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35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67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佚名 《安全与健康》2012,(15):50-51
2012年5月15日是我国第19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补碘,健康一生"。补碘这个话题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们到底是否需要补碘呢?补碘又有什么好处呢?我国碘盐覆盖率达98%我国曾经是碘缺乏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1995年起实施了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趋势。日前,卫生部公布《2011年中国碘缺乏病病情监测报告》。据调查,我国碘  相似文献   
62.
医用氧舱形成的压氧环境,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对急性CO中毒、减压病、空气栓塞和与缺氧有关的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的疾病有特殊疗效。我国医用氧舱发展迅猛,但由于认识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不少医院在使用中有一些误区,导致医用氧舱存在较严重的隐患,在以后的维修改造中也给使用单位增加了较多的费用。  相似文献   
63.
从硒的生物学作用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剖析了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从元素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和化学地理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缺硒区的形成、分布和等级的划分;从环境地球化学物质场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营养链等方面.阐明了作物、禽畜和人体缺硒的原因、危害及其人体补硒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在缺硒区运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营养链营养结构模式的原理、和技术方法,从土壤中获取富硒有机食品,供居民食用,是进行食物补硒、提高人体摄硒量、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防治缺硒病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气象和空气污染等环境条件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影响,为遵义地区相关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相加模型,利用当地气象和污染资料,分析了2012~2016年遵义市气象环境要素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影响.结果显示,遵义市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状况与当地长期气候状态基本保持一致,气候效应对其的影响占主导作用,其中,冬季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立秋至处暑前后其发病人数最少,表明此时间段内当地气候条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有气候疗养效应.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影响以低温滞后效应为主,在其敏感阈值附近气温每变化1℃,发病人数将累积增加31.6%(95% CI:4.4%~65.8%);气压以高压滞后效应为主,相对湿度则在低湿部分同时有即时和滞后效应.舒适度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在冷、热斜胁迫下其发病人数明显多于舒适状况时.PM2.5、SO2和NO2三种污染物的影响都以即时效应为主,而CO则在累积滞后lag04时相对危险度最高,PM2.5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人数的暴露-反应曲线呈单调线性分布,SO2、NO2和CO均为“J”型分布.低温与高浓度NO2或者低湿与高浓度SO2的协同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较大.建立的全年和季节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的试预报准确率在75%以上(夏季除外),其中分季节建模预测效果显著优于全年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5.
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和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沈阳市大气污染物及PM2.5中水溶性离子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人数的影响,并按性别和年龄分层建模.结果表明:PM2.5及其各离子成分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数之间存在关联,并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受冬季供暖燃煤排放影响,PM2.5、NO3-和NH4+呈显著关联,在滞后累积2d后风险最大.最佳滞后时间下,PM2.5的浓度每增加10µg/m3,对应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就诊人数增加百分比(ER)为1.31%(95% CI:1.2%~1.43%);离子成分SO42-、NO3-、NH4+、Cl-、K+、Mg2+、Ca2+和Na+的浓度每增加1个4分位间距(IQR),对应的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就诊人数增加百分比(ER)分别为3.22%(95% CI:2.81%~3.62%)、4.67%(95% CI:4.13%~5.22%)、5.41%(95% CI:4.49%~6.33%)、7.38%(95% CI:3.91%~10.96%)、0.14%(95% CI:-6.34%~7.07%)、7.64%(95% CI:-11.87%~31.47%)、3.57%(95% CI:-2.83%~10.39%)和0.46%(95% CI:-16.64%~21.06%).PM2.5、Cl-、Mg2+、Ca2+和Na+对女性呼吸疾病门诊人数的影响比对男性的影响大.PM2.5、SO42-、Cl-、Ca2+和Na+对≥65岁的老人门诊人数的影响比对15~65岁劳动年龄人群的影响大.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由于生理结构和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不同.  相似文献   
66.
魏国茹  史兴民 《环境科学》2018,39(7):3014-3021
选取2014、2015、2016年冬季PM_(2.5)(24 h)浓度平均值,采用泊松回归模型评价全市居民连续3 a冬季PM_(2.5)暴露的急性健康损害效应,修正的人力资本法评估过早死亡经济损失,疾病成本法评估住院、患病与门诊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2014、2015、2016年冬季)由PM_(2.5)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335.23亿元(95%CI:249.61~369.75)、211.05亿元(95%CI:135.60~268.80)、371.32亿元(95%CI:272.46~411.64),分别约占当年GDP的6.10%(4.54%~6.73%)、3.64%(2.34%~4.63%)、5.91%(4.34%~6.55%);健康经济损失与当年冬季PM_(2.5)浓度均值呈正相关关系;PM_(2.5)污染物对西安市常住人口健康影响显著,影响的病例(2014、2015、2016年)分别约为1 071 338例(95%CI:646 432~1 385 847)、438 273例(95%CI:246 842~599 989)、1 019 503例(95%CI:611 407~1 324 547);对哮喘儿童患者的影响比成人显著,而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成人比儿童显著.该研究可为西安市实施PM_(2.5)空气质量标准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环境质量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气细颗粒污染物(PM_(2.5))的暴露与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联系;然而,PM_(2.5)暴露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特别是室内环境中PM_(2.5)涉及到过敏或非过敏的作用不详.为了比较研究过敏与非过敏儿童室内PM_(2.5)的细胞毒性,在武汉市洪山区10户家庭室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采样,分别收集过敏与非过敏儿童的室内PM_(2.5).采用有机/元素碳测定仪对二者PM_(2.5)成分中的含碳组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检测昆明小鼠巨噬细胞的形态及吞噬功能影响、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等指标,来检测PM_(2.5)暴露所致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高剂量(200μg·mL~(-1))PM_(2.5)暴露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形态及吞噬功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与非过敏儿童的室内PM_(2.5)暴露组相比,过敏儿童的室内PM_(2.5)暴露组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的毒性作用更明显.细胞体外测试结果提示:在相同PM_(2.5)暴露剂量下,引起儿童过敏症的室内PM_(2.5)成分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8.
现有的芯片实验室的设计产品,可以让你在手掌里进行电力测试,但是一个即将到来的新模式会展现一种最廉价最丰富多彩的设计。一个哈佛大学的化学家创建了一个源白纸的“芯片”技术雏形,该技术可以诊断艾滋病病毒、疟疾、肺结核和其他疾病,每次诊断仅需一便士(折合人民币大约5分钱)。  相似文献   
69.
施倚 《劳动保护》2021,(2):97-97
主持人,你好!2021年1月7日18时,石家庄市某街道社区一名工作人员,在核酸检测点进行人员信息登记和现场秩序维护工作。这段时间石家庄市特别寒冷,最低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社区工作人员是采用每两小时换岗的方式在一线值守,在组织群众进行全员核酸检測工作当中,该工作人员突感身体不适晕倒,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救护,同时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第一时间将其送医抢救,约2小时后,该工作人员因抢救无效去世。请问这种情况是否可以认定工伤?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