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710篇
基础理论   209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60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微塑料是一种新的土壤污染物,对土壤环境与健康有严重影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系统分析了农田土壤微塑料的污染现状与分布特点,总结了不同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微塑料污染丰度的影响,及其在土壤中分布和迁移特征,阐述了不同微塑料的污染来源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危害,提出地膜覆盖将成为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且微塑料因粒径、浓度及类型的不同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生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土壤微塑料的检测分析方法与手段,从土壤微塑料的溯源、迁移转化、污染危害以及检测分析手段层面,对未来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田土壤微塑料的研究以及微塑料污染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考察不同钝化材料对农田Cd轻度污染水稻修复效果及稻麦轮作后第二年水稻修复后效。结果表明,在轻度Cd污染农田中,各钝化材料处理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水稻籽粒中Cd含量。其中,在钝化材料施用当季和稻麦轮作后第二季水稻中修复效果最好的处理为中量纳米材料处理和石灰配施中量纳米材料处理,这两种处理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率分别为50.94%和47.15%,对水稻籽粒中Cd含量降低率分别为73.74%和69.41%。  相似文献   
173.
174.
两种铁基材料对污染农田土壤砷、铅、镉的钝化修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制备得到了铁钙(FeCa)和铁锰(FMBO)两种铁基材料,用于钝化修复As、Pb和Cd污染土壤.研究采集了来自绍兴上虞(SY)、广东佛山(FS)、广东韶关(SG)、湖南浏阳(LY)、江西赣州(GZ)、贵州独山(DS)和安徽马鞍山(MAS)的7种重金属污染水稻土(潮泥土),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铁钙材料(FeCa)和铁锰材料(FMBO)对各类土壤溶液中As、Pb和Cd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对土壤中有效态As、Pb和Cd钝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种类土壤中有效态As、Pb和Cd钝化效果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铁基材料处理下土壤溶液中As、Pb和Cd浓度均低于对照处理.研究发现,两铁基材料均能对土壤中As、Pb和Cd起到较好的钝化作用,相同添加量下,铁钙材料对土壤As的钝化效率优于铁锰材料,而材料之间对土壤Pb和Cd钝化效率无显著差异.铁钙材料处理下各种土壤As钝化效果表现为GZ > SG > DS和MAS,土壤铅钝化效果表现为FS>SY、LY和SG>MAS,土壤镉钝化效果表现为SY、GZ和DS>MAS;铁锰材料处理下各种土壤As钝化效果表现为SY、LY和GZ > DS > FS,土壤Pb钝化效果表现为FS > GZ > SY,土壤Cd钝化效果表现为DS > LY > MAS.各种土壤As钝化效率在两铁基材料处理下均与土壤黏土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各种土壤Pb钝化效率在两铁基材料处理下均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各种土壤Cd钝化效率在铁钙材料处理下与土壤黏土含量显著负相关.总体来看,两铁基材料均适用于各不同种类As、Pb和Cd污染土壤的治理.  相似文献   
175.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协同修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田间微域试验,初步研究了紫花苜蓿与海州香薷、伴矿景天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对多氯联苯(PCB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协同修复作用.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海州香薷、伴矿景天混作对PCBs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明显高于紫花苜蓿单作,其中紫花苜蓿-海州香薷混作、紫花苜蓿-海州香薷-伴矿景天混作种植120d后,土壤中PCBs含量比紫花苜蓿单作时分别降低43.0%和47.8%,强化效果显著.与紫花苜蓿单作相比,紫花苜蓿与海州香薷、伴矿景天混作可有效提高植株总生物量,增强植物对土壤中PCBs的吸收富集能力.土壤PCBs同系物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植物可有效降低土壤中低氯代PCBs含量,植物混作栽培模式可以促进高氯代PCBs组分向低氯代PCBs组分的转变.可见,紫花苜蓿与海州香薷、伴矿景天混作对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农田土壤具有较好的协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6.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利用模型量化了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并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0—2006年间,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NPP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上升的趋势,由2000年的476.5g·m-2·a-1(以C计)上升到2006年的544.2g·m-2·a-1(以C计)。空间格局中以鲁东、鲁中和鲁南较高,鲁西南和鲁北较低。各地市中以枣庄最高,为691g·m-2·a-1(以C计);东营最低,约424.4g·m-2·a-1(以C计)。另外,莱芜、临沂及菏泽等地也相对偏低。通过对影响农田生态系统NPP的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气候因子中对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NPP贡献最大的为降水;人为因子中以农膜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农药、机械、化肥,而劳动力的贡献则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降低,人口密度的过大对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7.
2012年12月24日,安图县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部署会议。会上,安图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管延江通报了2012年安图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安图县2013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做了部署。  相似文献   
178.
《环境教育》2013,(8):76-76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从2009年开始,在雪豹的主要栖息地之一——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地区,开展了针对雪豹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和社区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期我们将和大家分享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9.
赵红梅  肖杰 《四川环境》2013,(Z1):60-64
饮用水源保护区是保护水源地不受污染的关键措施和有力手段。本文以成都平原某地下水源地为例,采用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其进行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其中经验公式法划定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分别为0.022km2、2.24km2;数值模拟法划定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为0.043km2、0.4km2。通过对比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划分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将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综合运用,科学合理地进行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相似文献   
180.
蓝楠 《绿色视野》2013,(3):44-48
【案情回顾】这片杂草丛生布满砖头瓦砾的工地就是南京历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地方——燕子矶。在施工现场我们见到了一个人走来走去,上前一问他叫史凤林,是这里的村民,他说自己祖祖辈辈都住在燕子矶,对这里有着很深的感情,可他的房子却在4个月前被拆了。史凤林的家为什么会被拆掉了呢?这就要从燕子矶村特殊的地理位置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