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安全科学   128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460篇
基础理论   120篇
污染及防治   163篇
评价与监测   14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目的对除气塔液体冷却器进行抗震分析,以确保其在地震下必要的安全功能。方法以福清5/6号核电工程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除气塔液体冷却器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进行设备的抗震分析与评定。结果通过抗震分析评定,发现设备鞍座为设计薄弱区域,故修改鞍座的结构形式,包括新增筋板、增加壁厚,使该设备的设计满足了相关规范的要求。结论通过修改鞍座的结构形式,确保其必要的安全功能得以实现,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
污泥堆肥样品基质复杂,其中三氯生(TCS)和三氯卡班(TCC)的提取和净化过程操作烦琐、回收率低。通过对净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在线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污泥堆肥样品中TCS和TCC的分析方法,并对上海某污水厂实际污泥堆肥样品中的TCS和TCC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CS和TCC的检出限分别为0.003和0.0002μg/g,加标回收率为90.3%~9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8.5%(n=6)。该方法样品前处理时间短、回收率高、试剂使用量少,能够满足实际污泥堆肥样品中TCS和TCC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3.
为应对山区液体管道在投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阻、超压问题,从气相运移角度出发,建立液顶气模型,研究在1个U型单元内积气形成、压缩和破碎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连接各个U型单元的气相的传递函数,探讨背压累积因素下,连续起伏管道投产过程中各个U型管段的积气情况和压力的变化,进行动态的建模和计算。以国内某原油管道的现场投产数据与模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山区液体管道投产过程中的气相传递和压力变化过程,能为未来连续起伏大落差液体管道投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4.
为解决低温交变载荷下液态乙烷回气管线面临的安全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和现场试验研究管线在低温交变载荷下无裂纹和含轴向裂纹管线的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管内温度沿周向和轴向分布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内外壁温度分布趋势基本相似;随着计算时间的延长,管线整体热应力先增大再减小;卸压、温度回升过程中,管内温差逐渐减小,热应力逐渐减小;裂纹处的热应力大于远离裂纹及无裂纹处的热应力;对管线热应力变化进行现场监测,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吻合。研究结果可为低温情况下液态乙烷回气管线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以某发射场为例,通过主要危险源辨识、作业单元划分、现场调查和监测统计,利用风险指数评估法对液体推进剂职业中毒风险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液体推进剂作业存在极度和高度职业中毒风险,发射场液体推进剂作业职业中度风险主要来源于液体推进剂及氮气;液体推进剂设备维修、应急救援及进罐作业存在极度职业中毒风险,转注/加注、取样为高度风险,化验及"三废"处理属于中度风险。根据评价结果并借鉴以往事故经验教训,指出职业中毒伤害与工程控制、个体防护措施和安全意识密切相关,不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呼吸防护装备是引发职业中毒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6.
火电厂液氨储罐单元存在大量高纯度的液氨,一旦发生火灾、爆炸,后果极其严重。为了研究液氨储罐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及毒性,在对火电厂液氨储罐危险性辨识的基础上,依据液氨储罐单元的主要参数,运用蒙德法分别确定评价中需要的各种危险性系数,从而进行各项指标计算,查询危险性等级表,将各项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结论表明各项危险等级都很高。在得出结论基础上,进行安全措施补偿评价,补偿后的各种危险等级均降低,可见采取补偿措施后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火灾、爆炸、毒性的危险性,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当进行高浓度废液纳滤膜分离工艺设计时,必须首先进行纳滤膜分离工艺试验,通过工艺试验确定:纳滤膜型号,完成膜的筛选工作;确定纳滤膜分离规律、分离模型、膜污染规律。利用获得的数学关系式确定主要操作运行压力、浓缩液流量、膜面积、组件数目、膜组件排列方式、冷却循环系统设计、纳滤膜污染的预测与清洗系统设计。纳滤膜清洗系统与自控系统应该根据试验结果并考虑纳滤膜生产商提供的数据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88.
中国与欧洲禾谷镰刀菌DON毒素HPLC定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个来自中国、7个来自欧洲的代表性禾谷镰刀菌菌株,经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特异引物鉴定,确认其具有产生DON毒素的遗传物质基础后,接种于PDB培养基培养7d,从培养基上清中经硅胶柱分离、纯化DON毒素,经HPLC定量分析表明,纯化的禾谷镰刀菌DON毒素,与购自公司的DON毒素标准样品一样,其HPLC检测谱峰清晰明显,基线平稳,无干扰,保留时间为9.5min左右;供试菌株的DON毒素含量分布在0.023~1.934μg/mL之间,德国菌株F703产毒量最大,比位居第二的中国菌株5005(1.232μg/mL)高57%;其余的6个欧洲菌株中,除意大利菌株Lor9(0.128μg/mL)略低于另一个中国菌株7105(0.135μg/mL)外,均比3个中国菌株(4020、7105、8029)的产毒量大.欧洲镰刀菌产生DON毒素的能力远远大于中国菌株,这说明欧洲菌株长期在欧洲生态环境下已演变形成其特有的高毒素代谢类型,我国有必要严防欧洲禾谷镰刀菌入侵,加强对来自欧洲的禾谷类粮食及其产品的镰刀菌和毒素的检疫和监控;同时,本研究建立的毒素样品制备与HPLC检测体系可用于准确定量分析样品的DON毒素.图3表2参14  相似文献   
89.
吐氏酸废液资源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中和  祝万鹏 《化工环保》1998,18(6):327-331
研究了用化学萃取法回收吐氏酸废母液中染料中间体的多种影响因素,静态试验表明:通过萃取工艺,吐氏酸废母液中的染料中间体回收率可达90%以上,萃余液中CODcr在500~3000mg/L之间;该工艺可使废母液中的回收物浓缩5~10倍,根据静态试验得出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动态模拟试验,取得了与静态试验非常接近的结果,为以后的示范工程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0.
中温两相UBF反应器处理养鸡场离心废水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温 35℃采用两相 UBF反应器处理养鸡场离心废水 ,结果表明 :进水 CODcr为 190 0 0 mg/ L,系统容积负荷 2 1.5 4kg CODcr/ m3· d,水力停留时间 2 1.17hr,CODcr去除率为 81.98% ,BOD5 去除率为 90 .45 % ,产气率为 0 .44 6 m3/kg COD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