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9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流动注射在线消解测定水中总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注射在线消解测定水中总氮,分析速度快、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总氮质量浓度在200~2000μg/L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方法检出限为0.0056mg/L。对水源水、地表水和废水样品的加标回收率测定中,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对方法的要求。在水质检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2.
总氮测定中消解损失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无机氮和有机氮的总和,按理说总氮的值应大于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之和,但实际检测工作中有时会出现总氮的测定结果小于这三氮的总和。为此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氨氮样品进行总氮的测定,并根据消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从而得到: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总氮过程中,氨氮会以氨气形式挥发损失,导致总氮测定值偏低,而且氨氮的含量越高,总氮在消解过程中的损失越多。此外,在此基础上,对总氮测定过程中各因素进行改进探讨,通过对比实验最终得出:在取样时确保测定结果在标准曲线范围内的前提下,使氨氮的含量在40μg以下再消解测定总氮,是较好的解决总氮测定中消解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3.
对不同的样品处理及测定范围下总氮测定值的变化进行对比,筛选出改进方法,并对改进后进行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在0.1~0.5工作范围下,标准工作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0.99995,呈极显著相关;方法平均回收率99.6%,回收较好;使用共同试验样及国家基准样进行比对分析,测定结果与参考值不存在明显差异,即不存在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464.
对过硫酸钾氧化法测总氮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为了控制精度最好使用无氨水和蒸馏水,过硫酸钾使用前应该进行2次重结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应该控制在12g/L左右,测定样品置于灭菌器中必须保证压力达到0.1~0.4MPa,消解温度控制在126℃~127℃为宜,消解时间应该≮50min。  相似文献   
465.
吉林省西部新增灌区水田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西部实施土地整理和引水工程新增水田1.53×105ha,同时暴露了以T-N、T-P和总盐量为特征污染物的严重的农田非点源污染问题。应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量方程(USLE)和美国农业非点源管理与化学径流模型(CREAMS),结合典型流域单元试验农田连续监测,估算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改水田新增非点源污染物TN、TP和总盐量年输出负荷。研究表明:吉林省西部新增水田非点源污染物输出总负荷:氮素4 029.561 t/a(26.337 kg/ha),磷素1 407.982 5 t/a(9.242 5 kg/ha),总盐分851 537.871 t/a(5 565.607kg/ha)。按照驱动作用力分析,降雨径流与农田排水共同驱动水田氮素流失,降雨径流是磷流失主要驱动力,田间排水是总盐分流失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66.
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氮对总氮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氮是大气气溶胶中重要的氮组分,其沉降入海后不仅能够促进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增长,还可能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利用2008年1~12月在青岛采集的64个总悬浮颗粒物样品,分析了其中水溶性有机氮的浓度.气溶胶中有机氮的浓度为30~2 073 nmol·m-3(100~12 157 μmol·g-1),以12月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467.
五大连池水体中氮素分布及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五大连池水体的总氮、氨氮、硝氮3项指标.得出水体氮素的年度变化规律及相关性,即总氮和氨氮、氨态氮与硝态氮两组指标的相关性很高,总氮与硝态氮之间相关性较弱.3种指标都是冬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总氮在春季最低随后升高,氨态氮和硝态氮在春夏秋季均维持较低水平,且结合3者变化规律,夏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468.
采用欧洲标准的SMT法(Standards,Measurements and Testing)研究了汕头南澳近岸养殖区及其邻近水域28个位点表层沉积物总氮、总磷及各组分磷的质量比分布特征,探讨了磷的释放能力及来源,并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中氮、磷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的质量比平均值分别为(663.46±106.06) mg/kg和(467.72±113.00) mg/kg,其中鱼类养殖区TP质量比平均值高达(858.25±20.63) mg/kg,显著高于国内外许多河口海湾.各站点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以无机磷为主,占TP的比例为63.74% ~ 88.52%.而无机磷的组成均以酸提取磷(HCl -P)为主,占总磷的57.46%~ 71.72%,碱提取磷(NaOH -P)次之,占总磷的4.04% ~ 32.71%.NaOH -P主要包括Fe-P和Al-P,是两种重要的生物可利用性磷,可用于判断沉积物中磷的内源释放能力.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南澳近海沉积物TP质量比整体上较低,但是鱼类养殖区沉积物TP质量比超标;而TN的质量比普遍较高,标准指数均大于1,表明南澳近海沉积环境质量受氮污染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469.
选择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武汉东湖作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对其中4个子湖湖心的沉积物进行了采集,并分析了沉积物中总氮、总磷与生物硅含量。结果表明:对照东湖沉积速率(约0.33 cm·a-1),在底层41~50 cm(1860—1890年)与31~40 cm(1890—1920年),东湖4处子湖氮、磷、硅基本为湖泊自然沉积;在中层21~30 cm(1920—1950年),人类活动有所增强,沉积有所变化;表层沉积物0~10 cm(1980—2010年)、11~20 cm(1950—1980年)中氮、磷、硅沉积普遍上升,这一时期对应着东湖人类干扰活动的普遍增加。对东湖4个子湖的沉积物氮、磷与硅的对比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增加了对东湖氮、磷的排放,促进了东湖硅藻的生长及硅的消耗,东湖不同子湖之间氮、磷、硅的沉积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可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70.
选择武汉近郊一中型浅水湖泊——严东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2个柱状沉积物的总氮、总磷、生物硅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严东湖表层沉积物中总氮、生物硅含量总体均有所上升,而总磷近代含量有所下降。近代以来,硅藻的生长消耗了水体大量的硅与磷,表现为生物硅含量的显著上升,严东湖的营养程度有所上升。硅藻的生长与沉积影响到湖泊的沉积系统与过程,使营养盐比例与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严东湖水体出现硅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