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3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1390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828篇
综合类   3412篇
基础理论   521篇
污染及防治   232篇
评价与监测   384篇
社会与环境   847篇
灾害及防治   20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9篇
  197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 毫秒
99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定量评估有利于考核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效果。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能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体系,核算了黄河流域2000—2015年省级及地市级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近15年,黄河流域生态状况有明显好转,除河南和山东外,增幅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的中上游(7%~27%),增幅最大的为甘肃;(2)黄河流域的117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中,有77个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不同增幅(0.46%~210%);(3)黄河流域"源""过程""汇"区位不同保护重点不同,要根据其所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及改善情况动态制定分区分类保护策略;(4)近15年的林地面积增加对所提供的服务提升效果明显,湿地(湖泊、沼泽地)的减少变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省份服务下降的最大驱动因素。本研究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及城市绿色发展提供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分析了第二松花江中下游和松花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总汞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规律,同期采集了牡丹江、黑龙江沉积物作为对照,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初步评价了松花江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松花江10个断面沉积物总汞含量范围0.029~1.317 mg·kg~(-1),均值0.183 mg·kg~(-1).第二松花江3个典型断面沉积物总汞含量均显著高于松花江干流的7个典型断面(P0.05).地累积指数(Igeo)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表明第二松花江3个典型断面沉积物汞污染程度为偏中度至重度污染,存在高度生态风险;松花江干流7个典型断面为轻度污染,具有较高生态风险.近10年松花江沉积物汞含量变化及空间分布结果显示,现阶段第二松花江沉积物汞含量有所下降,但松花江干流个别江段沉积物汞含量有所上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伊犁河流域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伊犁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4.
耦合社会-经济因子探究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未来变化趋势,可为优化水环境规划和管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沱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经济增长预测法、工业点源传统统计法、人口趋势灰色模型预测法和排污系数法分别计算了2020-2025年该区域28个县(市、区)的工业GDP值,工业点源废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负荷(COD、NH3-N、TN、TP),农村与城镇人口及生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负荷,并利用ArcGIS技术探究了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染源主要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20-2025年,工业GDP值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而工业废水排放量总体呈逐年减少趋势,预计到2025年,流域工业GDP值将增加至2.52×1012元,而工业废水排放量将减少至0.64×108 t。工业点源主要污染负荷表现为COD>NH3-N>TN>TP。沱江流域总人口数与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城镇人口与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呈逐年增加趋势,农村人口与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呈逐年减少趋势,且城镇人口及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增加量大于农村人口及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减少量。城镇、农村生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负荷表现为COD>NH3-N>TN>TP。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染源主要污染负荷在空间上存在高度异质性。2025年,来自工业点源的主要污染负荷均呈上游较少,中、下游较多的特征;来自城市生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负荷均呈中、上游较多,下游较少的特征;来自农村生活污染源的主要污染负荷均呈中游较多,上、下游较少的特征。笔者提出耦合社会-经济因子预测流域污染负荷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与社会经济指标相关联的流域工业点源、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的预测研究中,以期为未来流域水环境管理与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以引江济太调水工程-望虞河为研究对象,探究引调水河道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20年10月、12月以及2021年1月在望虞河沿程布设监测点位并采集水样,分析其水体理化性质、氮的形态分布及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①硝酸盐氮是望虞河沿程水体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占总氮浓度的75.3%~...  相似文献   
996.
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武琳  杨宏伟  杨少霞  吕淼  成文 《环境科学》2011,32(8):2279-2283
以黄河下游某水厂滤后水为目标物,选择了9种催化剂,在间歇反应装置中研究了单独臭氧和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BrO 3-)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在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NiO、CuO、Fe3O4、Al2O3加入使BrO 3-质量分数分别降低34.0%、32.8%、29.2%、20.8%.选取Fe3 O4作为催化剂研究催化...  相似文献   
997.
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的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完整性指数作为评价河流健康的重要工具,对流域管理有明确的指导作用.为全面掌握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构建F-IBI(鱼类完整性指数),开展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于2016年10-11月对滦河流域58个采样点收集了鱼类与环境数据,根据栖息地质量评分与水质等级来确定参考点(12个)和受损点(7个).利用分布范围检验、敏感性分析及冗余检验对20个候选指标进行筛选,以获得构建F-IBI的核心指标.采用1、3、5赋分法对核心指标进行赋分,并计算F-IBI最终得分.利用分位数法将F-IBI划分为"健康" "亚健康" "一般" "差" "极差"5个等级.利用非参数检验对F-IBI的适用性进行校验.结果表明:①鱼类物种数、个体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底栖食性鱼类个体百分比、耐受性鱼类个体百分比、产黏性卵鱼类个体百分比、产沉性卵鱼类个体百分比、上层鱼类个体百分比和广布种鱼类个体百分比等9个指标被筛选出,其适合作为构建F-IBI的核心指标.②F-IBI计算结果表明滦河流域58个采样点中,"健康"和"亚健康"等级采样点有22个,"一般"等级采样点22个,"差"和"极差"等级采样点14个.滦河干支流上游地区健康状况较好,干流中下游及部分独流入海河流健康状况较差,这主要受到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③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F-IBI在参考点与非参考点之间有显著差异,栖息地综合得分随F-IBI评价等级降低而下降,在"健康"与除"亚健康"外的其他等级以及"极差"与除"差"外的其他等级之间有显著差异.研究显示,构建的F-IBI适用于滦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998.
Water quality index (WQI) models are generally used in hydrochemical studies to simplify complex data into single values to reflect the overall quality. In this study, deep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e Chittur and Palakkad Taluks of the Bharathapuzha river basin of Kerala, India, was assessed by employing the WQI method developed by the Canadian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the Environment (CCME). The assessment of overall water quality is indispensable due to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area, such as geography, climate, over-drafting, and prevalent agricultural practices. Forty representativ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tudy area for monsoon (MON) and pre-monsoon (PRM) seasons. The results showed a general increase of contents from MON to PRM. The major cations were spread in the order Ca2+>Na+>Mg2+>K+ and the anions HCO3>Cl>CO32− based on their relative abundance. Among various parameters analysed, alkalinity and bicarbonate levels during MON were comparatively high, which is indicative of carbonate weathering, and 90% of the samples failed to meet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17)/Bureau of Indian Standards (BIS, 2012) drinking water guidelines. The CCME WQI analysis revealed that nearly 50% of the samples during each season represented good and excellent categories. The samples in the poor category comprised 10% in MON and 15% in PRM. The overall WQI exhibited 15% of poor category samples as well. The spatial depiction of CCME WQI classes helped to expose zones of degraded quality in the centre to eastward part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CCME WQI classes and 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 attributes indicated the influence of common factors attributing to the deep groundwater quality.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inland salinity at Kolluparamba and Peruvamba stations, where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were rampant with poor surface water irrigation.  相似文献   
999.
Eutrophication, harmful algal blooms, and human health impacts are critical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resulting from exces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surface waters. Yet we have limited information regarding how wetland characteristics mediate water quality across watershed scales. We developed a large, novel set of spatial variables characterizing hydrological flowpaths from wetlands to streams, that is, “wetland hydrological transport variables,” to explore how wetlands statistically explain the variability in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concentrations across the Upper Mississippi River Basin (UMRB)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found that wetland flowpath variables improved landscape-to-aquatic nutrient multi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from R2 = 0.89 to 0.91 for TN; R2 = 0.53 to 0.84 for TP) and provided insights into potential processes governing how wetlands influence watershed-scale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Specifically, flowpath variables describing flow-attenuating environments, for example, subsurface transport compared to overland flowpaths, were related to lower TN and TP concentrations. Frequent hydrological connections from wetlands to streams were also linked to low TP concentrations, which likely suggests a nutrient source limitation in some areas of the UMRB. Consideration of wetland flowpaths could inform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activities designed to reduce nutrient export to downstream waters.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引入资源和环境因素,以城镇化综合指数为期望产出,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2个地级市(州)的绿色城镇化效率,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城镇化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下游地区绿色城镇化效率高于上游和中游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效率损失的主要来源;绿色城镇化效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热点-次热点-次冷点-冷点自东向西的带状分布格局,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政府财政支出对绿色城镇化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对提升绿色城镇化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三者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市场力因素有利于绿色城镇化效率的提高。邻近城市间绿色城镇化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且空间溢出效应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城镇化效率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各因素的影响具有协同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