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8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01.
分室脉冲引射除尘是一种新的除尘方式,它具有在线清灰、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优点.为了揭示分室脉冲引射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机理,首先运用可压缩气体绝热流动能量方程推导出喷口的流速和流量,继而根据自由射流理论推导出不同射流断面的平均动能计算公式,最终根据反吹风速与平均动能的关系,得到了反吹风速的计算方法.同时,根据实验模型的测定...  相似文献   
402.
研究用静态顶空技术处理土壤,从而建立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GC-FID)测定土壤中的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和吡啶的检测分析方法。在一定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条件下,进行了顶空的时间和温度优化,确定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乙醛、丙烯醛、丙烯腈和吡啶方法的检出限,并取得了满意的分离效果、线性回归方程、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处理土壤样品,可以减少土壤中待测有机物的损失,提高实验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403.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技术测定水中的四乙基铅,对涉及的关键操作环节及重点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避光条件下于4℃低温冷藏并密封保存,添加甲醇作为保护剂,保存时间不应超过3 d。实验选择进样口温度为220℃,顶空瓶压力为96.52 kPa,调节载气流量设置实际分流比为51,可以有效改善顶空进样测定样品时存在的不出峰、不稳定或灵敏度降低的问题。对地表水、自来水及生活污水实际样品进行四乙基铅测定和加标回收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1.0%~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7.4%,能够满足《水质四乙基铅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959—2018)的测定要求。将顶空进样法与吹扫捕集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顶空进样法稳定性更好,适合大批量四乙基铅样品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404.
建立了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水中吡啶丙酮乙腈的方法,不用有机溶剂萃取和浓缩,减少了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定量准确、操作简便等特点。当取样量为5ml时,检出限可达到0.006~0.03mg/L级,相对标准偏差为1.0%~2.3%,加标回收率在78.0%~100.2%之间,完全适合水中吡啶丙酮乙腈的测定。  相似文献   
405.
选取苯系物中的代表性组分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合物,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及方法学考察,建立了热脱附进样-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测定苯系物单体碳同位素比值的方法。结果表明,单体化合物进样量在0.3μg以上均能满足测定要求;与直接进样方式相比,热脱附进样对单体碳同位素比值测定无分馏影响;标准溶液和苯系物土壤样品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1.0%~1.7%和0.3%~2.6%。  相似文献   
406.
利用大庆油田特殊的地质构造,将氰化物浓度0.05mg/L的含氰废水注入油田边水构造。通过储层砂体吸附和渗透率损害实验,证明储层对氰化物有吸附作用,不同平衡浓度下砂体的静态吸附量为4.88μg/g,动态吸附量为2.837μg/g,氰化物不堵塞地层,根据注入井与注入井、注入井与采油井之间距离的不同,共布设8种注入方案。设计注入井的注入量为210m/d,采油井的产液量为105m/d,以采油井采出氰化物浓度0.05mg/L为限定值,基于动态吸附实验结果和边水对氰化物的稀释作用,应用聚合物驱油模型计算最佳的注入方案,该方案为注入井之间的间距1.0km,注入井与采油井之间的间距为2.5km,注入年限为54年。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庆油田实施含氰废水的深井注入是可行的。既达到处理含氰废水的目的,又利用含氰废水驱替原油,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407.
环境水样及蔬菜中NO2-和NO3-的流动注射光度法同时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流动注射技术引入N-(1-萘基)乙烯二胺光度法测定NO2^-分析体系,采用单阀双带注入镀镉锌片还原柱带隔离的阀体流路,建立了同时测定微量NO2^-和NO3^-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08.
王鹏  沈晋  周定 《环境科学》1996,(1):78-79
采用反相流动注射光度分析技术,以能形成颜色相近产物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建立了工业废水中Ni和Cu的连续测定方法和装置。测定频率60样/h,Ni和Cu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3μg/ml和0.04μg/ml。  相似文献   
409.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GLC-HS)分析技术测定了代森锰锌、ND-901中代森锰锌在大棚黄瓜上的残留动态。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500倍、250倍药液,测出黄瓜上原始沉积量分别为0.88~2.70mg/kg、1.11~3.79mg/kg;半衰期为1.6~9.5天、2.3~10.9天。黄瓜叶片上原始沉积量分别为148.01~164.08mg/kg、246.26~254.51mg/k;半衰期为15.8~16.2、18.4天。ND-901中代森锰锌的残留量均低于单剂。另外,自来水去污处理可有效地减少瓜上代森锰锌的残留量,平均去污率87%。  相似文献   
410.
建立了采用直接进样和固相萃取两种前处理方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中苯菌灵和多菌灵的方法。采用0.22μm聚醚砜滤膜过滤样品,或使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以C18反相柱为色谱柱,将柱温设定为40℃,流速设定为0.7 mL/min,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利用等度洗脱进行分离,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定量,检测波长为280 nm。将苯菌灵在酸性条件下(pH<2.0)静置至少11 h后,转化为多菌灵进行检测。在上述条件下,采取直接进样时,多菌灵的检出限为4μg/L;采用固相萃取进行前处理且水样体积为100 mL时,多菌灵的检出限为0.09μg/L。标准曲线绘制结果显示,该方法在0.02~1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在直接进样条件下测试低、中、高3种浓度的实际水样加标样品,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7%~2.9%之间,回收率在93.5%~102%之间;采用固相萃取时,低、中、高3种浓度的实际加标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3%~4.7%之间,回收率在86.8%~107%之间。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