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水滑石类材料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滑石及其焙烧形态的应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在环境治理中主要作为催化剂和吸附剂(离子交换剂)加以应用。水滑石材料具有层间离子交换性能和记忆效应两大特性,使得水滑石类材料可以作为高效阴离子吸收剂(或有效载体)而应用于水污染环境治理领域。此外,本文还对于改性水滑石类化合物的环境应用作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92.
北京大气气溶胶PM2.5中的有机示踪化合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有机示踪化合物是大气污染源排放的特征化合物,是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指示物种,在污染源识别和利用受体模型进行源解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研究采用衍生化预处理和GC/MS分析技术,对北京2002~2003年夏、秋、冬3个季节大气PM2.5样品中几类有机示踪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检测,其中包括生物质燃烧源示踪物--左旋葡聚糖和β-谷甾醇,肉类烹饪等餐饮源示踪物--胆甾醇、化石燃料燃烧源示踪物--17α(H),21β(H)-藿烷类化合物,它们在北京各季大气中平均浓度分别为33.9 ng·m-3~116.7 ng·m-3,1.8 ng·m-3~10.7 ng·m-3,0.17 ng·m-3~2.9 ng·m-3,5.0 ng·m-3~13.8 ng·m-3.它们的季节变化规律还表明,生物质燃烧源和燃煤源分别在秋季和冬季对北京大气PM2.5污染有突出贡献.同时,还定性地检测到其它一些可能作为源示踪物的有机化合物,如甾烷类化合物,脱氢松香酸和邻苯二甲酸,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3.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氯苯类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氯苯类化合物,具有简便、快速、干扰少、灵敏度高等特点,氯苯、对二氯苯、1,2,4-三氯苯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2 μg/L、0.05 μg/L和0.01 μg/L,低于液-液萃取法近100倍,适合于测定水中微量氯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4.
采用固相萃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1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通过试验优化前处理条件,使方法在0.500 mg/L~2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20μg/L~0.39μg/L。空白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66.6%~120%,试验6次结果的RSD为5.7%~12.5%。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66.8%~119%,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5.4%~11.8%。  相似文献   
95.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水滑石类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包括共沉淀法、焙烧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同时总结了其作为催化剂和离子交换剂在修复阴离子污染水体、印染废水脱色、重金属去除等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96.
使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以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体积比为3∶1)为洗脱溶剂,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同时测定水中15种硝基苯类化合物,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硝基苯和硝基甲苯在50.0μg/L~1 000μg/L、其他硝基苯类化合物在5.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硝基苯和硝基甲苯为0.035μg/L~0.052μg/L,其他硝基苯类化合物为0.003 5μg/L~0.005 6μg/L,加标水样平行测定的RSD为1.4%~4.0%,平均回收率为92%~100%。  相似文献   
97.
建立了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地表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良好,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5μg/L~0.15μg/L,实际样品测定的RSD为1.7%~5.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8%~117%。  相似文献   
98.
溴代二噁英类化合物是一类剧毒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溴系阻燃剂与含溴系阻燃剂聚合物的生产、使用和回收等过程.随着溴系阻燃剂的广泛使用,溴代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环境和健康风险日益增加,对其环境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的一大热点,而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介绍了溴代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综述了溴代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污染来源和环境分布,重点探讨了溴代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生成机制,介绍了生成溴代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讨论并总结了当前研究中溴代二噁英类化合物污染来源解析与生成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溴代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环境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9.
调研分析了国内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常用分析技术应用现状,对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量化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质量控制指标开展研究。针对水中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等4种氯苯类化合物的实际样品平行测定相对偏差、空白加标回收率及平行样相对偏差、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及平行样相对偏差等指标,通过实验室内方法优化和参数确定,以及国内多家实验室质控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经文献数据比对,获得了不同置信区间下系统性和适用性良好的量化质控指标。  相似文献   
100.
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s, BPs)是合成碳酸聚酯、环氧树脂和聚丙烯酸酯等高分子聚合物的主要原料,在商业制造中广泛使用。经过度排放污染环境,并能通过食物链放大作用在动物和人体内蓄积。已经在水体、底泥、室内灰尘、食品以及动物和人体内检测到双酚A(bisphenol A, BPA)及其替代品或衍生物等多种BPs。BPs对性激素、甲状腺素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具有干扰效应,能影响机体生殖功能、性腺发育、神经行为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发展,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因子。多种BPA替代品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甚至比BPA更强,但缺乏全面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评估数据和对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对BPs种类来源、污染现状及其内分泌干扰效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