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179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隧道塌方风险分析是隧道设计和安全施工的重要环节。首先选取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风险分级标准,在深入分析新奥法隧道施工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隧道塌方风险影响因素具有模糊不确定性和层次性的特点建立隧道塌方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其次,通过研究各因素评价指标取值方法及隶属度函数选取原则,建立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方法。然后针对不同专家工程经验及认知的不同,引入群组决策的思想,基于信息熵理论建立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考虑到影响因素对隧道塌方风险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引入非线性模糊运算方法,从而最终建立基于熵权的隧道塌方风险非线性模糊评判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62.
分析了巢湖流域和太湖流域表层沉积物中苄氯菊酯和高效氰戊菊酯,并结合毒性单元法(Toxic Unit,TU)和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评价了两种拟除虫菊酯的生态风险.结果显示,两大流域沉积物中均广泛检测出两类污染物.总体而言,巢湖流域苄氯菊酯含量较高,而太湖流域高效氰戊菊酯含量较高.同时,两种污染物在巢湖流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但太湖流域二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3种风险评价方法(TU法、沉积物SSD法、水体SSD法)均揭示苄氯菊酯对巢湖流域水生环境影响较大,而高效氰戊菊酯对两个流域影响均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对流域高效氰戊菊酯污染的关注.其中,TU法预测的风险最小,沉积物SSD法预测的风险最大,主要原因在于TU法采用的毒性数据为LC50,而SSD法则选用了NOEC/LOEC,同时沉积物SSD法是出于保护大部分底栖生物为目的的方法.各种方法对于评价沉积物毒害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均存在不足,尽管沉积物SSD法最为合理,但由于其毒性数据较少,最终预测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底栖生物毒性的研究和数据积累.  相似文献   
63.
宋卫军  谢妤 《环境工程》2016,34(10):49-55
以稻壳为原料采用煅烧-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合成沸石,运用XRD和SEM表征了合成沸石的特性,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合成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和脱附机理。结果表明:12 h后产物发现了Na P沸石的特征峰和亚晶结构,延长水热合成晶化的时间有利于沸石晶核的形成。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机理符合伪二级模型,实测值与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值相差在1.1%以内。颗粒内扩散速率是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颗粒内扩散速率常数kp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升温有利于磷酸盐的脱附,MNa OH/P>8.0时(MNa OH/P为Na OH物质的量与吸附的磷酸盐物质的量之比),磷酸盐的脱附率可达82.9%。伪二级脱附动力学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伪一级,拟合值与实测值相差在1.7%以内。  相似文献   
64.
生产聚氨酯(PU)合成革的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其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毒性大,难生物降解。文章阐述了合成革的生产工艺。分析该过程中DMF废水形成阶段、处理现状及其处理方法。结合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DMF废水的处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5.
文章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以全国和新疆作为参照区域,分别计算了1996年-2008年时段内的各年乌鲁木齐市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同时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乌鲁木齐市的相对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始终呈富余状态,并且继续攀升。1996年-2004年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富余阶段,2004年之后始终处于超载。经济资源对于综合资源承载力的贡献远远大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经济资源占绝对优势。土地资源的紧缺和水资源的缺乏将成为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因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协调,提高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保持绿色GDP的增长是保证乌鲁木齐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6.
剖析通用电气Plan(政策/目标)-Do(运营体系)-Check&Act(检查改进)的EHS管理体系框架;通过综合指数法分析各环境、健康和安全绩效指标近年的变化趋势以及采取的管理措施;分析总结GE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绩效持续改进的机制与工具:(1)全球统一的EHS管理和运营体系;(2)自上而下的EHS培训与自下而上的沟通;(3)数字化的EHS管理工具;(4)严格的EHS审计保证机制;(5)强烈的企业公民责任意识和EHS文化,为国内企业建立和完善EHS管理和运营体系所借鉴。  相似文献   
67.
UASB+AF处理维生素C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有效容积为6m3的UASB+AF反应器处理维生素C高浓度有机废水,结果表明:稳定运行容积负荷可达10—12kgCOD/(m3·d)COD去除率大于80%,容积产气率大于3.0Nm3/(m3·d),并具有启动速度快和较强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相似文献   
68.
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地表水水质评价,当指标数较多时需要设计很多隶属函数,设计和计算工作量皆很大,实际使用不便。在设定指标参照值和规范变换式基础上,将指标按各级标准规范值相近程度进行适当分类,只需分类设计隶属函数即可,大幅减少了计算工作量,使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地表水水质评价变得简化。  相似文献   
69.
在一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理想信道仿真模型基础上对接收机信道的非理想特性进行分析并建立仿真模型,该模型包含了信道间的串扰、不平衡度、乘法器前端输入失衡等多种误差因素,最后从相位误差和系统噪声对干涉相关测量产生的贡献入手,提出有效抑制误差的亮温补偿方法,进而得到更接近真实亮温分布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70.
Leachate generated in a landfill may not b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biological treatment due to its nature and complexity.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erobic granules in batch sequencing reactors having features such as; reducing the settling process time and sav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decomposition rate have been noticed by researcher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tructure of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SBRs) was evaluated for the formation of granules, which were subsequently utilized for the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The experiment was initiated by using the GSBR, containing 1200 ml with different apparatuses, to develop granular sludge, and synthetic wastewater was added to reinforcement. The selected parameters for the operational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of the wastewater (6-h cycles) included feeding, idle, aeration, settling, and discharge. Furthermore, the controlled conditions were the dissolved oxygen (DO) range of 2–2.2 mg/L, temperature range of 20–23℃, and pH of 7.5–8.3.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and sludge volume index (SVI) daily were measured at the influent and effluent of GSBR reactor. The main properties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were identified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dures, and the remarkable settling and potent, high-density microbial structure of the granules were confirmed. The mean size of the formulated granules was estimated at 7.46 ± 1.8 mm, and the volume of the biomass also increased from approximately 1607 to 4137 mg/L through the granulation process. Moreover, 98% of the influent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could be removed by the formulated granular sludge, and the final-stage organic loading rate was estimated at 5.65 COD/m3/da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GSBRs could be employed for the formulation of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for the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