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8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安全科学   24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38篇
综合类   1194篇
基础理论   258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162篇
社会与环境   197篇
灾害及防治   1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991.
Spatial systems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Even thoug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ems to have emerged as the development paradigm of the 1990s, a great deal of vagueness still surrounds the meaning, definition, and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concept. There is also a general lack of emphasis on the spatial dimens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en developing relevant conceptual or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rameworks. In clarifying the concept,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definition that explicitly incorporates the temporal as well as the spatial dimension of sustainability. It also develops a logically consistent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llowing a spatial systems approach. Five interconnected aspatial subsystems or subsets of a spatial system are identified and their respective operational dimensions discussed. A proposed composite index calleddegree of stainable development (DSD) and its five component indicators are also outlined.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operationalizing the DSD measure and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are noted, and the various tasks that need to be undertaken in this regard are specified. It is concluded that future research utilizing the proposed conceptual framework should not only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methodologies for the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t global, national, or regional scales, but also offer insights to appropriate decision makers at various levels regarding available options and alternative action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ir respective societies.  相似文献   
992.
以广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为研究单元,对2015—2020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水平进行评估,通过权重赋值计算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综合判断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体量小,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县域社会经济总体呈正向发展态势,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低于全区平均县域水平;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呈现波动变化,部分县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增长率为负值;15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为协调,10个县域为基本协调,2个县域处于调和等级。  相似文献   
993.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htylhexyl)phthalate,DEHP)在单独染毒和与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联合染毒条件下对小鼠气道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未处理对照组(生理盐水组)、DEHP染毒组、OVA染毒组、DEHP+ OVA联合染毒组(DEHP+ OVA),每组雄性Balb/c小鼠6只.用OVA致敏加激发的方式制作小鼠哮喘模型.DEHP染毒组每天给予10 mg·kg-1 DEHP灌胃,连续54 d.OVA染毒组、DEHP+ OVA染毒组小鼠均在第54~60 d(共计1周)进行1% OVA雾化(30 min·d-1),每日1次,诱发哮喘.第60 d进行以下操作:肺功能测试,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样品收集和肺组织中的Interleukin-17A(IL-17A)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与DEHP染毒组相比,DEHP与OVA联合染毒组小鼠BALF的IL-17A显著增加(p<0.05),肺功能降低(p<0.05),气道重塑,肺部细胞浸润明显.提示DEHP对小鼠哮喘模型佐剂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涉及IL-17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在对调查铁矿污染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污染物排放特点以及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5.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综述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发展及目前常用的各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对目前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针对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做出评述。指出水环境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是与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996.
考虑异质人群不同声功能需求和时空分布,对异质人群交通噪声暴露特征进行评估。通过集记人口高斯分解和噪声预测,获取特征人群分布数据和交通噪声数据;基于特征人群年龄和声功能需求,标定各年龄段人群噪声响应函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异质人群噪声响应曲线;构建交通噪声暴露评估模型,结合获取数据及噪声响应曲线进行噪声暴露评估。结果表明,3类声功能区中人群噪声暴露与年龄变量均呈现类抛物线趋势,40岁左右人群暴露影响较儿童和老人低59.9%左右。人均噪声暴露在夜间明显偏高,尤其在声功能需求较高的第1类声功能区,其人均噪声超标值比昼间高7 d B。特征人群的空间分布对噪声暴露影响显著,工作时段学校区域适学人群集中,其总噪声暴露风险为同等状况住宅区的1.2倍。综合考虑人群特征和时空分布等因素,可更科学地进行区域交通噪声污染评估。  相似文献   
997.
科学划分控制单元是实现流域水环境精准、高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为满足新时期中国流域系统治理和“三水”统筹的新要求、新任务,设计建立了一种新的控制单元划分技术方法,将中国重点流域划分为3442个断面控制单元和822个流域控制单元。基于控制单元划分成果,进一步构建了包含流域—流域控制单元—断面控制单元—控制断面—水功能区5个层级逐步细化的流域空间管控体系。实际案例分析与论证表明,新的流域空间管控体系能有效促进流域水环境管理各项措施落地,可进一步推动流域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差异化,并为“三水”统筹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解决导弹机电产品退化-突发竞争失效模式下的可靠性评估问题。方法 对导弹典型机电产品电机进行贮存失效分析,同时考虑双参数退化失效和突发失效对电机贮存可靠性的影响。首先,以具有随机效应的非线性Wiener过程描述电机贮存退化失效过程中的非线性、随机性和样本差异性。然后,采用Weibull分布描述突发失效过程规律,并考虑退化程度对突发失效的影响。最后,利用Copula函数刻画退化性能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双参数退化-突发竞争失效模型,并给出基于两步极大似然估计的参数估计方法。结果 以仿真导弹电机退化突发失效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实现了基于双参数退化-突发竞争失效模型的系统可靠性评估,得到电机贮存5 a时的可靠度估计值为0.465。结论 所构建的双参数随机退化与突发失效相关的竞争失效模型有效,为导弹机电产品可靠性验证评估及寿命预测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某型波段开关瞬动动作特性及磨损失效机理。方法 通过建立瞬动机构物理模型,进行瞬动机构滑动件受力分析、转动力矩随旋转角度变化分析,研究瞬动开关瞬动动作特性,分析并探讨瞬动机构的磨损失效机理。结果 在波段开关的瞬动角度范围内,瞬动力矩随着转动角度θ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瞬动初始状态,旋转力矩为最小值1.2 kg·cm;当瞬动处于中间位置(瞬动角度为16°)时,转动力矩为最大值1.5 kg·cm;随着转动角度θ继续增大,转动力矩不断减小,最终恢复至初始值,与实物瞬动复位功能相符。瞬动机构滑动件受基座的正压力N随转动角度θ的增加而增大。基座塑料受过大压力产生磨损,使转动(复位)力矩降低,滑动件无法复位,导致瞬动功能失效。结论 某型波段开关瞬动功能由滑动件钢球、基座长弧形斜坡、接触压力保证,弧面磨损致使钢球所受接触压力分量不足,导致瞬动功能失效,该失效机制为疲劳磨损失效。可通过改变基座材料、滑动件结构或材料以及改善瞬动机构工作条件来提高瞬动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0.
徐飞  张拓  怀宝东  隋文志  杨雪 《环境科学》2021,42(5):2531-2540
本研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沿江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识别受损滨江湿地的自然恢复潜力,以期为松花江湿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于2018年7月,通过采集松花江下游自然湿地、水稻田、采砂迹地和恢复湿地的土壤,对土壤真菌ITS间隔区定向酶扩增,并使用Illumina MiSeq PE300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分析不同类型样地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沿江湿地开垦为稻田或进行采砂活动可造成土壤真菌α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采砂迹地被修复为人工湿地后可显著提高土壤真菌Ace和Chao1指数(P<0.05).稻田与其它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沿江湿地土壤真菌划分为16个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菌门(Mortierellomycota)和隐真菌门(Rozellomycota)为沿江湿地的主要真菌门类(相对丰度>1%).自然湿地和恢复湿地的真菌功能群以外生菌根真菌为主,辅以苔藓寄生真菌、地衣寄生真菌和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稻田和采砂迹地的主要功能菌群以凋落物腐生菌和土壤腐生菌为主.动植物病原菌群在稻田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它样地(P<0.05).土壤pH、总碳、有机碳、总氮和总磷是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由此可见,在自然湿地进行资源开发增加了潜在的生态风险,降低了生态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