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105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308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131篇
评价与监测   8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1.
典型化工园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常州市某典型化工园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化工园区大气中检出挥发性有机物共有58种,组分有芳香烃、饱和烷烃、卤代烃、烯烃、醛酯类化合物及其他类;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为主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质量浓度为1.0~194μg/m~3;均未超出参考标准的限值。背景点位和园区点位大气中主要ρ总(VOCs)在秋冬季最高,敏感点大气VOCs随季节变化也较为明显;园区T1和T2ρ总(VOCs)年均值高于敏感点位,背景点位年均值最低;园区点位除了汽车尾气排放之外,溶剂的挥发和生产工艺中污染物的排放也增加了大气中苯系物的浓度,同时也对敏感点位和对照点位的大气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12.
以南通市开发区化工集中区为应用实施地,不同化工厂不同时间的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在GC-MS分析的基础下,联合GIS系统,建立指纹图谱数据库,探索以指纹图谱-GIS联用技术来锁定污染源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GC-MS初步分析和指纹特征峰的匹配,可快速缩小污染排查范围,为环境监督或污染事故的排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13.
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型危险化工企业危险源监测及预警系统建设的现状与不足,以泰州梅兰集团为例,提出了大型危险化工企业危险源监测及预警系统的建设目标及原则,应急预警处置系统的主要内容、标准与要求。  相似文献   
814.
多年来四氯乙烯试剂的稳定性一直是业内关注的难题,其稳定性显著影响《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的实施。针对市场上8个品牌四氯乙烯试剂开瓶后的吸光度开展测试,研究四氯乙烯试剂稳定性。结果显示: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基准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天津傲然精细化工研究所和吉林市吉联油脂化工有限公司6家厂商生产的"环保级"等相关级别四氯乙烯试剂稳定性较好,在开瓶7周时间内可以满足《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标准中针对四氯乙烯试剂的要求。Sigma Aldrich和Alfa Aesar品牌四氯乙烯试剂虽然稳定性较好,但吸光度不满足上述标准中针对该试剂的要求,不可用于该方法检测。通过采取相关工艺(如提高纯度、调整溶剂的酸碱度、添加稳定剂等),可提升四氯乙烯试剂稳定性。该研究成果可为《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8)标准中四氯乙烯试剂的保存时间及使用等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15.
选取2015年珠海市国控监测站ρ(PM_(2.5))数据,分析PM_(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水溶性离子组分等化学组成,ρ(PM_(2.5))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气象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015年珠海市PM_(2.5)年均值为31.0μg/m3,表现出显著的时间分布规律,月均值呈现"V"型趋势,PM_(2.5)中主要化学组分是有机物(OM),占总质量的34.0%,其次是硫酸根(SO2-4),占总质量的26.9%,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呈现冬高夏低分布;ρ(PM_(2.5))日变化呈现双峰型分布,其值工作日显著高于非工作日;ρ(PM_(2.5))与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呈现负相关关系,与气压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珠海市ρ(PM_(2.5))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北重南轻"变化趋势,有机物、SO2-4和NH+4空间分布呈现东部高于西部趋势,颗粒物浓度受地形、气候因素和海域环境等影响呈现多样化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816.
The growing scale and complexity of process industries have brought safety,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o the forefront. As a result, proactive risk reduction strategies (RRSs) are commonly employed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by reducing the frequency or mitiga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potential incidents. Among these strategies, inherent safety, which is a proactive measure of loss preven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RSs for achieving inherency, as well as techniques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herent safety,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herently safer process design, as well as the approaches for achieving inherently healthier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ier processes. Subsequently, the execution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other RRSs are discussed to highlight the distinctiveness and benefits of inherent safety. Nex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herency assessment tools (IATs) based on available information at different process stages. Furthermore,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IATs a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afety,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followed by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A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o-chemical hazards-based IATs have not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yet, which may improve the safety level of process pl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inherency risk reduction. As a way forward, futu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ater optimized risk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817.
简述了江苏沿江化工园区存在的环境风险,分析了园区区位特征和产业结构矛盾、监控预警体系及应急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建设,完善监控预警体系,强化应急预案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降低环境风险,维护区域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18.
用加速溶剂萃取法(ASE)萃取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离子化质谱法(GC-NCI-MS)进行测定,并与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电离质谱法(GC-EI-M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EI法和NCI法均能满足目前的有机磷农药的分析需要。GC-EI-MS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操作比较简单;GC-NCI-MS在选择性和灵敏度等方面均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819.
针对工业聚集区内多种恶臭混杂的情况,以淄博化工园区为例,研究了大气有机污染突发事件中有机物的应急监测方法,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利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重点企业事先监测,掌握各企业特征污染物,作为应急监测查找污染源头的依据;现场分析受污染空气中的化合物组成及浓度,通过查询、比对各企业特征污染物,确认责任排污企业。提出了末端监测处罚治理与对重点污染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相结合,应急监测与有机污染物在线监测相结合,建立企业污染源特征组分数据库,加强企业无组织排放监测与监管等治理大气有机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0.
连续紫外扫描光谱法快速测定废水的化学需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紫外扫描光谱最佳吸收波段内的吸光度集合所组成的峰面积与被测定废水的COD含量的相关性,同时进行了精密度和标准方法的比对实验,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适用于多成分有机混合物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