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51.
本文首先认为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着重就地震预报在现阶段究竟有无可能重新被提出来的情况,对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个人见解:1.正确评价现有的预报能力,实事求是地确定战略目标。认为在具有一定监测能力的地区,力争报出前兆种类较多、幅度较大的强破坏地震,以减轻地震灾害应是我们的现实目标,认真研究解决地震预报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应作为长远的战略目标。2.耐心探索,在“原始的科学问题”上,下大功夫。3.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老方法与新方法”、“监测预报与深入攻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地处四川东南部的自贡市是一个拥有近300万人口的中等工业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是一个中强震多发地区,无论历史上,还是今天,也无论是自贡的周边地区,还是城市的脚下,都遭受过一些中强地震的袭击。为了监测预防地震,搞好防震减灾工作,省市政府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投人大量资金,建设了一些地震监测设施和自贡无线遥测地震台网。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利用铁岭市噪声申报及监督监测等基础数据资料,对城市建成区内噪声污染源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由此得出重点噪声污染源、主要污染行业和噪声超标功能区,最终提出铁岭市建成区噪声污染源治理技术及投资预测。  相似文献   
54.
有机污水磁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选择城镇生活污水与造纸废水、印染废水、橡胶业废水等几种典型工业废水以及医院污水为对象进行磁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污废水经磁处理以后,其COD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由于成分不同,COD降幅不同,同时COD最大降幅所处的最佳磁强也不同。  相似文献   
55.
强电离放电产生臭氧等离子体过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子从强电场(>300Td)放电过程中取得的平均能量大于8.4eV;促使氧分子分解,分解电离成高浓度的氧原子,氧原子离子,从而产生高浓度(>200g/Nm^3)臭氧,实现了用电离放电场的物理量控制臭氧产生浓度,产生效率及臭氧分解速率,并实现臭氧产生装置小型化,极大地拓宽了臭氧在环境工程领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6.
泄漏情景下碳封存项目的风险强度评估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复杂挑战之一,而规模化实施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技术能够直接、有效地实现碳减排。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着重考虑的一项风险评估情景是封存于地下的CO_2发生泄漏。但是我国现有的评价CO_2泄漏量和风险强度的方法仅用来界定环境风险的可能性和泄漏事故对环境风险受体的影响程度,未给出二氧化碳泄漏量的核算方法,无法指导对泄漏引发的环境风险进行定量预测和评价,进而影响项目的决策和管理。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环境风险源强的研究成果,识别影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环境风险源强的关键因子,给出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环境风险强度的计算方法。为修订和完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引导中国CCUS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7.
会议简报     
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主办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修订及环境噪声预测模型及应用研讨会”,于2016年3月8日至1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全国29个单位近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梁鹏书记在开幕会上发言,指出根据环保部陈吉宁部长提出的:“环评是污染防控的前置保障,要通过准入导则的制定和解释,提高导则规范的指导性和适用性,增强环评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未来环评导则编制将在重构的导则体系下开展,按照环境要素编制的导则重点内容包括预测模型的建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分配环境容量、给出项目排污清单;同时建立配套的污染源强手册或基础数据库。导则重点解决纯技术、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8.
对西宁及邻区1900年以来M≥5.0、1970年至今ML≥3.0地震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该区5级以上中强地震的活动规律,认为研究区近2~3年内地震活动处于相对平静期,具备发生M5~6级中强地震的条件,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59.
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导则体系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自建立以来,发挥了重要的源头预防作用,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也面临诸多挑战。为此,迫切需要进行环评改革,提升导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剖析现行导则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环评导则+要素和专题导则(近期以风险导则为主)+建设项目总纲和污染源源强核算指南与行业导则(生态类)"的环评导则体系重构总体构架,阐明了各类导则的内容和作用,并给出了做好导则体系顶层设计、抓好重点导则制修订、遵循"三线一单"、建立"三挂钩"机制等重构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0.
除了环境评价中使用大气扩散模式之外,有些环保人员也经常从不同方面接触到这一数学模式。由于模式较繁长,可能使某些人在理解它的用法,使用范围及特定意义等方面受到影响。本文试从一般环保技术人员所具有的数学知识,在理解假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