或环境补救时人们会特意向环境中释放天然或重组细菌,了解环境中基因的水平转移对于安全评估这些细菌造成的后果也是必需的,参46  相似文献   
146.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颗粒体病毒增效基因全长片段,扩增产物用EcoRⅠ/HindⅢ双酶消化,经0.7%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后插入pRSET-B中,得重组表达质粒pRSET/enhancin;但重组子生长异常,在IPTG诱导下未能明显表达目标蛋白.用PstⅠ/HindⅢ双酶消化pRSET/enhancin,电泳回收2.7kb片段后插入pQE-30中,得重组表达载体pQE/enhancin;在IPTG诱导下于35℃成功表达出分子量(Mr)约为108×103的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108.初步纯化的P108显示了极显著的增效活性,对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棉铃虫3龄幼虫的7d致死率提高34.03%,LT50缩短1.4d;对苏云金杆菌杀棉铃虫3龄幼虫的72h致死率提高65.96%.图4表2参14  相似文献   
147.
酵母基因报道系统检测环境二恶英类似物的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套酵母基因报道检测系统,建立和标化了对二恶英类标准样品测定的方法,证明此系统可检测ng级的二恶英及其类似物,具有简单、快速的的特点.对广州市区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较为集中的水体进行的测定显示,二恶英及其类似物在部分地区超标,而各区经处理的自来水均无超标污染.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的血清样品的测定同样证明系统能够测定未浓缩处理的复杂样本,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图4参10  相似文献   
148.
Abstract:  Many species are jeopardized by hybridization and genetic introgression with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Unfortunately, the mechanisms that promote or retard gene flow between divergent populations are little studied and poorly understood. Like many imperiled fish species, the Pecos pupfish ( Cyprinodon pecosensis ) is threatened with replacement by its hybrids with a close congener. We examined swimming performance and growth rate of hybrid pupfish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hybrid vigor in the genetic homogenization of C. pecosensis by its hybrids with sheepshead minnow ( C. variegatus ). The F1 hybrids, backcross hybrids, and purebred C. variegatus displayed greater swimming endurance than purebred C. pecosensis . In addition, F1 hybrids and C. variegatus grew more rapidly than C. pecosensis . The ecological superiority of hybrids probably promoted their rapid spread through and beyond the historic range of C. pecosensis .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radication of hybrids and restoration of C. pecosensis to its native range is unlikely. Extinction of unique species via genetic homogenization can result from human activities that increase gene flow between historically fragmented populations; conservation managers must weigh the potential for such a catastrophe against the presumed benefits of increased interpopulation gene flow. This example illustrates how, after hybridization has occurred, conflict may arise between formerly complementary conservation goals.  相似文献   
149.
利用PCR方法从解淀粉芽孢杆菌DC 4总DNA中扩增出豆豉溶栓酶 (DFE)成熟肽编码区片段 .测序结果表明 :DFE成熟肽编码区长 82 5bp,编码 2 75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为 2 7.7× 10 3 ,推导的N’ -端氨基酸序列与豆豉溶栓酶N’ -端氨基酸测序结果完全一致 ,说明克隆到的基因确实是豆豉溶栓酶基因 .同源性分析表明 ,DFE成熟肽编码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日本纳豆激酶的同源性分别为 80 .0 %和 86 .5 % ,这提示豆豉溶栓酶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溶栓酶 .将表达质粒pET Nde转化E .coliBL2 1(DE3)中 ,IPTG可诱导表达大量的DFE融合蛋白 ,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 4 0 % ,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图 3表 1参 19  相似文献   
150.
植物次生代谢:功能、调控及其基因工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植物次生代谢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化学生态学功能及其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倍受关注 .植物次生代谢调控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已成了当今国际生物界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 .本文仅就植物次生代谢物功能、代谢调控及基因工程研究进行简要的概述 .1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功能1.1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化学生态学功能植物次生代谢物按其合成方式可分为组成型和诱导型两种类型 ,它们在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微生物及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中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