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7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36篇
安全科学   409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700篇
综合类   1822篇
基础理论   250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395篇
灾害及防治   2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生物入侵风险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兵  康乐 《环境保护》2001,(12):30-31
生物入侵已成为一种全球性问题。本文分析了生物入侵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深入分析了我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可能造成有害生物入侵的诸多危险性因素,包括西部相对封闭的环境与外来种入侵途径的多样化趋势、栖境脆弱性和入侵种适应性、频繁和大规模引种、外来病原体和西部疫源地疾病双重威胁等社会和经济因素,对西部开发政策的制定和西部环境的保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西部大开发与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冰 《交通环保》2001,22(5):26-28
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和西部生态环境特点,分析了西部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点,从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开展系统性的科研与教育工作、建立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等几个方面浅析了建立和完善内河水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必要性和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63.
沈阳张士污灌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取沈阳张士污灌区土攘样品,采用欧共体标准局的三步提取法研究土壤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污灌区土壤中,Cd和zn主要以B1(水溶态、可交换态与碳酸盐结合态)和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9.4%、26.4%和43.9%、44.3%.Cu、Pb主要以B2(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3.4%、66.6%和29.1%、25.3%.Cr以B3(有机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40.4%和42.5%.元素总量和形态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污染为单一的镉污染土壤,且镉的可迁移性强,易被植物吸收.  相似文献   
64.
遂宁地处涪江中游,成渝经济圈中心点,已被列为四川省“十一五”规划的大城市之一,是四川除成都以外的第二大交通枢纽。遂宁城中两山两河,城在水中,水在城里,水山一色,风景秀美。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区位优势,在城区涪江下游8公里处建设过军渡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2006年建成蓄水后,将形成包括城区在内15平方公里的水域,略大于两个西湖,依此为基础打造“西部水都”。要使建设“西部水都”目标的实现,环境保护是最重要、最基础、最具决定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5.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民国前期(1912-1927)荆江两岸地区水灾频仍.在荆江两岸地区1912-1927年洪水灾害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般统计方法和理论分析了这一时期洪水灾害的若干特征,即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区域性四个特征.对洪水灾害基本特征及其规律的探讨至今对于有效的进行水患治理与防治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拉萨地区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排放特征和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拉萨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监测数据。在1998年6月和9月,对拉萨地区大气样品进行了采集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的分析测定,并讨论了拉萨地区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和排放特征。共检测出69种烃类,其中以9个碳以上的芳烃类为主,约占45%-49%,总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平均浓度水平在60-166ppbC范围。结果表明,拉萨地区特有的生物体燃烧及植物排放当地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7.
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建设繁荣了地区经济,每年向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不合理开发建设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影响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建设应本着合理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8.
戴永华 《环境》2005,(6):82
福建龙岩市是革命老区,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比重相对高于经济发达地区。近几年养猪业发展非常迅猛,全市生猪存栏280万头,年出栏467万头,仅新罗区生即有猪存栏75万头,年出栏120万头,养殖业的发展对于东路市场供应、调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都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笔者就如何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去指导养殖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9.
在以突出的区域生态风险为背景的西部大开发中,以生态和经济相背离为根本缺陷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引致潜在和显性的生态危机。因此,充分预见传统经济增长给西部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及显性危险,创新地跨越传统经济发展道路,明智地选择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开发战略及政策途径,是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规避生态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
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已成为国外旅游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论文在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海洋与海岸带旅游发展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文化问题、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评价、规划管理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旅游开发等方面对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并为我国海洋与海岸带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