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8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1387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349篇
环保管理   236篇
综合类   2479篇
基础理论   709篇
污染及防治   764篇
评价与监测   251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银生  季学李  羌宁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6):276-277,284
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净化有机污染物-正己烷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脉冲成形电容、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气体流量、气体人口浓度等因素对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电容有一最佳值,净化效果随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增大而升高;随气体流量、进口浓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52.
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光催化氧化反应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宏斌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1):43-45,49
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Hammett常数,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的光解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微环境效应及取代基的诱导效应等方面,探讨了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其光催化氧化反应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对应用异烟酸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氰化物的方法进行了补充和改进,提高了海水氰化物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54.
确定不同保证率下的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uan L  Hao J  Zhou Z  Xie S 《环境科学》2002,23(5):25-28
在进行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区划时 ,通常以 1°× 1°(经纬度 )的网格为单位进行计算 ,难以反映网格内不同生态系统对酸沉降敏感性的差异 .为了便于决策者根据临界负荷确定酸沉降控制对策 ,也为了使 1°× 1°的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实用性 ,本研究确定了 0 1°× 0 1°网格为单位计算的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保证率的概念 ,得到了一系列与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允许有一定损失的 1°× 1°的中国酸沉降临界负荷图 .利用累积分布函数 ,本研究还确定了不同保证率下的中国酸沉降超临界负荷分布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酸沉降临界负荷 .  相似文献   
55.
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体邻苯二甲酸酯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采集和分析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和底泥样品,探讨了该河段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体中PAEs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两种为主。水中PAEs总量较高,DBP和DEHP含量均已超过我国地表水标准限值。底泥中PAEs总量与国内外一些河流底泥中的含量相近,但DBP和DEHP含量均已超过了美国华盛顿州的警戒标准。底泥中PAEs含量沿程分布总体上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水体中PAEs含量及其分布特征主要受流域内工农业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复合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处理高浓度、高色度、高COD的印染废水,利用硫酸亚铁、工业废酸和金属下脚料自行配制了复合混凝剂,并将其与聚合双酸铝铁、聚合氯化铝铁、硫酸亚铁对印染废水的混凝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复合混凝剂处理印染废水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当硫酸亚铁的投加量为200mg/L,复合混凝剂的投加量为1280mg/L,PAM的用量为2mg/L时,脱色率达94.9%,COD去除率达78.1%,悬浮固体(SS)去除率达90.9%。  相似文献   
57.
海绵铁预处理DSD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铁泥废渣制备水处理材料海绵铁,研究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的金属化率与还原时间,温度和铁泥粒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含碳球团制备海绵铁的反应参数。并对海绵铁预处理DSD酸废水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最佳试验条件;通过试验对海绵铁处理DSD酸废水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它是电化学作用、电场作用、絮凝沉淀以及物理吸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试验表明,海绵铁可作为高浓度DSD废水的预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58.
Both bottle-point and column-feeding experiments involving different solutes and sorb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adsorption selectivity and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salicylic acid and 5-sulfosalicylic acid. Their adsorption isotherms onto such hypercrosslinked polymeric adsorbents as NDA-100 and NDA-99 could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Freundlich equations whose characteristics describe extrathermic and favorable adsorption processes. The adsorption towards NDA-100 mainly depended on the π-π interaction, while that towards NDA-99 was extremely influenced by the static-electric interaction. Additionally, the adsorptive capacity of salicylic acid on NDA-99 decreased while it increased on NDA-100 with the presence of 5-sulfosalicylic acid in the adsorptive environment as the competitive component. Comparatively,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5-sulfosalicylic acid decreased on both resins with salicylic acid as the competitive component. In fact,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dsorbent and adsorbate resulted in the straight antagonism on the effective adsorption sites on the adsorbent. In conclusion, the adsorption selectivity of salicylic acid onto NDA-100 wa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at onto NDA-99 with the existence of 5-sulfosalicylic acid in the adsorptive environment. A satisfactory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tested solutes in aqueous phase could be foreseeably achieved by the sequencing adsorption technique involving NDA-100 as well as NDA-99. Translated fro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2005, 27(8): 570–574 [译自: 环境污染与防治]  相似文献   
59.
水-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油含量测量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原地灌注表面活性剂溶液法去除地下水系统中包气带石油类污染,建立了测定水-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中油含量的方法,第一次提出采用单宁酸沉淀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以去除其对油含量测定的干扰,并成功地应用于清除地下水石油污染的表面活性剂优选实验当中。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release of base cations and Al3+ at the treatment with simulated acid rain (SAR) in main soil types collected from South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ounts of base cations increased obviously when the pH value of simulated acid rain was lower than 3.0 or 3.5. Compared with the leaching of K+ and Na+, the leaching of Ca2+ and Mg2+ was affected by the pH value of SAR. Only when the amounts of base cations leached from soils exceeded th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the pH value of leaching solutions decreased sharply and the amounts of released Al3+ increased. The H+ buffering mechanisms, which were affected notonly by the pH values of SAR, but also by the types and solid components of soils, were proposed for the main soils stud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