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214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71.
GC/FTIR-FID测定石化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述石化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 ,以 GC分离 ,FTIR定性 ,FID定量。水样前处理采用大吹脱体积 ,两级捕集的吹脱捕集技术。为解决剖析分析无标样定量问题 ,成功地实现了 GC/FTIR-FID匹配联机 ,使得未知组分定性定量一次完成。方法变异系数低于 5% ,回收率高于 90 % ,最低检出浓度可达 0 .0 0 5mg/L  相似文献   
472.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5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并对吹扫捕集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方法,54种VOCs在0.50~4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0.995 6,检出限为0.021~0.105μg/L,加标回收率为76.4%~110.8%,相对标准偏差为2.33%~15.8%。该法操作简单,消耗费用低,分析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重现性,能够满足生活饮用水中54种VOCs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73.
井内气体吹脱技术(IWVS)修复目标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地下含水层。它通过向污染区地下水井中注入空气,把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气体吹脱出来至地表进行处理。文章主要介绍了真空气化井技术、密度对流井技术、套管循环井技术和臭氧氧化喷射循环井技术四种类型,并阐述了各技术的原理,指出修复井可以诱导地下水修复行为向三维循环方向发展是井内气体吹脱技术的关键,因此场地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污染物特征将是该技术具体实施的主要考虑条件。  相似文献   
474.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的丙烯醛和丙烯腈,方法在5.00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4.9μg/L和0.3μg/L。用该方法测定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空白加标样,7次测定结果的RSD为2.8%~6.7%,加标回收率为90.4%~98.3%。用该方法测定某水库和某河流的地表水,丙烯醛和丙烯腈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475.
水中的VOCs经吹扫富集、解吸后,用HP-VOC色谱柱分离,采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分析,内标法定量。最佳富集条件为:吹扫流速为40 m L/min,吹扫温度为40℃,吹扫时间为15 min,解吸温度为200℃,解吸时间为2 min。该法27种VOCs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检出限为0.02~1.18μg/L。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79.8%~114%,相对标准偏差为0.3%~12%。  相似文献   
476.
建立了一种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吡啶、松节油和丁基黄原酸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吹扫时间、脱附时间、脱附温度和盐酸用量是影响目标化合物测定的关键因素,对吹扫捕集条件优化后,各目标化合物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8,检出限为0.13~2.22μg/L,加标回收率为80.5%~111%,相对标准偏差为1.1%~10.9%,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77.
建立了一种利用吹扫捕集(PT)-气相色谱(G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同时测定水中16种致嗅类有机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并优化了捕集阱类型、吹扫温度、吹扫时间,解吸温度以及解吸时间对PT的影响。实验表明:大部分硫醚类和硫醇类化合物分别在1~100 ng/L和3~3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47%(n=6);加标回收率为81.68%~115.18%。定量下限(10倍信噪比)范围从0.19 ng/L(二乙基二硫醚)到2.67 ng/L(2-甲基-1-丙硫醇)。采用此方法对北京市3条河流水样进行了检测,除1-丙基二硫醚和2-甲基-2-丙硫醇外,其他14种有机硫化物都有检出,质量浓度为1.95~1 282.35 ng/L。  相似文献   
478.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地表水中的12种氯苯类有机污染物,特别是一些半挥发性的多氯苯化合物如五氯苯、六氯苯等。在室温下分析时,当进样体积为25.0 mL,吹扫时间为11 min,解析时间为3 min,采用全扫描方式定量分析时,方法检出限为0.02~1.50μg/L。不同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6.0%~113%,相对标准偏差为1.3%~17.5%;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4%~119%,相对标准偏差为2.2%~18.9%。该法具有简便高效、灵敏度高、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适用于饮用水和地表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并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氯苯类有机物的快速响应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79.
利用吹扫捕集测量水和废水中氯乙烯,其检出限低,为0.024μg/L,优于目前所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推荐方法(1.0μ/L),结果准确,操作快捷方便,无溶剂污染,干扰少,更能满足环境样品痕量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80.
通过对金属盐类中的硫化物预处理及显色条件的探讨 ,证明在浓硫酸介质中气化 ,以 Na OH-EDTA为吸收液 ,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测定 ,具有重现性好 (CV2 0 % ) ,测定周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