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9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三亚电厂码头航道泥沙回淤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波浪掀沙和潮流瀚沙问题入手,对三亚电厂码头二种拟建方案的航道泥沙洄淤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航道的淤积强度呈自北向南递增的趋势,航道的南段淤积最重。在航道的北段,长山村方案淤积较重;在航道的南段,梅村方案的淤积较重。总体上看,二种方案均不属严重泥淤。如果根据两种方案的洄淤分布特征对航道走向做适当调整,可望进一步改善航道的防淤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要进一步发展就要走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向海洋战略强国迈进。创建"大三亚与南海国际旅游圈"可促进南海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海南海洋大省的整体形象,实施"大南海"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实施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我国旅游城市海南省三亚市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及其化学成分,于2012年6月~2014年5月,使用惯性撞击式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并利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PM_(2.1)和PM_(2.1~9)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平均值分别为(8.91±7.27)μg·m~(-3)和(11.34±9.37)μg·m~(-3).PM_(2.1)中SO_4~(2-)和NH_4~+占总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质量分数比较高,二者总和达到72.2%;PM_(2.1~9)中Cl-、Ca~(2+)和Na+占比较高,三者总和为67.6%.PM_(2.1)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在冬季最高,春秋季节次之,夏季浓度最低,分别为(14.58±8.88)、(9.33±7.72)、(8.72±4.42)和(3.82±1.59)μg·m~(-3);PM_(2.1~9)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夏季最高(17.14±16.00)μg·m~(-3),冬季次之(10.59±3.80)μg·m~(-3),春季和秋季变化差异不大,分别为(9.41±3.63)μg·m~(-3)和(8.21±3.24)μg·m~(-3).SO_4~(2-)和NH_4~+呈细粒径段为主的双模态分布,春季、夏季和秋季细粒径段峰值出现在0.43~0.65μm粒径段,而冬季则出现在0.65~1.1μm粒径段,细粒径段峰值出现由凝结模态向液滴模态转移的现象;NO~(-3)、Na+、Cl-、Ca~(2+)和Mg~(2+)呈粗粒径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4.7~9μm粒径段;K+为双模态分布,细、粗粒径段峰值分别出现在0.43~0.65μm和4.7~5.8μm.三亚作为我国少数PM2.5年均值达标城市,水溶性无机离子来源主要为二次源、海盐和土壤尘及降尘.  相似文献   
14.
徐翠莲  王有军  胡思敏  李涛  黄晖  刘胜 《海洋环境科学》2019,38(6):833-839, 855
浮游纤毛虫是近岸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原生动物,对初级生产者有较高的摄食压力,其摄食行为对物质在食物网中的传递至关重要。近岸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多以硅藻为优势类群,为更好地认识纤毛虫对初级生产者尤其是硅藻的摄食调控作用,本研究于2015年4月在三亚湾近岸采集了两种优势砂壳纤毛虫(妥肯丁拟铃虫Tintinnopsis tocantinensis和斯氏拟铃虫T.schotti),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其食物组成。结果表明,两种纤毛虫中共检测到8属13种硅藻来源的食物,分别隶属于骨条藻(Skeletonema)、细柱藻(Leptocylindrus)、根管藻(Rhizosolenia)、海链藻(Thalassiosira)、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波纹藻(Cymatosira)、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和角毛藻(Chaetoceros)。两种纤毛虫均摄食骨条藻、细柱藻、根管藻和海链藻,其中对中肋骨条藻(S.costatum)的摄食比例最高(达>60%,序列数百分比)。粒径较大的斯氏拟铃虫摄食多样性(11种)略高于粒径较小的妥肯丁拟铃虫(7种),而且环境中最优势的拟菱形藻(49.12%,浮游植物丰度百分比)仅在斯氏拟铃虫中检测到(15.55%,序列数百分比),说明两种纤毛虫具有一定的摄食选择性且存在种间差异。本研究表明以纤毛虫为代表的原生动物对硅藻的广泛摄食是初级生产者在食物链传递的重要环节,这对理解近岸生态系统的物质传递和砂壳纤毛虫重要生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亚湾春夏季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春季和夏季对三亚湾水域初级生产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亚湾春季和夏季表层潜在初级生产力(以C计)平均值分别为7.54 mS/(m<'3>·h)和6.66 mg/(m<'3>·h);两个季节初级生产力的水平分布特征相似.在三亚河口近岸水域始终存在叶绿素及初级生产力的高值区,这与河口近岸营养物质输入密切相关,并...  相似文献   
16.
2006至2009年采用断面监测法对三亚蜈支洲、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和西岛这5个区域的珊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东海、西岛、亚龙湾活珊瑚覆盖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死珊瑚覆盖率则逐渐升高。鹿回头活珊瑚覆盖率处于较低水平,团块状珊瑚优势度高于枝状珊瑚,群落结构已经发生较大变化。分析表明长期的人类活动包括海洋工程、生活污水排放、旅游活动造成了这些区域的珊瑚退化,但这些区域新生珊瑚的补充量相对较高,说明珊瑚生长的自然环境基本没有改变。只要控制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区域的珊瑚还具有恢复的可能性。蜈支洲活珊瑚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死珊瑚覆盖率较低,珊瑚补充量较高,分枝状珊瑚的优势度高,珊瑚群落结构相对稳定,这说明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可持续利用的生态旅游活动可以促进珊瑚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2019年8月20日,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连续发生两次有感地震.为研究本次地震的控震断裂及琼南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综合分析了琼南地区历史地震活动特征和主要断裂的构造活动特征.结果表明:近EW向九所-水断裂在琼南地区起主要控震作用,沿断裂带小型地震频繁而密集发生.震中周边的NW向乐东-田独断裂较其他方向断裂活动时代最新,...  相似文献   
18.
以南山寺、亚龙湾、亚龙湾森林公园、西岛、珠江南田温泉和鹿回头山顶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分拣称量、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三亚景区垃圾的产生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六景区垃圾的日均产生量依次为5833.33、1211.33、1231.56、291.25、1093.75、726.67kg·d-1,人均日产生量分别为0.64、0.30、0.33、0.29、0.45、0.40kg·capita-1·d-1;南山寺以可回收垃圾为主,约占45%;亚龙湾、西岛和珠江南田温泉以其他垃圾为主,分别占51%、55%和40%;亚龙湾森林公园和鹿回头山顶公园以有机垃圾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45%和38%;人均日产生量在夏季较大,冬季较小,日均产生量在冬季较大,其次为夏季;游客接待情况与垃圾产生量呈近似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10日至12日,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海南三亚举行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柯伟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晓刚教授、姜同敏教授、欧阳世翕教授、兰凤崇教授、麦堪成教授、杨治中教授、冯辉生研究员、陆启凯研究员、吴国平研究员、阮裕尧研究员、周修源研究员共十二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国家科技部体改司姜卫民调研员、广东省科技厅计划处曾路副处长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刘军 《环境教育》2010,(7):70-71
第一次着潜水装备潜入水下,发觉水下世界是如此静谧。没有人声,没有风声,四周一片沉寂,调节器"呼—呼—"的排气声如雷贯耳。远处游艇马达的轰鸣传到水里,声音演变成不知名的神秘动物的呼吸,有点恐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