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3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1362篇
安全科学   139篇
废物处理   326篇
环保管理   169篇
综合类   2243篇
基础理论   666篇
污染及防治   561篇
评价与监测   200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71.
Two closely related forms ofOphrys insectifera were observed in the field to attract different pollinator species selectively.O. i. ssp.insectifera attracted males of two species ofArgogorytes (Sphecidae, Hymenoptera Aculeata) andO. i. ssp.aymoninii attractedAndrena combinata males (Andrenidae, Apoidea, Hymenoptera Aculeata). A third form,O. aff.i. ssp.insectifera, attracted none of these three species. Volatile compounds from flowers and inflorescences of the three forms (originating from Öland, Sweden, and Aveyron, France) were collected, using entrainment, enfleurage, and solvent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Sc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forms were confirmed in the amount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11–C19), methyl esters (C14–C18), short chain aliphatic 1-alcohols (C6–C12), and monoterpene alcohols (C10).  相似文献   
972.
酸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廷铣 《生态环境》2002,11(1):98-100
酸雨是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南部地区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酸雨区。酸雨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作物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控制酸雨的危害.主要控制各种来源的SO2排放。文章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提出各种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73.
分离出 2株以 2 -氯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细菌W1和W2 ,这 2株菌对 2 -氯苯甲酸的降解均表现为一级动力学反应。W1降解酶系为诱导酶 ,对 2 -氯苯甲酸的降解动力学常数为 -0 .1 34h- 1;W2降解酶系为非诱导酶 ,对 2 -氯苯甲酸的降解动力学常数为 -0 .0 388h- 1。W1还能够降解 4 -氯苯甲酸、苯、甲苯和邻苯二酚 ,但不能降解 3-氯苯甲酸、2 ,4 -二氯苯甲酸、乙苯、丙苯和萘。W1菌体质粒和染色体提取实验表明 ,其降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974.
土壤中的铝及其植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应小芳  刘鹏  徐根娣 《生态环境》2003,12(2):237-239
概述了铝的性质,土壤中铝的存在形式、铝的流失、铝毒与酸雨的关系,植物对铝的吸收,铝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以及植物对铝毒胁迫的反应,为进一步开展铝及其植物效应的研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75.
小麦铝抗性和敏感品系对铝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冬小麦Triticum aestivvum L.铝抗性品系T202和铝敏感品系T105幼苗经0,50μmol L^-1,75μmol L^-1,100μmol L^-1和150μmol L^-1铝处理后根部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小麦根生长被严重抑制;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磷代谢激活;硝酸还原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对铝浓度极其敏感;葡萄糖含量下降;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升高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下降.证实:铝胁迫造成了氧化伤害,激活了植物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分析还表明,T202耐铝的各项指标优于T105,前者的代谢酶活性对铝胁迫的反应更为迅捷,并有良好的能量储备和调动机制来抵御铝胁迫及由此产生的胁迫.图8参14  相似文献   
976.
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度类型及其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初夏  吴志峰 《生态环境》2003,12(4):505-507
酸性硫酸盐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沿海低地和矿区的污染源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或实际的负面影响。酸性硫酸盐土中各类酸度是评估酸性硫酸盐土环境风险最重要的指标。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度可分为水溶性酸度、吸持性酸度和金属硫化物起源潜在酸度等3种类型。文章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简要地介绍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度类型及其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77.
Summary. Both male and female Holotrichia loochooana loochooana (Sawada) (Coleoptera: Scarabaeidae) were attracted with female-produced pheromone, anthranilic acid (2-aminobenzoic acid), in the field. Male chafers were observed to apparently directly locate cotton balls impregnated with 1 to 10 mg of pheromone. In contrast, females never directly oriented to the treated balls but landed 0.2-1.5 m away and exposed their abdominal glands in a calling posture, which occasionally resulted in aggregation of both females and males. This suggested the mating aggregation of this species could be primarily induced by pheromone released by females. A hypothesis for adaptability of female aggregation is propos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78.
酸性硫酸盐土鳗塘水体防酸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生产实际中用石灰调节鳗塘水体酸性的弊端,利用石灰石石屑防御酸性物质入侵,效果特别好。水体pH维持在7~8的恒定水平;相关溶解氧含量也适合鳗鱼生长的需要:水草生长茂盛;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79.
曲霉sp.136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曲霉sp.136的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应用波谱分析及与已知品对照的手段将它们鉴定为烟曲霉酸(1)、(20S,22E,24R)-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β-谷甾醇(3)、(2S,3S,4R)-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3,4-三羟基十八烷(4)、4-羟基苯乙酸(5)和烟碱酸(6).图1参5  相似文献   
980.
酸沉降影响下重庆马尾松林的健康监测及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酸沉降影响下重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的衰退一直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森林健康监测和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以重庆铁山坪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欧洲叶量损失率的划分标准,选择叶量损失率为0~20%、20%~40%、40%~60%和60%~99%的优势木,分析其树冠下的土壤化学性质及针叶元素含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立在土壤表面撒施石灰石粉0(不撒施石灰石粉,对照)、1、2、3和4t·hm-25个处理,探讨不同石灰石粉剂量处理对优势木针叶元素含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量损失率的马尾松优势木树冠下的土壤化学性质基本相似,0~60cm土层的pH平均值在3.59~3.80,盐基饱和度平均值低于10%,土壤严重酸化,随叶量损失率的增加,一年生针叶内K、Na、Ca、Mg、Al、P、S、N等元素含量并无明显差异。针叶内P缺乏是营养限制因子。撒施石灰石粉165d后,1、2、3t·hm-2处理的优势木一年生针叶中P、Mg含量增加,增幅以2t·hm-2处理最高,比对照分别增加30.26%和12.65%;所有撒施石灰石粉处理的N含量增加,Ca含量有增有减,变化规律不明显。撒施石灰石粉一年后,各处理优势木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增加,针叶损失率下降,主轴顶梢长度和一年生针叶长度增加。短期内从一年生针叶中P、Mg含量及林木生长和健康情况变化综合来看,石灰石粉一次撒施量以2t·hm-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