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喜旱莲子草在中国的入侵机理及其生物防治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喜旱莲子草为全球性恶性杂草,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国家报告中首批9种重要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喜旱莲子草的起源、分布以及在我国的传播扩散和危害,并分析了入侵机制.鉴于这是我国生物防治外来杂草最成功的项目,还介绍了利用昆虫天敌生物防治的过程、实践和经验,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60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氯磺隆、甲磺隆和丁草胺经微生物降解后,对环境有无潜在危害,我们采土样接种于以上述除草剂(初始浓度分别为125,200,400ppm)为唯一碳源、能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中,振荡培养。以灭菌土样作对照。定时取样,经微孔滤膜抽滤后,以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检测其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氯磺隆和甲磺隆经微生物降解后,与降解前一样,无致突变作用;微生物降解丁草胺的过程中可生成诱变剂,而这类代谢产物可继续被微生物降解,其致突变性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63.
杜秀英 《环境化学》1996,15(6):547-551
采用气相色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大鼠肝脏中单甲脒的代谢产物,证明大鼠经口摄入单甲脒后,在肝脏中迅速代谢,其代谢中间产物为2,4-二甲基苯胺和含酰胺基的化全物。  相似文献   
64.
唐波  何锡文 《环境化学》1996,15(1):61-68
本文研究了Δλ(λem-λex)为130nm和PH12.0条件下,萘、1-萘粉和2-萘酚混合物的同步荧光光谱,获三者同步荧光峰信息,且萘被完全分辨,另外,提出用拟面积多波长线性双组合计算解析重叠的1-萘酚和2-萘酚同步荧光光谱,解析结果的精密度、组份间浓度比范围均较多波长线性回归、双峰增配平和一阶导数解析混合物同步荧光光谱结果为优。  相似文献   
65.
甲基异柳磷等四种农药的水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测定了甲基异柳磷、单甲脒、克草胺、嘧啶氧磷等四种农药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的水解速率、探讨了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中性水溶液中,25℃时四种农药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甲基异柳磷270.8d,单甲脒6.5d,克草胺602.7d,嘧啶氧磷55.9d;当温度升至50℃时,四种农药的水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为原来的2.0—10.8倍;改变pH亦会影响水解速率,甲基异柳磷和单甲脒均随pH增加水解大大加快;克草胺则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很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而嘧啶氧磷在酸碱条件下都不如在中性条件下稳定。  相似文献   
66.
白润生  胡熙恩 《化工环保》1998,18(5):303-304
TMP,学名甲氧苄啶,是一种抗菌药。在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液中,主要成分为甲醇、乙醇和水,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酯、腈和盐分。该废液经化学处理后成为甲醇-乙醇-水三元体系。因此要回收醇,就提出了甲醇-乙醇-水三元体系的分离问题。由于TMP生产起始阶段对水分进...  相似文献   
67.
14C-甲磺隆在土壤中的可提态残留、结合态残留和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从质量平衡角度,研究了14C-甲磺隆在7种土壤中形成结合残留(14C-BR)、可提态残留(14C-ER)以及矿化为14CO2的规律;同时对14C-BR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在腐殖质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14C-甲磺隆在土壤中形成的14C-ER,其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甲磺隆母体化合物在7种土壤中 的半减期为13.3~66.6d,降解速率常数λ(d-1)与pH呈显著负相关.②14C-甲磺隆在7种土壤中形成的14C-BR,其含量在培养初期的20d内,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且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培养20d后,14C-BR的含量只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pH是04C-甲磺隆在土壤中形成BR的主要影响因子.14C-甲磺隆在7种土壤中的14C-BR的最大值约为引入量的19.3%~52.6%.③在整个培养试验过程中,7种土壤中的14C-BR主要分布在富啡酸和胡敏素中,但其分布在胡敏酸中的相对百分比较小.因此,在14C-甲磺隆形成BR的过程中,富啡酸的作用>胡敏素>胡敏酸.④在整个培养试验期间(180d),14C-甲磺隆在7种土壤中通过三嗪杂环开环矿化为14CO2的量约占引入量的12.9%~27.0%,其在碱性土壤中更难被矿化为14CO2.  相似文献   
68.
水葫芦对萘的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在静态和动态两种条件下,以水葫芦为对象,对水生植物净化塘处理萘污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试验中,水葫芦净化塘对浓度为2.5、6.5和16.1mg/L萘污水的7d净化率分别为97.1%、93.7%和90.4%。动态试验中,相同浓度萘污水7d后的出水净化效率分别为99.2%—99.9%、97.3%—98.6%和94.6%—96.7%。进水浓度分别为1.2mg/L和6.5mg/L萘污水在水葫芦净化塘中的最佳停留时间分别为5d和7d,水葫芦净化塘动态过程的净化效率高于静态过程。  相似文献   
69.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2O3/γ-Al2O3催化剂,在超临界水中催化氧化降解1,5-萘二磺酸,探索了催化剂Mn2O3活性组分负载量、催化剂空速和反应溶液pH对Mn2O3/γ-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n2O3/γ-Al2O3的催化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Mn2O3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范围内,Mn2O3/γ-Al2O3空速越小,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越高;Mn2O3/γ-Al2O3催化活性在反应溶液呈酸性情况下比碱性时高。  相似文献   
70.
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发酵产生的硫醚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氧发酵作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以其投资小,工艺简单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化处理不仅可以减轻环境压力,还能够节约大量养分资源。然而在好氧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微量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危害作用的、以硫醚类为代表挥发性有机物(VOCs),目前尚无高效率去除好氧发酵中产生的硫醚的控制方法与技术,故该实验以生物炭为吸附材料,在猪粪和秸秆好氧发酵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猪粪好氧发酵中产生的硫醚的减排作用。研究表明,在以好氧发酵物料干基比100∶25添加生物炭能够有效降低猪粪好氧发酵中各个阶段TVOCs的排放浓度,缩短好氧发酵前期二甲二硫高浓度排放时间,降低好氧发酵前期二甲三硫94.30%的排放浓度,为猪粪好氧发酵中臭气和TVOCs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