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81.
氰化物种类很多(如氰酸盐类、有机氰类化合物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尤其在高温或与酸性物质作用时,能放出剧毒氰化氢气体。我市某电镀厂发生一起因工人操作不慎引起的氰化氢中毒事故,造成1人中毒死亡,1人中毒昏迷,直接经济损失约46万元。现就该中毒事故进行分析,以供人们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2.
酞酸酯在植物中的吸收和积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Beckman 334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163型紫外检测器),美国Beckman公司;SP4290数据处理机,美国Beckman公司;YQ-3电动匀浆机,江苏江阴科研器械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AR;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AR;甲醇:GR。  相似文献   
183.
含氟取代苯类化合物lgKow和-lg1/EC50的QS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aussian98程序,在B3LYP/6-311G**和HF/6-311G**2种水平上全优化计算了24个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基于得到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分别建立了用于预测含氟取代苯化合物正辛醇冰分配系数(lgKow)和毒性(-lg1/EC50)的模型,预测lgKow的模型包含3个变量(偶极矩(μ),总能量(TE)和热能修正值(Eth)),预测-lg1/EC50的模型包含2个变量(分子中原子最负的电荷(q-)和零点振动能(ZPE))。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q分别为0.8480和0.9154),并用t-检验和变异膨胀因子(VIF)对2个模型中各变量的显著性和自相关性进行了检验。预lg1/EC50的模型的预测能力优于溶剂化能参数得出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4.
硝基苯类化合物对斜生栅藻毒性的HQSAR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分子全息定量结构-活性相关关系(HQSAR)技术研究了25种硝基苯类化合物对斜生栅藻的急性毒性与其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技术(PLS)建立了定量模型.在碎片长度为1~7、碎片区分参数为原子类型、化学键类型和连接性条件下,得到最佳模型(Q2=0.921,R2=0.992).为检验模型的预测能力,将数据集分成训练集和预测集.模型对预测集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良好.最后利用色码图对模型中不同原子的贡献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5.
研究了北京市交通路口大气颗粒物中非烃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通过对2000年6月采集的大气颗粒物样品的分析,研究了北京市崇文门路口大气颗粒物中非烃类化合物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交通排放是大气颗粒物中非烃类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总体上非烃类化合物主要富集在粒径较小的粒子中,细粒子中的非烃类化合物应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白天ρ(非烃类化合物)随机动车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夜晚机动车流量减小,但ρ(非烃类化合物)却高于白天,显示出大型柴油车的主要影响和贡献;非烃类化合物的污染主要表现为酞酸酯和苯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并对交通路口大气颗粒物中酞酸酯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6.
氯代苯类化合物对江水细菌的毒性及QSAR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细菌生长抑制实验,测定了18种氯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中混合细菌的毒性,得到24 hIC50值,-1gIC50为3.65~4.32,其中,毒性最弱的是氯苯,毒性最强的是1,2,4-三氯苯.选用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对毒性数据进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结果表明,氯苯类化合物对江水细菌的毒性与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位置有关,价分子连接性指数0XV和7XCHV能够很好地描述氯苯类化合物对江水细菌的毒性.方程-1gIC50=0.8390XV-25.3727XCHV+0.802的稳健性很好,该模型的预测值与毒性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0.948.   相似文献   
187.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及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第2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研究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和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DTs和PCBs的高值样点主要分布于秦皇岛近岸、辽东湾近岸和渤海湾近岸海区;酞酸酯的最高值和次高值样点分别出现在莱州湾近岸和辽东湾近岸,而秦皇岛近岸海区的平均水平高于其它海区.目前,渤海表层沉积物中PCBs和酞酸酯的含量相对较低,对周边底栖生物尚未构成威胁.另一方面,DDTs组成的比值关系显示秦皇岛近岸、渤海湾近岸和辽东湾近岸海区近期出现DDTs的输入,并且DDTs含量已超出相应的生态效应低值区间的标志水平,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在渤海海区大多数样点,DDTs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厌氧条件下的DDD.  相似文献   
188.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PCDFs)通称为二噁英(PCDD/Fs或dioxins),它们是氯代三环芳香化合物,由于氯原子的取代数目和位置不同,构成了75种PCDD和135种PCDF.在这210种化合物中,有17种(2,3,7,8位被氯原子取代)被认为对人类健康有巨大的危害,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强致癌性.其中,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CDD)在已知的化合物中毒性最大.二噁英类广泛分布于全球环境介质中,化学性质稳定,难以生物降解,可在食物链中富集.二噁英类往往作为副产品以杂质的形式存在于多种化工产品中,如氯酚、氯代苯氧酸型除草剂、多氯联苯、四氯苯醌等.  相似文献   
189.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酞酸酯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平  陈文亮  蔡维维 《环境化学》2004,23(4):447-450
利用分级采样器采样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研究了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六大功能区 (工业区 ,交通区 ,文化区 ,商业区 ,园林风景区和居民生活区 )大气气溶胶中的酞酸酯 .结果表明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检出的酞酸酯有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DM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EHP) ,其含量随功能区和季节而变化 ,平均浓度具有工业区 >居民区 >交通区 >商业区 >文化区 >园林风景区和秋、冬季浓度高于春、夏季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0.
多元逐步回归对苯胺类化合物结构与毒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hemoffice6.0中MOPAC-AMl量子化学法计算了24种苯胺类化合物的6种量子化学结构参数.其中取17个化合物作为样本集对-lgEC50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佳方程.经自由度校正的回归系数R=0.985。应用所建立的QSAR模型验证了苯胺类化合物的EC50值.并通过“Jackknife”中的逐一抽取法进行模型检验,得出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平均残差仅为0.05个对数单位.小于文献值。经过7个预测样本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同时分析了苯胺类化合物的毒性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